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乾坤
春風吹醒金薔薇
□李乾坤
“文章似水,過而無味。想要表達卻沒有實質東西,唉,真不知道你想說什么……”
2015年5月的一天下午,浙江蒼南縣龍港鎮(zhèn)第五小學金薔薇文學社的一名社員,剛把自己寫的一篇記敘文《楚漢之爭》上傳到文學社的博客上,不一會兒就收到了上面這條評論。
她看了一下留言者的筆名,知道這位“點評員”此刻就坐在自己身邊——學校的這間電腦房,是文學社社員上傳作品、在線交流的固定場所。
作者不服氣,卻也沒說話,而是在博客上用文字暗暗較勁,進行還擊:“這文章就是練筆的,寫得不好不能展示嗎?你若長得不漂亮就不見人了嗎?”
交流會每周都有,大家聚在一起,暢談寫作心得。
“呵呵,好笑了!長得不漂亮就不允許評價嗎?你是在歧視我們這個自由發(fā)表意見的平臺,這樣的評論都接受不了,以后怎么有強大的內心去面對外界的打壓呢?”
“來者不善”,這位“點評員”的言辭著實犀利呀!作者不甘示弱,繼續(xù)還擊:“一種真實的存在,難道不是美的嗎?或許這篇文章不一定合你的胃口,但不合你的胃口,就一定是不好的文章嗎?”
“好作品是不會在乎大家評價的,評價作品也是欣賞作者。好的評價是對作者的肯定,差評同樣是促進作者創(chuàng)作的動力。沒有差評又何來好評呢?”
兩個人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在博客上展開爭辯。很快,文學社的其他成員以及許多在線的師生都被吸引過來,加入了這場論戰(zhàn)。數百條評論飛快地刷新,帖子的點擊量直接破萬……
幾個月后,在龍港五小金薔薇文學社見到這群孩子,一說起這場熱鬧的網上“楚漢之爭”,當時參與論戰(zhàn)的成員依舊興致高昂——“我正在博客上看文章,就發(fā)現(xiàn)最新評論增加了很多,點開一看,原來里面吵起來了?!薄皸钴耙菡f得在理,但就是太‘毒舌’了,結果,作者招來一批人,開始圍攻她,還稱她‘楊大媽’,我們就一起挺楊馨逸,跟他們對戰(zhàn)?!?/p>
別看網上吵得火熱,離開電腦房,剛剛還“冤家路窄”的兩撥人,立刻又手拉手變回了好伙伴。這種在線的交流,已經成了金薔薇文學社成員的生活常態(tài)。每周三,大伙兒都會集中在自己的根據地——學校的電腦房里,進行“自娛自樂”式的自我研修,到博客上發(fā)表自己的文章。其他的同學也在這個空間,評論各個成員的文章,感覺好的,點個贊,感覺不好的,大膽寫下見解?!耙驗榫W絡空間就是這么自由和開放,容得下不同的聲音,載得下不同意見。”金薔薇文學社社長、指導老師葉昌銳這樣說道。
今年是葉老師接手金薔薇文學社的第三個年頭,從最開始一本薄薄的《金薔薇》???,到后來成立金薔薇編輯部,開設金薔薇博客、論壇,文學社的活動越做越豐富,學生對于文學創(chuàng)作的興趣也慢慢提高。有詩歌的,發(fā)幾篇或幾行;有小說的,
一群白鵝在天池上游著,它們旁若無人地劃著水,時而伸長脖子喝口水,時而昂頭高唱,時而拍拍大翅膀,悠閑自在。
浙江臨安市石鏡小學陶家駿
“金薔薇文學社”博客剛開通的時候,文學社的師生“自娛自樂”地進行了一個學期的創(chuàng)作,大家對這個小團體的認同感也蠻強的。但總在自己的這個圈子里轉,太不過癮了。
“既然有文學社,那肯定要有小文學家?!?/p>
“對,反正是玩,就玩大一點吧!這樣也可以借著機會再網羅一些優(yōu)秀社員。”
金薔薇文學社的指導老師們和社里的幾名骨干成員一合計,便開始大張旗鼓地籌劃起了“小文學家”的評選活動。很快,參與評選的學生就達到了近百人。經過一輪輪的選拔和投票,共評出10名“小文學家”和17個提名獎。
事情到此沒有結束,大伙兒趁熱打鐵,決定再來一場新聞發(fā)布會。新聞發(fā)布會?沒錯,就像電視上放的那樣,嘉賓端坐主席臺,閃光燈“唰唰唰”閃個不停,記者們你爭我搶地提問……呵呵,我們的“小文學家”閃亮登場了!
