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曉妹
走進童話世界——單元整體閱讀教學例談
●饒曉妹
鄂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是一組童話故事。教材圍繞“幸福與快樂”主題,選編了《點金術(shù)》《七色花》《黑眼睛的大紅魚》三篇童話故事。怎樣通過單元整體閱讀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走進童話世界、品味童話語言、了解童話特點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通過游戲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幫助他們建立起對童話這種文學體裁的初步認識,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教學伊始,教師通過大屏幕出示了以下三張圖片,并告訴學生:這是三朵神奇的太陽花,一朵里藏著你的名字,一朵里藏著你在“什么地方”,一朵里藏著你在“干什么”。只要你說出自己的名字,就能知道你在哪兒干什么。
徐齊試探性地站起來報出了自己的名字,屏幕上立即顯示出“徐齊在樹葉上跳舞”。徐齊一愣,隨即和其他同學一起開心地笑起來。夏萌昕不甘落后,站起來大聲報出了自己的名字,屏幕上顯示出“夏萌昕在海底聽美人魚講故事”。此時,教室里活躍極了,大家急切地舉起手,都想知道自己會發(fā)生什么“奇遇”。“同學們,你們在樹葉上跳舞,在海底聽美人魚講故事,這可能嗎?”教師沒有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過多地停留,用這個問題把大家拉到教學主題中來?!暗?,在一個世界里,這些都有可能哦。在這個世界里,花兒會甜甜地笑,白云會和風兒賽跑,匹諾曹的鼻子會變得很長很長……一切都是那么神奇!”教師話音剛落,學生就齊聲回答:“童話世界!”
此時,學生的學習興趣已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教師要求學生簡單地講一個自己最喜歡的童話故事。幾名學生講述后,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把一個童話故事講完整,必須要說清楚那幾點?經(jīng)過討論,師生共同整理出了如下表格——
童話故事情節(jié)表
主人公時間地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事情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開始經(jīng)過結(jié)果
經(jīng)過對話交流,學生結(jié)合已有的知識,對童話有了一定的理性認識。以此為基礎,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學習三篇文章中最長的一篇《七色花》,并共同填寫上述表格。表格中的前三項比較簡單,學生很容易就能找出來?!笆虑椤边@一欄有一定難度,教師做了必要的指導:“七片花瓣的故事結(jié)構(gòu)相同嗎?你能用一兩句話概括出來嗎?”學生經(jīng)過閱讀和思考,發(fā)現(xiàn)整個故事雖然很長,但每個小故事的結(jié)構(gòu)都一樣,即珍妮遇到了問題,七色花幫她實現(xiàn)了愿望。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發(fā)現(xiàn)!有了這個發(fā)現(xiàn),學生很容易就把事情的“開始”“經(jīng)過”和“結(jié)果”梳理出來了。
隨后,教師要求學生小組合作,自主閱讀《點金術(shù)》和《黑眼睛的大紅魚》兩篇課文,并按照上表的要求梳理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學生通過自學,概括出了幾篇童話故事的內(nèi)容,并初步掌握了概括童話故事主要內(nèi)容的基本方法。
閱讀童話,需要深入了解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而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需要通過文字才能呈現(xiàn)出來。因此,抓住句引導學生品讀,是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走進主人公的捷徑。我們來看看教師以《點金術(shù)》教學為例,引導學生整體閱讀三篇課文的教學片段。
師:上節(jié)課,老師和你們一起走進王宮,認識了一位喜歡錢而貪得無厭的國王,他就是——(出示麥得斯圖像,生齊答:麥得斯)。因為神靈要賜給他點金術(shù),所以他心花怒放地說——(出示“我將成為世界上最富有、最幸福的人”,生齊讀)。麥德斯認為“幸?!笔鞘裁矗?/p>
生(齊):幸福是金子,是富有。
師:麥得斯得到了幸福嗎?邊讀邊畫出被點金的事物,以及描寫麥得斯心情的詞語,然后想一想:麥得斯幸福嗎?從哪里看出來?(學生邊讀邊畫。)
生1:麥得斯得到了幸福,因為“他觸到床,床就變成了金的。他開始穿衣服,衣服也變成了金的”。從課文中的這幅圖就能看出來,他多么高興啊!
師:你能把國王的心情讀出來嗎?(生1朗讀,教師指導。)
生2:我覺得麥得斯沒有得到幸福。第5自然段中有一個詞語“掃興”,意思是因遇到不愉快的事而興致低落。一個得到了幸福的人怎么會不高興呢?
