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琰寧
人們常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边@條路,是自己的路,在這條路上,只要心懷目標,心有堅持,就不用顧及他人的目光,只管去收獲自己的成功。
赫爾曼·黑塞說過:“每個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對一條路的嘗試。是一條小徑的悄然召喚。覺醒的人只有一項任務:找到自我,固守自我,沿著自己的路向前走,不管它通向哪里。自己選擇自己走,走向心中屬于自己的神圣殿堂。”
那條長長的英國省道上,哈羅德在穿行,他走的正是一條無人走的路。他的樣貌因疲憊辛苦而顯得蒼老,與眾人格格不入,但他不顧非議,兀自前行。為了老友圭妮,為了妻子莫琳,也為了自己,87天,627英里,從英國的最西南走到了最東北,橫跨整個英格蘭。這一切,只憑著他的一個信念。他的步履之所以如此堅實而篤定,正緣于心中那份死死堅守的目標,這目標鞭策他在朝圣路上義無反顧。作者蕾秋·喬伊斯塑造了哈羅德這樣一個穿越時空隧道旅行的人。我們都需要哈羅德那勇敢而安靜的陪伴與激勵。
“朝圣”,是個充滿神學與宗教色彩的詞,但這也正讓它具有宗教品格和童話精神,充滿生命美學的價值。一個人,之所以那么特立獨行,是因為心有堅守,且深諳那份堅守的意義。想起塞林格名作《麥田里的守望者》里的那個守林人,或與蟲鳥嬉戲,或與大地、清風為伴,他就在那兒,默默地,也習慣了。世俗的紛擾沒有動搖他寧靜的心。他始終是個守望者。守望是個角度,他便在這個角度上堅守著精神的高度。他的堅守來自于心中對精神高潔的庇護,坦然于物質(zhì)的清貧,卻是出于精神上的高貴與誠實。他要守望的,不僅僅是這塊麥田,更是這片精神凈土的無瑕。這便是他堅守的意義。
與之類似的,著名文豪福樓拜在寫給友人的信中說,自己堅持每天看日出。這是一種對太陽光輝的堅守,對精神明亮的追求??慈粘?。雖只是一個平凡的習慣,卻是對生活態(tài)度的堅持。正如前蘇聯(lián)作家帕烏斯托夫斯基在《金薔薇》中談道:“那到了冬天,我就到列寧格勒那兒的芬蘭灣去,那里有全俄國最好看的霜。”像這樣對自然之美的追求。更意在保住業(yè)已泯滅的童心。于此?!俺ァ钡纳袷ジ辛芾毂M顯。
盡管朝圣的目標不同,但那份堅守的品質(zhì)卻是相同的。而明白了堅守的意義。便會朝理想的更近處進發(fā)。
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要做的,是要明白自己真正缺失的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想好了,便去堅守,懷揣著目標與理想,向著成功義無反顧地前行。也許一路獨行,但羅伯特·弗羅斯特在《未選擇的路》中告訴我們:“多少年后。我將回首往事,一片樹林里分出了兩條路,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那條,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笔堑模苍S獨行意味著冒險,但有了堅守,就會通往理想的方向。里爾克也說過:“挺住意味著一切?!笔堑?,堅守,堅定,堅持,要懂得“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在人生的交叉路口,也許沒有紅綠燈,但有自己的朝圣路,便不會迷失。
走在一個人的朝圣路上,所經(jīng)之處必會熠熠發(fā)光。
點評
何為“一個人的朝圣”?作者在文章中用頗具深度的文字向讀者作了闡釋:發(fā)現(xiàn)自我的理想,懷揣目標,一如既往、義無反顧,就算獨行一生也絲毫不悔,這就是一個人的堅守與朝圣。文章思想深刻,朝圣與堅守兩個意象一直貫穿全文(見文中畫線處的句子)。作者透過一系列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與名言名句挖掘出文章的主旨,可謂透過現(xiàn)象深入本質(zhì),讀罷使人深受啟發(fā),內(nèi)心深處亦有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