校記者團的小記者得到“風聲”,早已準備好一堆“刁鉆”的問題。全校發(fā)布的邀請函、海報也吸引來了大批師生,把原本只能容納400人的會場擠得水泄不通。文學社的指導老師又給“小文學家”們下了死命令:不管被問到什么問題,都不能一句話就回答完畢。而且,必須脫稿發(fā)言。這下可有難度了。一節(jié)又一節(jié)在網上進行連載。家中的趣事,校園的趣事,一件又一件,寫不完,講不完……
“老師,拜托你件事,能不能叫六(1)班的陳星彤,把她的小說《舞臺》的第二輯給寫出來?”
“是我們文學社的陳星彤嗎?”
“是啊,我是她的小說迷。她在金薔薇博客上寫的,好看極了。她寫的清流,都把我看哭了?!?/p>
“為什么你自己不去跟她說?”
“你去說,她會更加用心去寫……”
2015年3月,文學社的陳佳琪在看了陳星彤的文章后,向葉老師提出了這樣的請求。以一種追星式的態(tài)度,追社員的小說,這在文學社的歷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
弟弟輕手輕腳地靠近我的房間,到了門口,猛地跳起來,大喊一聲。還在床上熟睡的我,被嚇得瞬間清醒。
廣西桂林市石油小學李虹毅
看,這就是“小文學家”新聞發(fā)布會現(xiàn)場!
“請問楊馨逸同學,你在悲傷時,也會去寫文章嗎?”一個小記者率先發(fā)問,一上來就提出了這樣古怪的問題。
“悲傷時寫文章,是一個很好的發(fā)泄方式。把你的難過、煩惱一筆一畫地寫下來,當每一筆落下時,你會發(fā)現(xiàn)所有的煩惱都煙消云散了,心中的郁悶也仿佛一點一點地清空了,再回顧整篇文章,你會不由得一笑,再之后,還有什么悲傷可言呢?”座上的“小文學家”楊馨逸侃侃而談,輕松地回答了問題。會場里頓時掌聲鼎沸!
提問繼續(xù),小記者轉移了目標:“請問繆若兮同學,能寫得一手好文章,給你的生活帶來了什么呢?”
“我個人覺得,能寫一手好文章,是福氣。好的文章能給我的生活帶來珍貴的回憶。平時的傷心和開心,都能拿起筆記錄下來,等多年過去,再回過頭來,仔細品讀自己以前的文章,回想過去的點點滴滴,心里就會有一種滿足感。我可以用文章鎖住自己的童年回憶?!笨娙糍馔瑢W同樣鎮(zhèn)定自若,精彩的回答讓會場里響起了更熱烈的掌聲。
短短40分鐘的新聞發(fā)布會,最終效果出奇地好,不僅讓喜歡搞怪的同學樂了一把,而且臺上同學的回答和主持人的臨場調控,也把整個發(fā)布會的氛圍營造得像奧運冠軍獲獎歸來一樣。于是,在那么一個月光如水的晚上,幾乎全校師生的朋友圈都被“龍港五小‘小文學家’新聞發(fā)布會”這條信息刷爆了。第二天的地方新聞上,也出現(xiàn)了相關的報道。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關于金薔薇文學社和“小文學家”的話題迅速蔓延。
在2014年度的“蒼南縣十佳文學社”評選中,金薔薇文學社金榜題名,負責人葉昌銳老師被評為“十佳優(yōu)秀指導老師”。而到2015年,金薔薇文學社的易和劉逸航同學雙雙入選“蒼南縣十佳小文學家”,另有五位同學獲得提名獎?,F(xiàn)在,“我是金薔薇文學社的一員”是社員們最自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