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殿青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功能就像一把打開語文寶藏的鑰匙,相當于一塊試驗田,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而更廣闊、更生動多變、更精彩的世界在課外,在生活中。如何讓學生插上課外閱讀的翅膀,飛向更廣闊的語文空間呢?
一、自主閱讀興趣培養(yǎng)策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使學生大量閱讀,首要條件就是讓學生對閱讀感興趣,只有愛上了閱讀,癡迷于閱讀,才會主動讀書,才能持久讀書,才能更大限度地擴大閱讀量。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我們主要采用家庭和校內(nèi)相結合的方法。
1.愉悅的親子共讀
小學生由于識字量、閱讀習慣、閱讀能力的限制,獨立閱讀會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我們就要通過召開家長會,給家長講親子共讀的好處及方法。對于做得好的家庭,在家長會上讓其作經(jīng)驗介紹,以便其他家庭效仿。這樣,在家長的陪伴和參與下,學生感覺到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從而對下一次親子閱讀產(chǎn)生強烈的閱讀期待。
2.互動的師生共讀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為了了解學生的閱讀能力,我們常常舉辦“師生共讀一本書”的活動。在閱讀的基礎上,我們聊書、評書,其樂融融的同時增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比如,我們學習了《魯濱孫漂流記》一文,為了使學生更深入理解,老師和學生同讀了《魯濱孫漂流記》這本書。首先我們共同制定閱讀計劃,在每一階段,我們都要針對閱讀的內(nèi)容舉行讀書交流會。這樣,學生為了能和老師、同學有交流的共同話題,就會主動閱讀一本書,甚至更多的書。
二、自主閱讀內(nèi)容整合策略
“得法于課內(nèi),用法于課外”,內(nèi)外結合,才能更好地增強學生閱讀量的積累。
1.課文鏈接拓展導讀
語文教材中所選入的篇目極具代表性,這些優(yōu)秀篇目是一把打開課外閱讀之門的金鑰匙,根據(jù)課文類型進行相關的擴充閱讀,能把學生引進書的殿堂,領略課文之外的精彩。如,學了課文《蟋蟀的住宅》,可推薦《昆蟲記》一書,學了《最后的戰(zhàn)象》,可推薦沈石溪的動物小說系列,課內(nèi)舉一,課外反三。課外的源頭活水源源不斷地注入以往封閉沉悶的語文課,使它煥發(fā)出無限的生機與活力。在大量的擴充閱讀基礎上,學生也開闊了視野,提高了閱讀能力。
2.傳統(tǒng)經(jīng)典文學誦讀
傳統(tǒng)的經(jīng)典文學作品均為凝聚精華,膾炙人口,有著不可磨滅的生命力和不可抗拒的魅力,熟讀并且背誦經(jīng)典,其核心是要增加小學生的原始積累。比如,少兒版的四大名著、《弟子規(guī)》《中華上下五千年》《唐詩宋詞》《成語故事》《伊索寓言》等。經(jīng)過經(jīng)典的浸潤,學生陶冶了性情,加深了文學底蘊。
3.優(yōu)秀兒童文學閱讀
眾所周知,少年兒童具有極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兒童最喜愛的還是兒童文學,兒童文學閱讀占他們閱讀的絕大部分。兒童文學作品內(nèi)容、體裁豐富,為開展課外活動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如,兒歌、兒童詩、兒童散文等作品,可用于開展朗誦會;童話、兒童故事、寓言、兒童小說等作品可用于開展故事會;兒童戲劇可用于開展戲劇表演等。此外,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還是小學生進行課外習作的范本。這些形式多樣的活動,滿足了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培養(yǎng)了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兒童列出的喜歡的書有:孫幼軍的《小布頭奇遇記》、郁秀的《花季·雨季》、上海少兒社的《巨人》叢書、秦文君的《女生賈梅》、沈石溪的動物小說、葛冰的《藍皮鼠大臉貓》等。
三、自主閱讀方法指導策略
小學生閱讀能力尚在形成階段,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教師要教會所有學生使用工具書,為他們創(chuàng)造自學條件;教會預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預習的習慣;教會提出問題,提高思維能力;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使學生掌握讀書方法。具體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過程與方法可采用如下策略:
1.我們要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堅持做讀書卡片
做讀書卡片是最初進行有效閱讀的方法。讀書卡片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比如,做精彩語句的摘抄,收集一些知識信息,品味作品的語言、記錄個人讀書感受。為使其有質(zhì)量,可分階段評價,以小組為單位,讓所有學生都展示讀書卡片,同學間互相交換看一看,評一評。此舉有助于同學之間督促檢查填寫讀書卡片的情況,互相借鑒與學習各自的優(yōu)點,促進共同發(fā)展。
2.引導學生學會閱讀批注
首先,教師鼓勵他們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同時,教給學生批注的符號和方法,檢查學生是否在閱讀時做批注;一本書或一篇文章讀得怎樣,有沒有效果,看看批注就知道了。
3.引導學生做閱讀筆記
讀書卡片和批注畢竟是零散的,在此基礎上教師可給學生一個清晰的閱讀臺階,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做好閱讀筆記:
(1)好詞好句的理解或是修辭手法的使用好處。(2)與書中人物對話。(3)與作者進行交流。(4)評價書中人物。(5)對故事內(nèi)容進行評價,談談見解等。每周,班上做一次讀書筆記展評,評價內(nèi)容與標準主要有:內(nèi)容豐富、設計精美、筆記方法多樣(讀后感、摘錄好詞佳句、仿寫文章、查閱相關資料)等。評選時小組內(nèi)先進行展評,之后推選代表參加班級讀書筆記展評,最后,評出最優(yōu)筆記,并在學習園地張貼展覽。
學生有了課內(nèi)閱讀扎下的根,又有了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生發(fā)的枝和葉,必將結出累累碩果。我們的學生在書的海洋中暢游,在書的“滋潤”下茁壯成長,向更高的山頂攀登,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受益終身。
參考文獻:
[1]楊曉紅.論小學生課外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語文天地 2015(27).
[2]孫蘇芹.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培養(yǎng)途徑探微[J].小學教學參考,20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