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延龍
“爸,沒錢了,打錢來”,又是兒子發(fā)來短信要錢了。
自兒子上大學起,但凡他來手機短信,基本都是要錢的,真奈何不了兒子。
當然了,兒子跟他爸要錢,那是天經(jīng)地義的,你為何不跟別人要錢,而跟我要錢?因為我是你爸。再說了,現(xiàn)在各項開支在加大,每月1000來塊錢的生活費也確實不算高,這樣,兒子跟做爸爸的不斷要錢,也是名正言順的了。
問題是,要錢可以,就不能說點別的什么嗎?比如,爸媽,你們辛苦了,爸媽,多保重身體,等等??吞自挶M管不值錢,但做爸媽的的還是愛聽的??墒?,你沒說呀,亦或說過的,但很少啊,爸媽還是希望在短信里能看到這些內(nèi)容的。
每每跟你說起這些事的時候,你總是說,最近忙考這考那,沒時間。你說的也沒錯,大學生不包分配,在學校里不多學點知識,不多考點證,將來難以適應社會啊。
對于兒子來短信只提要錢的事,似乎習慣了,更似乎理解了??吹絻鹤用看稳〉玫某煽?,對兒子的埋怨已漸漸淡化。為什么非得讓兒子說客套話來糊弄爸媽?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問候,又有什么意義呢?都說90后與他們的父輩有代溝,其實,作為父輩,也應該理解90后,他們各方面的壓力也很大,無論是就業(yè),還是學習、生活,壓力無處不在。這樣去想,代溝就會越來越小。不這樣去想,你又能怎樣?
今天一大早,我接到了快遞員打來的電話,說有3份快遞要領。我納悶,最近沒在網(wǎng)上購物,哪來的快遞?既然有快遞,我就索性下樓去領了。
上前一看,快遞是兒子寄來的。我亟不可待地打開快遞,一個按摩器、一個抑菌型洗腳器還有一盒人參呈現(xiàn)在了我的眼前。一下子買了這么多“洋玩意”,做爸爸的除了激動之外,還是激動。
就在此時,兒子短信告訴我,爸,你經(jīng)常坐著寫材料,腰會酸,按摩器效果挺好的;保護身體從腳保健開始,洗腳器會派上用場的;聽說你最近熬夜心口有點疼,就給你買點人參了。
咦,你不是缺錢用嗎?哪來的錢買的?
爸,知道你們平時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讓你們花錢買這些,你們肯定不會買。錢,是我平時跟你們要的。每次節(jié)省一點點,就有錢了。
當兒子收到出國支教通知后,做爸媽的已經(jīng)心滿意足了。還能跟兒子計較什么呢?愛學習,求進步,這是主流。至于動不動一個短信或者電話問候,做爸媽的不再強求了。
遠在他國,有點不舍。而出國,這是兒子的選擇。只要主流是求進步的,爸媽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