師:請大家畫出第5自然段中描寫花園和花美麗的詞語和句子,并練習讀一讀。(教師指導學生理解“芬芳艷麗”“色彩繽紛”的意思,并讀出麥德斯由高興到掃興的感情變化)還能從其他地方看出麥德斯沒有得到幸福嗎?
生3:從第6自然段的“悶悶不樂”“饑腸轆轆”中也可以看出麥德斯不幸福,一個沒有飯吃、沒有水喝的人怎么會快樂和幸福呢?
生4:從第8自然段的“痛苦”也能看出麥德斯不幸福,
師(指導學生朗讀寫麥德斯心情的句子,讀出他的心情變化;出示麥德斯兩次說的話,引導學生朗讀):麥德斯明白了什么?
生5:富有不一定就能帶來幸福。
師:你能告訴麥得斯,什么是幸福嗎?
生5:珍惜擁有,才能快樂幸福。
師:從剛才的學習中,我們知道,抓住人物的心情和語言細細品讀,就能讀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了解故事的寫作目的。《七色花》和《黑眼睛的大紅魚》中也有很多寫人物心情和語言的句子。大家用剛才學到的方法讀一讀、畫一畫,并思考,你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珍妮?黑眼睛的大紅魚靠什么戰(zhàn)勝了兇惡的虎頭鯊?我們從中能明白什么道理?
(學生小組學習、交流后,教師組織全班交流。)
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教師繼續(xù)采用了“扶”“放”結(jié)合的方法——先重點指導學生學習《點金術(shù)》,掌握學習的基本方法,然后運用習得的方法,自主學習其余兩篇課文。這樣教學詳略得當、主次分明,既讓學生理解了文本內(nèi)容并領悟了其中的道理,又讓學生習得了學習方法,真正收到了“魚”“漁”兼得的效果。
了解內(nèi)容、朗讀品味是教學的“點”。單元整體閱讀教學僅僅停留在這個層次是不夠的,教師還應推進一步,讓學生從“面”的角度把握整組文章。比如,教學這組文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比三篇童話的故事情節(jié),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其中相似的地方,從而滲透“篇”的寫作意識。
實際教學中,教師先“拋磚”:“觀察大家共同完成的‘故事情節(jié)表’,老師有一個發(fā)現(xiàn),三篇故事的時間都不確定——《點金術(shù)》是‘很久很久以前’,《七色花》是‘有一天’,《黑眼睛的大紅魚》是‘那是一個不幸的日子’。除此以外,同學們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呢?”學生通過進一步閱讀,很快有了收獲。有的學生說,故事的地點都很神奇,不是在王宮、北極,就是在大海;有的說,每個故事都是主人公遇到了問題,然后有精靈、神出現(xiàn)并幫助了他們;還有的說,故事結(jié)局一般都很美好。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引導他們對開課時的“童話故事情節(jié)表”進行了補充和完善(如下)。
童話故事情節(jié)表
_____________ ___ __童話時間___ _地點_ _________ __精靈__ __神奇__ ______結(jié)局《點金術(shù)》很久以前城堡神點金術(shù)女兒變回來了《七色花》有一天迷路老婆婆七色花小男孩健康起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來《黑眼睛的大紅魚》____ _那是……的日子____ _______大海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祈禱更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金子面包圈被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虎頭鯊吃___ _奇妙的生物___ _變成一條大魚_ ________________嚇跑了虎頭鯊
根據(jù)這份表格,學生不僅更清晰地把握住了三篇童話的故事情節(jié),而且對童話故事神奇、想象豐富、結(jié)局美好等特點有了整體理解。
了解童話故事的特點之后,教師推薦學生當堂閱讀了《巨人的花園》《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兩篇童話,進一步強化了他們對童話文體和特色的認識。
隨后,教師安排了課堂練筆:黑眼睛的大紅魚嚇跑了虎頭鯊,又開始了新的旅行。他們在清涼的早晨游,在充滿陽光的中午游……一路上又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呢?如果有一天虎頭鯊發(fā)現(xiàn)了他們的秘密,他們又該怎么辦呢?因為學生對童話的文體和特點等有了較為清晰的把握,所以大部分學生都依據(jù)原始故事情境,并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續(xù)寫出了較好的故事。
