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音?。êD洗髮W藝術學院 570228)
藝術于災難中的人文情懷
王海音(海南大學藝術學院570228)
盡管世界文明在不斷進步,可人類終究無法有效避免自然災難的發(fā)生。在難以抗拒的災難面前,不論身份高低亦或才華橫溢,人們皆可從藝術中領悟它所表達的悲憫的人文情懷。悲憫并非是悲苦的,也并非是用來表達傷痛的,而是為了顯現(xiàn)人類的渺小以及在抗拒災難過程中所所展現(xiàn)的團結、堅強和不屈不撓等偉達精神。因此,一名優(yōu)秀的藝術家即應該具備良好的藝術修養(yǎng)與稟賦,也應具備兼濟天下的人文素養(yǎng)。命運施加的痛苦也許無法避免,但人們若能在災難中尋找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那再多的痛苦也是可以去堅持承受的,而表達這種精神正是藝術要去承擔的責任。卓越的藝術能能夠在災難面前激發(fā)感情的共鳴,進而給予人們精神與心靈上的慰藉與支持。
藝術;災難;人文情懷;慰藉
在災難的表達中完成對人類的升華與救贖,是藝術對與自然的尊重與理解。評論家邵大箴曾說道,“災難的主題能夠使得美術將生命、人性、國家和民族等情懷的展現(xiàn)推向更加縱深的層次,進而實現(xiàn)傳播意義上的推動力和視覺上的沖擊。通過擴大自身的視野,實現(xiàn)對現(xiàn)實、歷史及真理的認知”
藝術源自于人類表達及交流情感的現(xiàn)實需要,情感展現(xiàn)和傳遞是藝術的最主要功用,同時也是藝術產生的根本動因。托爾斯泰認為,“藝術源自于人們?yōu)榱税炎约核w驗的情感傳遞給其他人,便在自己內心重新喚醒這種情感,并通過外在事物表達出來”。這些外在事物,就是聲音、線條、動作、色彩亦或言詞所傳達的藝術形式,通過這些藝術形式的傳達,激發(fā)人們間的共鳴。
(一)《遇難船》淺析
災難面前,藝術家們的靈魂受到極大的沖擊,他們思索又思索,尋找跨越災難的力量?!队鲭y船》是英國著名畫家透納完成,該作品表現(xiàn)的是大海中船只遇難的情景。在那個年代,每年有高達五千以上英國人因海難而葬身大海,這些海難所導致的人員損失幾近超過戰(zhàn)爭的影響。透納通過繪畫里展現(xiàn)一幕令人震撼的海上悲歌,幾艘在顛簸中傾斜的船只在一片翻滾的浪花中搖蕩著,前面一艘船的船桅桿已歪倒,后面幾艘船行將覆沒。在這生死關頭,船上的人已經亂作一團,但似乎仍有人似乎在說服大家,竭盡全力的與風浪搏斗,他們緊緊拉住船的繩索。沉沉的黑夜與天邊翻滾的烏云相交織,海洋呈現(xiàn)出一片恐懼,刺目的閃電著涼了遠處的無助。這是一幅明暗對比強烈的恐怖海景。作者通過對光和空氣間微妙關系的研究,用色彩來強調環(huán)境的惡劣,雖然這是一幅描寫海難的作品,但也并未舍棄對細節(jié)的認真刻畫。透納崇敬大自然的偉大且承認大自然所蘊藏的巨大威力,同時他也以悲觀處世,時常會預感到災難降臨的動亂以及其給人類帶來的痛苦。在他的作品中,往往包含復雜潛在的人生哲理及醒世的隱言,引人深思。
(二)《梅杜薩之筏》淺析
法國的浪漫主義畫家——泰奧多爾?籍里柯的代表作是《梅杜薩之筏》。該作品的創(chuàng)作源于1816年法國巡洋艦“梅杜薩號”的擱淺,這艘船當年載著400多名官兵以及少數(shù)貴族前往圣?路易斯港,主艦在駛入毛里塔尼亞淺灘之時,深深陷入沙磧,在經過幾天的混亂和努力后只得棄船。其中,船長、高官們乘救生船紛紛逃命,而剩下150多名船員卻被拋在臨時搭制的木筏上,在汪洋大海里聽憑命運擺布。歷經13天饑渴和巨浪的煎熬,恐懼和絕望使得船員相互殘殺,然而當他們看到救生船遠道而來之時,船員們在大霧中所舉起的不是自由女神或者白人的形象,而是一個黑人孩子。因為,在獲救的一剎那,人們的精神開始覺醒——生命高于一切德種族和階級,身份再卑微的人也有自己的求生權利。
(三)臺風創(chuàng)作
2014年7月18日,四十年不遇的超強臺風“威馬遜”橫掃海南,??谑袛嗨當嚯姵掷m(xù)三天,全城在一片汪洋中陷入癱瘓。作者本人親身經歷了此次超強臺風,災難過后,選擇用藝術的形式展現(xiàn)此次自然災害,直面由臺風所導致的內心深處的痛苦和恐懼,進而慰藉心靈。
本次創(chuàng)作取名為《臺風系列》,如圖1所示。旨在表現(xiàn)超強臺風“威馬遜”肆虐海島之后的生活片段,是對超強臺風“威馬遜”的記憶與紀實的疊現(xiàn)。創(chuàng)作中,受法國著名畫家克勞德?莫奈的作品《塞納河之晨》組畫、《睡蓮》組畫以及中國著名畫家孫景綱的作品《偶遇》《鳳山路九號》的啟發(fā),在繪畫形式上采用了組畫多幅拼接的表達方法。采用組畫的表達方法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通過這種零散的、片段式的描繪,產生一種分散的整體效果;二是這種零散的片段構成方式,能夠消釋現(xiàn)實主義繪畫的沉重負擔,通過記憶碎片達到追憶的色彩?!杜_風系列》作品在直觀表達上,帶有一種紀實性的敘事因素,以此通過一組組具體形象的場景牽引觀者;在表現(xiàn)技法上,主要通過對光和空氣間微妙關系的研究,用沉重的色調來強調環(huán)境的惡劣,用不同的色調背景來表現(xiàn)不通時間段的境況,同時,還采用強烈的明暗對比突出無助恐慌的氣氛;在材料選取上,通過使用與油畫兩種顏料,借助于顏料特性,使畫面產生空間立體感,進而產生強臺風、大暴雨積水的效果,從側面展現(xiàn)出超強臺風過境時人們的恐慌失措。
圖1 《臺風系列》
在災難面前,無關才華,不管藝術或高或低,它所表達的是真正內心的悲憫;悲憫不是悲苦,更不是以傷痛作為表達的主題,正是在這種意義上,藝術體現(xiàn)出了自己的品性。藝術家即應該具備良好的藝術修養(yǎng)與稟賦,也應具備兼濟天下的人文素養(yǎng)。命運施加的痛苦也許無法避免,但人們若能在災難中尋找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那再多的痛苦也是可以去堅持承受的,而表達這種精神正是藝術要去承擔的責任。
[1]康定斯基.論藝術的精神[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2]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人民出版社,1997.7.
[3]黑格爾.美學(第一卷)[M].商務印書館,
[5]朱光潛.西方美學史(上卷)[M].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
[6]汪流,余秋雨等.藝術特征論[M].文化藝術出版社,1986.
[7]王宏建.藝術概論[M].文化藝術出版社,2000年1月1日第2版.
王海音,海南大學藝術學院研究生二年級繪畫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