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發(fā)森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發(fā)展,課堂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相應地人們對教學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小學語文作為最基礎的學科,在學生的整個學習時期,具有巨大意義,但是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并不樂觀,特別是在新課改的高要求下。為了解決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了更高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本文就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著手分析,并重點研究了新課改下解決小學語文教學問題的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教學;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小學是啟迪學生思維,啟蒙學生思想,培養(yǎng)學生素養(yǎng)的重要階段,如果教師于這一時期能在滿足新課改要求的同時,兼顧學生的綜合發(fā)展,那么小學教育就能實現(xiàn)其意義。但是,我國的小學教育效果并不理想,以小學語文教育為例,目前,不僅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有所欠缺,教學方法相對單一,課堂氛圍與班風還不利于學生學習。因此,為了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發(fā)展,幫助小學教學改革,必須解決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一、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主觀方面
新課改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課堂教學的人本思想,但是,許多教師依舊按照自己的主觀思想,去開展教學,而不是以新課改理念為教學指導,以新課改要求為教學依據(jù)。部分小學語文教師,為了確保學生能在考試中獲得優(yōu)異成績,為了從側面烘托出他們教學水準之高超,就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實施題海戰(zhàn)術,讓學生把時間、精力都浪費在準備考試上。然而,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不僅不能取得良好成績,還會被時代淘汰。
(二)客觀方面
從客觀角度分析,由于我國的政治經濟發(fā)展情況,影響并決定著教學體制,而政治經濟發(fā)展的進度與教育水平息息相關,再加上,我國是發(fā)展中國家,在發(fā)展的過程中,會遇到眾多阻礙,所以,可以說我國的教學情況不容樂觀,特別是在發(fā)展滯后的農村地區(qū)。在農村,許多家長外出打工,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帶,而爺爺奶奶比較溺愛孩子,又不太重視他們的學業(yè),所以,孩子會變得懶散、缺乏規(guī)范性,甚至厭學,這就在極大程度上阻礙著小學語文教學的發(fā)展。
二、新課改下解決小學語文教學問題的策略
(一)提高教師素質,轉變教學模式
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發(fā)展的關鍵在于提高教師的教學素養(yǎng),促使他們轉變教學模式。這不僅是因為,教師教學素養(yǎng)的高低決定著教學質量的高低,教師教學模式的合理性,影響著教學的科學性,還因為,雖然學生是教學主體,但是教師的引導對解決小學語文教學問題,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提高教師素養(yǎng),幫助教師轉變教學模式的方法眾多,但是根本還是在于,教師能否理解新課改理念,能否嚴格要求自我,且具備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
(二)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合理運用多媒體
在新課改理念的影響下,小學語文教學應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合理運用多媒體,開展高效教學。這是因為,隨著新課改的推行,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是每個教師的重要任務,而且,小學生比較活潑好動,自我管理能力相對較差,如果教師的教學不能吸引他們,那么教學毫無質量與效率可言,所以教師應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這樣不僅能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潮流,還能成功吸引學生眼球。比如,教師在教學《盧溝橋的獅子》時,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視頻,幫助學生更直觀地了解盧溝橋上獅子的形態(tài)、外貌,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三)培養(yǎng)合作意識,凸顯學生主體意識
由于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凸顯學生的主體意識,另一方面,為了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促進他們全面發(fā)展,教師還應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其實,培養(yǎng)合作意識與主體意識的方法眾多,例如,教師在教學《鄭人買履》時,就可以先請學生用短劇的形式,再現(xiàn)鄭人買履的全過程,隨后,教師介紹這篇課文的相關知識,緊接著,讓學生合作討論這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以及這一道理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意義,最后,請學生發(fā)表看法,教師進行點評。
(四)營造良好氛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由于小學生的好奇心強,從眾心理嚴重,所以,如果教師能在課堂上,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那么不僅能在極大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有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比如,教師在教學《猴王出世》時,就可以依靠活躍氣氛,來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具體操作如下,教師先用多媒體播放老版《西游記》中猴王出世的片段,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隨即,請學生談觀后感,鍛煉他們的勇氣與表達能力,并將制作好的“金箍棒”交給學生,邀請他們模仿猴王的經典動作,而且,教師還可以讓同學們交流課文與電視劇對猴王出世描述的差異,以此活躍氣氛,把學生帶入課文情景,最后,教師趁熱打鐵,講解這篇課文的相關知識點。
三、結語
其實,新課改不僅給小學語文教學發(fā)展提出了眾多改革要求,同時還提供了發(fā)展機遇,如果相關人員善于把握機會,善于改革創(chuàng)新,那么教學質量將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提高。換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著力于提高教師素質,轉變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合理運用多媒體;培養(yǎng)合作意識,凸顯學生主體意識;營造良好氛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就能在極大程度上,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然而,相關人員還應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此高效地提高教學效率,而且,更應爭取獲得社會各界的支持、幫助,以此增強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姜麗華.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及改進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6(6).
[2]李俐俐.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9).
[3]王萍.新課改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基本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5(1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