梁啟超先生曾經(jīng)說過:一個人在學生時期養(yǎng)成讀書興趣和讀書習慣是一件人生大事,因為這將影響其一生的幸福和發(fā)展?!皩W一單元課文——讀一系列文章——悟一種文體表達”的單元整體閱讀教學讓學生得其趣、得其法進而益終身,是一種培養(yǎng)學生讀書習慣的好方法。
(作者單位:武漢市江夏區(qū)實驗小學)
【互動鏈接】
鄂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以“智慧和勇氣”為主題,編排了《空城計》《魯智深行俠桃花莊》《“諾曼底”號遇難記》三篇課文。三篇文章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分別刻畫了諸葛亮、魯智深、哈爾威船長的形象。
六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閱讀經(jīng)驗,對于三篇課文的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等,他們通過自學完全能讀懂。因此,我把理解內(nèi)容、感知人物形象這一版塊以預習單的形式發(fā)給學生,讓他們課下完成,而把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確定為教學重點。
通過研讀文本,我發(fā)現(xiàn)三篇課文都是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的,所以我把本單元的研究主題確定為“探究描寫人物的方法”,并設計了“課文是怎樣寫出這些人物特點”的主問題。
實際教學中,我先引導學生圍繞“哪些描寫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樣寫好在哪里?”這兩個問題,抓住刻畫諸葛亮語言和神態(tài)的句子學習《空城計》,然后以一篇帶多篇的形式,引導學生遷移學法、合作探究《魯智深行俠桃花莊》《“諾曼底”號遇難記》描寫人物的方法。這樣教學體現(xiàn)了舉一反三、反三歸一的教學思想,實現(xiàn)了“從教課文”到“教語文”的轉(zhuǎn)變。
(武漢市江夏區(qū)碧云小學盛春玲)
鄂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主題是“如畫江山”,安排了《黃河源》《藏北草原》《索溪峪的“野”》三篇課文。文章具有情感美、格式美、韻律美、質(zhì)樸美等共同點。
學生整體預習三篇文章后,我重點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領悟文章“意”與“言”的統(tǒng)一。我先引導學生抓住具體的詞句,品味黃河源、藏北草原及索溪峪的景色美,加深其對“意”的理解;接著,引導他們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如《黃河源》的移步換景、《藏北草原》的人景合一、《索溪峪的“野”》的敘述與描寫相結(jié)合的表現(xiàn)手法等,讓學生經(jīng)歷“依言得意”和“據(jù)意得言”的過程;最后,創(chuàng)設語言實踐環(huán)境,引導學生結(jié)合單元習作《美麗的校園》開展說與寫的訓練。這樣教學,把讀和寫真正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通過讀悟出了法,運用法鞏固了悟。
(武漢市江夏區(qū)大花嶺小學熊輝)
鄂教版第十二冊語文第八單元以“魯迅”為主題,選編了《少年閏土》《雪》《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三篇文章。其中,前兩篇是魯迅本人的作品,最后一篇是魯迅的侄女周曄對伯父的回憶。如果按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把三篇文章分開來單獨教學,學生難以對魯迅形成一個綜合性的認識,難以理解作者想要表達出的思想感情,甚至于對某些重點詞句的真正含義也難以理解。因此,我決定采用單元整體教學的思路來處理這組文章。我從“認識魯迅”開始展開教學——粗讀課文,引導學生從《少年閏土》中發(fā)現(xiàn)兒時那個孤陋寡聞、向往自由的魯迅,從《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看到那個“關(guān)心青年、關(guān)愛他人”的魯迅,從《雪》中感受到如“朔方的雪”一樣“奮斗不屈”的魯迅。接著,我以“走進魯迅”引導學生深入探究:緊緊抓住三篇文章的共通點——魯迅生活的時代背景(封建落后的國家、黑暗的社會、愚弱的國民),幫助學生理解這幾篇文章中的難點詞句,如“黑洞洞”“碰壁”“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進而透過文字表面領悟其中深層的含義。最后,我用“我心中的魯迅”拓展延伸,讓學生通過閱讀《狂人日記》《故鄉(xiāng)》《阿Q正傳》等,從不同角度認識魯迅。如此教學,不僅讓學生真正走近了魯迅,而且讓他們的閱讀水平得到了提升。
(武漢市江夏區(qū)鄭店街道關(guān)山小學樊麗)
責任編輯姜楚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