花樣世界
成都市實驗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們有著非??鞓范鋵嵉男@生活,入學不到兩周,便沒有了剛從幼兒園畢業(yè)時的害怕和忐忑,很好地適應了雅園新的環(huán)境,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校園的學習生活中,孩子們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滿滿的快樂與成長!這得益于成都市實驗小學研發(fā)的一年級校本課程——“泛在課程”。
一年級教師團隊在開學前的教研非常頻繁,想到馬上要進入小學的孩子,大家需要思考的問題實在太多。
“未來學?!崩锏囊荒昙壍恼n程應該如何開展,才能更“未來”。2015年的夏天,經過幾次智慧碰撞,團隊教師達成共識:相對于技術和設備,未來學校更多的是一種教學觀念的變化,設備只是起到支撐作用,未來學校的課程理念、教育理念、教師隊伍的培訓理念都將更未來、人性化。一年級教學是學校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從教育資源入手,進行重構,把學校打開,引進更多的資源和課程進入到學校,才能更好地為孩子的未來服務。就這樣,一年級教學團隊開始校本“泛在課程”的嘗試。
“泛在課程”的目的在于拓寬學生視野,課程沒有學科劃分、內容限制、時空局限,也沒有考試的束縛。 圍繞一個主題,由教師、家長、學生根據(jù)年級和班級資源以及學生需求共同研發(fā),目的是通過“五花八門”的課程拓展學生視野,形成自然人文的教育形態(tài)。
“泛在課程”的形成經歷了:確定主題、集體備課、教學實施幾個階段。
2015年七至八月,一年級的教師們在暑期里常常聚會,進行碰撞和摸索,形成了“泛在課程”的雛形。
九月初,課程研發(fā)團隊就泛在課程主題教學的框架進行了再次的研討和修改。
九月中旬,開始面向一年級家長招募“爸爸媽媽講師團”志愿者,根據(jù)主題細化內容,進行了團隊教研和授課培訓。
10月,一年級“泛在課程”主題教學正式啟動。第一周的試水就讓大家嘗到了甜頭,孩子喜歡,課堂趣味十足,半天的課程學習,每個孩子都有滿滿的收獲。班爸班媽們認真準備,全情投入,班主任老師積極協(xié)調,并收集整理好大家的教學資料。從教案到PPT,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的記錄,都凝聚著家長和老師們的用心與付出,以及孩子們滿滿的快樂與收獲!
結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在研究主題時,課程開發(fā)團隊便達成了共識:主題必須是孩子們熟悉的生活。以一年級上期為例,六個班都開設了以“花 ”為主題的“泛在課程”——《“花”樣世界》。在這一主題之下,每周星期五下午兩節(jié)課的時間,都是圍繞主題展開系列課程。
課程實現(xiàn)了學生、家長、學校的“三贏”。
對于學生:通過“泛在課程”這種輕松愉快的學習形式,消除剛入學孩子對學校的陌生感,適應新的學習生活,動手動腦,在學習中生活,在生活中學習 。
對于家長:通過家?;樱尲议L親身體驗課程選題、課件制作、材料準備、課堂授課等教學環(huán)節(jié),體會到老師們工作的不容易;家長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在學校、在課堂的情況。家長能更深刻地理解學校的教育理念,促進孩子、老師和家長之間的親密連接、實現(xiàn)了家校融合。
對于學校:豐富的家長資源是學校校外教育的延伸。家長資源的廣泛性、多樣性、可選擇性,既豐富了學校課堂,又培養(yǎng)了孩子的學習興趣、開拓了視野。以生活為媒,以“泛在課程”為載體,讓孩子在開放的“泛在課程”活動中,收獲快樂。
【泛在課程研發(fā)團隊:黃敏(執(zhí)筆)徐曉竹 劉毓 江源 吳比 袁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