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嫻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359-01
著名的葉圣陶老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教是為了不教"做為教師的我們?nèi)绾巫龅讲唤棠??在學生和家長的眼里"教師是學生頭頂?shù)囊黄炜铡?教師圣神的職責賦予我們要認證思考"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
作為一個年輕教師,我們更應該潛心鉆研如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根據(jù)我四年的教學經(jīng)驗,我認為可以概括為這幾個詞:"愿學"、"樂學"、"善學"。
1.“愿學”
"愿學"也就是學生愿意學習這門課。學生愿意學習這門課首先取決于喜歡你這個老師。也就是說你在孩子們心中是個好老師。 我認為"好"老師的標準是:對待自己的工作積極勤懇,能做到對每個孩子負責;一個心里有愛的老師才能教育出懂得感恩的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去駕馭教材,激發(fā)學生他們潛在的青春、活潑、奮進的活力 ;為學生樹立一個高大令他們崇拜敬畏的榜樣。這樣的老師才是學生心中的男神(或女神)。
其次,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要使學生上好課,就得千方百計點燃學生心靈上的興趣之火。"怎樣做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激趣引入"根據(jù)小學生好動的特點,我們可以利用一些直觀教具如實物、圖畫、幻燈、錄像等,喚醒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好奇心。例如在教學"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這一部分內(nèi)容時,筆者進行了如下導入:"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晃慌笥?,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它的兄弟姐妹,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從而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好奇心驅(qū)使學生競相回答。在讓學生猜想之后,筆者又拿出一個用幾個長方體、正方體做成的"小機器人",此時學生內(nèi)心充滿探究的欲望,很自然地進人了學習情境,為進一步學習相關知識做了良好鋪墊,真正喚醒了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
"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興趣"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天真、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點,采取多種激勵措施,諸如小組比賽、看動畫故事、動手操作等生動有趣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學生只有在快樂的氛圍中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當中,集中注意力聽教師講授解題技巧。實踐證明,新課導入成功,對于整課的教學確有事半功倍之效。
2.“樂學”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要提高教學效率,就需讓學生喜歡數(shù)學,并能在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獲得滿足感。要讓學生喜歡上數(shù)學課并積極參與到數(shù)學探究活動中,不僅需以和諧的課堂氣氛為基礎,還需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引入知識,以活動形式組織探究,針對學生差異而實施評價。利用"誘思導學"為后面的教學過程做好鋪墊,這樣,學生的整個認識系統(tǒng)就會被激活,并高速運轉起來,就會由最初的興趣萌芽狀態(tài)進入到主動探索理解新知識階段。例如:教學"圓的面積"時是通過"化圓為方"實驗讓學生探索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可提出"怎樣計算圓的面積"這一探索問題,學生思維就集中在面積上,再利用小組探討、觀察等教學手段,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在"形變而面積不變"上,注意圓的周長與半徑和拼成的近似于長方形的長和寬的關系上,從而自己發(fā)現(xiàn)圓的面積的計算公式,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處于引導,學生處于主動學習地位,體現(xiàn)了教育教學價值。
3.“善學”
善學也可以說成是善思,在新課程實施中,教師需要成為反思型教師,學生需要成為反思型學生。在教學中,教師應找準學生反思的起點,激發(fā)反思的動機,抓住反思的契機,才能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反思,使學生學會反思。
在教學中可以經(jīng)常問學生:"你還有其他解法嗎?""你的想法與別人的有什么不同?""你的方法好在哪里?"等等。這樣的提問,有助于誘發(fā)學生反思和優(yōu)化自己的思考過程。可從以下方面做到:
(1)學習新知前反思。
(2)學習新知中反思。
比如有位老師在講解"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這一節(jié)課,教師是這樣安排教學的:
探索一:出示下列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想一想怎么能夠各分出兩個三角形?這兩個三角形的面積和形狀有什么關系?面積是多少?
探索二:在學具中選出兩個三角形,你能拼出什么圖形?三角形的選擇有什么要求?結合探索一,你能說說三角形的面積怎樣計算嗎?
探索三:現(xiàn)在有一個三角形,你能說明你的計算方法對它也是適用的嗎?
當學生經(jīng)歷、體驗了不同的探索方案后,再引導學生反思:從剛才的探究中,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是怎么推導出來的?這種思考方法對自己今后學習有什么啟發(fā)?通過親身體驗、反饋、反思,從而獲得統(tǒng)一的有價值的數(shù)學模型,也培養(yǎng)了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從這些不同的側面,多角度地思考體會探索的方法、策略,使學生在不斷的反思中,加強數(shù)學知識和能力的相互溝通,提高進行數(shù)學活動的能力。
(3)學習新知后反思。
學習新知后反思指向于過去學習,對學習經(jīng)驗和學習結果進行反思,包括對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和學習方法、學習收獲進行評估,對學習的成功與不足進行分析。
總之,課堂是學生成長的搖籃,學生只有在課堂中做到"""愿學"、"樂學"、"善學"學生才會受益,才會實現(xiàn)師生雙贏,才會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