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靜
計算能力是孩子們在小學階段必須形成的基本技能之一,它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乃至其他相關學科的基礎,將會直接或者間接影響到人生必備的數(shù)學素養(yǎng)。雖然計算機日益普及,然而它并不能替代基本的計算要求,因為計算是人們?nèi)粘I钏匦璧幕灸芰Γ彩沁M一步學習的基礎。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歷來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
教育心理學認為,計算是一種智力操作技能,而知識轉化為技能是需要過程的。只有通過適當?shù)木毩?,才能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形成計算技能,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首要任務。在數(shù)學課堂練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基本口算經(jīng)常練
我在每節(jié)課授課之前,堅持 3~5分鐘的口算訓練,并結合內(nèi)容,有目的地選擇口算題目,這樣既有助于本節(jié)課內(nèi)容的教學,又可以訓練口算能力,從而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一般采用視算與聽算相結合的方式。視算是通過眼看、腦算、口說得數(shù),而聽算則要通過耳聽、腦記才能說出得數(shù)。聽算訓練昀主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力,充分激發(fā)他們的聽覺、知覺興奮意識,使學生的大腦始終處于高度集中和興奮狀態(tài),學生專心聽課、集中注意力的良好學習習慣也得到了培養(yǎng)。
2.要突出難點,講求實效
練習不是越多越好,要注意練習的針對性,講求實效。對比較難掌握、容易出錯的內(nèi)容,要多練。例如“ 20以內(nèi)進位加法”的“數(shù)的分成”訓練、 “20以內(nèi)退位減法”的“進位加”訓練、“百以內(nèi)退位減法”的 “20以內(nèi)退位減法”、“列豎式計算”的“進、退位”訓練等。
3.練習以課堂為主
低年級的學生是非?;顫姷?,他們愛動、好動,喜歡接受新事物。在教學中注意選擇好的練習形式,使每個學生在課內(nèi)都有較多的練習機會。例如“開火車”“摘蘋果”“接力”“送信”“對口令”“找朋友”等,都是很好的練習形式。而且這些練習形式具有游戲性,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同時,可以給每個學生參與的機會。
在教學中,還需要根據(jù)班級的教學實際和其他客觀條件,積極創(chuàng)設運用新穎的練習形式,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練習活動中提高計算能力。
二、巧設計,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敏捷性
低年級學生尤其是一年級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因此,教學時要特別注意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通過事物的感知來理解算理。如“ 9加幾”的教學,可以讓學生通過實物操作來感知“湊十”的過程和方法,進而理解“湊十”的算理。比如教學“8加幾”之前,口算題可設計成:8+2+5、 8+2+4、8+2+6、8+2+1、8+2+3、8+2+2。這組題的作用在于誘發(fā)思維,寓算理于練習之中,為用“湊十”法算“ 8加幾”奠定基礎。還如,在二年級的計算教學中,可讓學生通過玩撲克牌來提高計算能力,讓他們在課后算“ 24點”。巧妙的設計和安排,可以促使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培養(yǎng)思維的敏捷性。
三、采取避免計算出錯的措施
1.重視學生有意注意的培養(yǎng)
教師要求學生在計算時,從審題、計算到書寫,一氣呵成,中途不東張西望、左顧右盼。應加強意志的鍛煉,教育學生樹立責任感、自信心,力爭算一題對一題,還可以選擇好作業(yè)典型范例讓學生仿效,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2.加強概念及法則的理解與識記
概念的不理解、法則的不熟練直接導致計算存在很大問題。這是掌握好計算的基礎性工作,只有打好基礎,計算能力才有質(zhì)的飛躍。首先加強對計算法則的深刻理解,在深刻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在教學法則的時候,為了使學生記憶深刻,還可以將某些法則編成順口溜、兒歌,這樣記憶就更深刻了,運用起來更方便。例如在教“混合運算”時,引用下面的兒歌:“加減乘除是一家,我們學習要用它;加和減是弟弟,乘和除是哥哥;兩個弟弟一樣大,兩個哥哥一樣大;哪個在前先算誰。哥哥走在前,弟弟走在后,先算乘和除,再算加和減。媽媽的懷抱是括號,括號里是誰先算誰?!?/p>
3.加強計算基本功的訓練
計算的基本功要堅持天天練,持之以恒,才能達到熟練程度。這些基本功包括: 20以內(nèi)的加減法的口算、表內(nèi)乘除法、能湊成整十整百數(shù)的加減法、判斷積和商的位數(shù)的方法等。我們可以在每一節(jié)數(shù)學課前用 5分鐘的時間進行口算練習,由易到難,堅持下去,學生的計算能力一定會逐步提高。在計算中,我們還有必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和總結一些運算技巧,并加以靈活運用,也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兩位數(shù)乘 99、 101,多位數(shù)乘 11等等。
4.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培養(yǎng)學生書寫工整、格式規(guī)范、自覺檢查、隨時驗算的好習慣??梢詮囊韵聨追矫嫒胧謳椭⒆蛹m正:①仔細審題的習慣。教育學生拿到題目后認真審題,看清題目的要求,想明白計算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然后再動筆計算。②細心檢查的習慣。要求學生從題目入手,一步一步檢查,先檢查運算符號,再檢查數(shù)字是否搬錯、抄錯,再進行認真的驗算,看結果是否一致,達到檢查的目的。也可以不看自己的計算過程,重新把題再做一遍,看結果是否一致,來查找問題。③認真書寫的習慣。教師要教育學生凡作業(yè)即使是打草稿,都要寫得干凈整潔,這樣,既能使作業(yè)本美觀,也能使自己在做題時看清題目,避免錯誤的發(fā)生。
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達到的,它是一個漫長、麻煩、細致、長期的過程,我們必須認真鉆研教材、研究學法,以人為本,從細處入手,精心培養(yǎng),正確引導,使學生思維活動充分展開,不斷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傊行У靥岣邔W生的計算能力,必須遵循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采用恰當?shù)慕虒W策略,不僅使學生的計算能力和各方面的數(shù)學知識、技能得到訓練和培養(yǎng),而且也要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以及學習的方法,從而取得昀佳的教學效果。同時,要提高低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也是一個比較復雜、細致、長期的過程,需要我們教師從細節(jié)入手,持之以恒地堅持培養(yǎng),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