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一寧
我之前發(fā)過一條微博,是這樣的:“一位朋友給他女朋友的備注是哪吒,因為不知道哪就炸了?!?/p>
這不是段子,是個真事。
我見過一次“哪吒”本人,剛滿20歲的明艷少女,脾氣跟臉一樣引人矚目。那天我們聚餐,朋友說好去接她,但眼看要遲到了,就決定直奔餐廳,讓她自己打車過來?!澳倪浮钡搅艘院?,沉著臉,抿著嘴,只用單音節(jié)字跟我們溝通。朋友先是低聲下氣道歉,繼而夸她衣服好看,她都不理,眼睛盯著桌上的手機。
吃到一半,她放下筷子說吃飽了,要走。朋友央求她說,能不能再坐一會,她不說話,昂著腦袋望向窗外。
我坐她鄰座,忍不住多說了一句,我說兩個人既然決定相處,很多小事就放過別計較了。她把臉轉(zhuǎn)向我,挑起眉毛,半是驚訝半是怒氣,指著我朋友說:“為什么不能計較啊。如果要忍氣吞聲的話,我跟他在一起干嘛?”
我忘了那個場面最后是怎么收拾的了。
后來我們聽說他倆常吵架,朋友翹班去她樓下請罪;聽說他們約會的時候,朋友接了個工作電話,她直接奪過手機往地上摔。我們倒也不替朋友心痛,俗氣點說,按照他的條件,能抱擁如此絕色,已屬大幸,手機摔就摔吧。
我們在私底下議論,有時候找一個綜合條件比自己差一截的人,不僅是出于愛,也因為想在愛情這門課程里偷懶。我比你強,所以耐心包容溝通技巧什么的,我都不用學了。
我甚至偷偷想起,我也有過這樣的階段,易燃易爆炸,渾身都是引線,一點就著。跟“哪吒”少女不同的是,我起先易燃的原因,是自卑。
我大學期間談過一個男朋友。有次他騎車帶我,自行車駛過一個山坡后,俯沖得很快,晚風涌到我們臉上,我嚇壞了。他用賤賤的語氣跟我說:“你知道慣性跟重量有關(guān)吧,重量越大,慣性越大——所以就這么快了?!?/p>
那時我還是個肉嘟嘟的姑娘,一聽這話,立刻拍了拍他的背。他停下,扭頭剛想問我怎么了,就看到我怒氣沖沖地跳下車。“嗯,我胖,我礙著你了。你自己騎吧,我走了。”他沒能拉住我,半路上我越走越氣,直接把他拉黑了。
如今想想簡直不像真事,就因為一個玩笑,一個或許愚蠢的玩笑,我掐斷了跟他全部的聯(lián)系。
幾年后我們見了一面。我終于瘦下來了,到哪都有人殷勤勸我多吃點。我們都還記得最后鬧掰的原因,他主動道歉,說其實我從來沒覺得你胖,就是逗你。我看他語無倫次的樣子,有點羞愧,我想說我后來拍照再也不用修手臂了,也不會再費勁搜索玩笑里的惡意成分,甚至,我學會了主動過濾惡意——那些陰陽怪氣的話,我假裝沒聽到了。
我對他感到抱歉。因為我還記得,我們在一起的那陣子,我開始癡迷小龍蝦,而他對一切油膩膩的食物無感,只給我剝,自己從來不吃。我記得那次是我主動發(fā)起挑釁,我說你為什么不肯吃啊,嫌臟嗎,他笑笑不理我,我問了好幾次,都沒得到回復(fù),就賭氣一般,把自己沾滿紅油的手掌,印到了他的襯衫上。
日后我給朋友復(fù)述這一幕,她說對方?jīng)]發(fā)飆真是涵養(yǎng)好。她問我,你為什么要報復(fù)性地做這個事呢?
