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玉波
摘 要: 就目前教育發(fā)展形勢看,自主學習是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要求,同時也是素質(zhì)教育的靈魂所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關鍵點在于學習興趣濃厚,教師應該學會引導學生激發(fā)學習興趣,利用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驅(qū)使學生樂于學習、勤于學習、善于探究,故自主學習的目標就水到渠成。因此,教師應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全面調(diào)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了解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向,并緊跟《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全面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關鍵詞: 自主學習 中學語文 討論機制
中學語文教學是學生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的基礎,優(yōu)質(zhì)的語文教學可以為學生終身學習和自主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這就要求教學目標著眼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前景。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應明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而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課堂的興趣程度,同時自主學習是挖掘?qū)W生潛能的橋梁,故在學習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進行主動學習、主動探究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怎樣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呢?語文教師應該多渠道多角度地廣泛考慮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所在,通過創(chuàng)造學生感興趣的教學環(huán)境,并在興趣的基礎上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這樣通過營造民主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學生才更有可能想象馳騁,思路縱橫,從而挖掘創(chuàng)造的潛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筆者就此結(jié)合教學經(jīng)驗談談看法。
一、巧妙設計導語
思維啟發(fā)來自于疑問和驚奇。課堂教學的關鍵點在于一堂課的開始,課始要充分激發(fā)學生對整堂課的興趣,巧妙的導語必不可少。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可以通過設疑或設奇的導語,從而利用學生的疑問和求知欲帶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主動探求知識。如《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文,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自主想象,以《爸爸的花兒落了》為主題描繪自己心中花兒落了的畫面,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想象,從而為接下來的講解奠定良好的基礎。我通過這種方法引領學生對該文表達感情的認識程度,進而根據(jù)學生所想穿插本文所抒發(fā)的對父親的深切感激和懷念之情。這種通過繪畫的方式導入新課增強文章情感的吸引力,更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思維,發(fā)揮想象,使學生整個堂課的思維都處于積極自主學習狀態(tài),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激發(fā)學習興趣
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學習的發(fā)動機,激揚的學習興趣可以使人聚精會神,同時有利于挖掘?qū)W生的思維和記憶能力。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通過穿插一些幽默風趣的漫畫或故事,可以巧妙引領學生的情緒,適當?shù)恼n堂調(diào)侃可以有效活躍課堂氛圍,從而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獲取知識,并建立友好的師生互動關系。如《荊軻刺秦王》一文,通過讓學生扮演文中人物角色,鼓勵學生用其間的人物對話、行動、表情等揣摩人物的心理、感情等。在此教學過程中,我在讓學生分成六組,扮演不同角色時,包括荊軻刺殺秦王及在荊軻刺殺失敗時人們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的過程中哪組扮演得惟妙惟肖,最能表達文章所傳達的感情,哪組獲勝,并在活動分上加以獎勵。這樣大家興趣盎然,演的演,說的說,聽的聽,充分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并在感興趣的氛圍下提高語文的學習能力,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抑或利用《焦點訪談》一節(jié)目的實際案例進行講述《包身工》一文,講述包身工每天非人的生活,教導學生珍惜現(xiàn)在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自主探究能力。
三、營造愉悅氛圍
馬克思說:“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整個社會健康發(fā)展的前提。”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教育的終極目標。壓抑緊張的學習環(huán)境往往會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容易使學生一蹶不振。而在輕松愉悅民主的課堂氛圍中,學生的發(fā)展道路更開闊,思維更敏捷,創(chuàng)造力倍增。因此,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欣賞學生的獨特見解,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心中所想,而這一切基于其自由和諧的語文學習環(huán)境。在教學過程中我主張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空間,鼓勵他們進行多種形式的探究活動,如組內(nèi)自由討論問題或以游戲的方式進行學習,并尊重學生,使教學民主化。如《童趣》一文,我通過創(chuàng)造相應的情境,如讓學生觀蚊飛,賞花臺草木,驅(qū)打蛤蟆等娛樂形式進行教學,使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旺盛,勇于大膽嘗試。同時這種教育方式可以面對全體學生,在趣玩中充分調(diào)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并在獲取知識的方式上變被動為主動,達到教學的終極目的。
四、制造學習空間
自主學習的初級形態(tài)是不依賴教師而走向獨立人格的前提條件之一,可見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教學方式勢在必行。人知識經(jīng)驗的積累都是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積累的,學生進行課堂的學習毫不例外,只有通過獨立的學習與思考,才能更好地把知識進行內(nèi)化吸收,并學以致用。教師制造學習空間即增加學生的自習時間,鼓勵學生放手學。教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領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自己嘗試探究的每一步過程,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很好的推進作用。在自學期間,學生形成積極、獨立的性格。例如在自學課堂上,我向來要求學生自己預習課本,把自己對某篇文章的感想及心得做筆記,通過這種自問、自答、自思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同時有利于課堂積極愉悅氛圍的形成。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是當代賦予教師的新要求。教師應不斷完善自我,在課堂上形成民主化的愉悅課堂氛圍,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并積極探索尋求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自主能力的途徑及方法。
參考文獻:
[1]鄭桂華.基于網(wǎng)絡的語文校本課程研究與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4.
[2]盛瑛.合作式學習在中職作文教學中應用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3.
[3]黃鈺林.關于城郊結(jié)合部中學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調(diào)研報告[D].四川師范大學,2012.
[4]徐栩.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主動性學習能力的策略[D].蘇州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