我想了很久,終于老老實實地回答,因為我覺得他飲食太健康,而我重油重辣每日必有葷腥,我改不掉,于是只想拖他下水。
我都記得——記得因為對自己處處不滿意,又無力改變,就遷怒到周圍人身上,覺得對方一言一行,都是在影射我嫌棄我,甚至,他什么都不做,都是在以沉默嘲諷我。
然而也有一陣子,我的易炸,來源于自我膨脹。
那時候我剛在社交網(wǎng)絡(luò)上有了點名我從前并不信任“性格決定命運”那一套,因為覺得變量太多,有的人一生循規(guī)蹈矩卻沒有收獲任何彩頭,有的人胡作非為卻總在緊要關(guān)頭被人搭救。后來發(fā)現(xiàn),那些“個例”,有的成了悲劇,有的演化為傳奇,都只需要聽一聽就夠了。
氣,在一家新媒體公司做實習,派給我的任務(wù)很簡單,就是編輯每天的公眾號推文。不用坐班,但是得時刻跟老板保持聯(lián)系。
我記得我那段時間狀態(tài)有多差勁。我一面覺得這個差事輕而易舉,一面又頻頻出錯。我們規(guī)定是晚上十點推文,但常常十一點了,我還在修正一個小錯誤。有時候我跟朋友在外面玩,他們看我手上還提著一個電腦,就義憤填膺地幫我罵老板,說不人道。我更覺得委屈了,邊干活邊訴苦,完全忘了這個事情是因為我的失誤才拖到現(xiàn)在。
回首過去,我覺得自己是個傻子。
后來我自己也開了公眾號,也招了助理,才發(fā)現(xiàn)角色顛倒后,注意到的東西就會截然不同。從前我當實習生的時候,覺得字號行距這些都是小事,能看就行,現(xiàn)在能夠揪出排版的任何一點瑕疵——屁股決定腦袋,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從前為了去酒吧還要隨身攜帶電腦唉聲嘆氣,哪能想到,現(xiàn)在我出門旅行,在飛機上都不忘回復(fù)郵件,直到廣播里響起“請關(guān)閉您的移動通訊設(shè)備”。
剛出來的時候,覺得自己了不起,區(qū)區(qū)小事,哪能勞煩到我。后來發(fā)現(xiàn),你的履歷背景光環(huán)都只是加分項而已,真正決定你的分量的,是你能干成什么。那些聽起來嚇人的title,在老板眼里,可能還不如“富士康前職工”聽起來靠譜。你從一個名牌大學畢業(yè),在學校里的時候,被捧成“天之驕子”,不代表出了學校,四海之內(nèi)皆你媽。
如今我越來越覺得,所謂的“性格好”,不是任人拿捏也不是成日樂呵,而是學會分解、消除自己的怒氣。你為什么那么容易憤怒呢,原因大抵歸為這幾個。
第一種,你信奉弱肉強食,你認定自己有資格到處撒氣。
你是另一個“哪吒”少女。你擁有某些稀有資源,譬如美貌,譬如才氣,譬如財富,甚至年輕也算,所謂巨嬰,不就是仗著年紀小把心智不成熟當作真性情么。你或許是個女人,但你信仰的,仍然是父權(quán)社會那一套——誰賺得多,誰就可以嗓門大。你心里認定人分三六九等,而你,僥幸處于你生活圈子里的上游,不覺得自己有體諒他人的必要——反正追求者趨之若鶩,嚇退一兩個又算什么。
這一類的人很多。畢竟當今社會,指望一個人,有才情而謙遜,有財富而自制,有美貌而不自知實在是太難了,你沒法喊醒一個正在做美夢的人。他們的脾氣,得由同類來絞殺。就是讓美人碰上更頂級的美人,讓才子見識更精湛的內(nèi)功,或者,讓美人來駕馭才子,由富豪來馴化美人。只有挫敗感,才能澆滅他們頭頂?shù)臍庋妗?/p>
第二種,你內(nèi)心孱弱,沒法尊重自己,于是格外計較他人的態(tài)度。
你沒法建立一個成熟的自我評價體系,你對自己的看法,隨著他人的評點四處游移。把他人的議論當作了人生唯一的幸福標桿。你結(jié)婚可能是為了堵住親戚的嘴,想離婚時又憂心鄰居看你的眼光。你其實默認了他們對你的批評——就像我跳下前男友的自行車一樣,要不是心里早就給自己豎了個靶子,又怎么會覺得別人時刻在放冷箭?
我不勸你內(nèi)心強大,我勸你,從此就都改了罷。
“內(nèi)心強大”是一個悖論——你都強大到可以調(diào)整心態(tài)了,還有什么局勢是不能扭轉(zhuǎn)的?如果你覺得有巨石擋住了你前行的道路,就咬牙搬開它,有一個搬一個——搬到一定數(shù)量的時候,你突然發(fā)現(xiàn),剩下的那些缺陷,不會再讓你感到自卑了。
凡人的信心建立,需要的不是完美,而是盾牌。當你對自己的某一方面有了徹底的肯定,那你就等于擁有了盾牌——哪怕是很小的一張呢,從此很多的傷害就不再是傷害了。
第三種,是你無法區(qū)分,什么是壞事,什么又是你應(yīng)得的。
堵車是壞事,但你拖延癥導(dǎo)致錯過了年檢,然后發(fā)現(xiàn)輪胎半路漏氣了,這就是活該。戀人劈腿是壞事,但你長年用冷暴力懲罰他,導(dǎo)致你們從此無話可說,這是活該。像我從前那樣,老板半夜布置任務(wù)算壞事,但因為我的不專業(yè),我被迫加班,這就是活該了。
人是不習慣認領(lǐng)自己的錯誤的,我們只會覺得委屈,把自己造下的孽,推脫為世界對我們的惡意。所以改變自我定位很重要,不總把自己當做體察民情的公主,或者跟這個濁世一刀兩斷的白蓮花,就把自己當成游戲的參與者——你為自己的錯誤買過單,也給別人的生活添過亂。你要遵守規(guī)則,不去觸碰游戲的底線,比如跟男朋友吵得再兇,也別鬧著高速公路上下車。
只要你能承擔混亂的后果,你就可以作。但請勿作死。
我從前并不信任“性格決定命運”那一套,因為覺得變量太多,有的人一生循規(guī)蹈矩卻沒有收獲任何彩頭,有的人胡作非為卻總在緊要關(guān)頭被人搭救。后來發(fā)現(xiàn),那些“個例”,有的成了悲劇,有的演化為傳奇,都只需要聽一聽就夠了。
人一生能被搭救幾次,最難能可貴的,還是自救。
責任編輯:曹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