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蓉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4-0156-02
我記得好像是鮑爾吉說過這樣一句話:“寫作就好像給孩子插了一對神奇的翅膀,使孩子獲益的不僅僅是分數(shù),而是終生?!睂懽魇钦Z文教學要培養(yǎng)的一個重要能力,因為它使孩子終身受益。
在小學階段,一到中高年級,寫作文通常就成了學生們比較苦惱的一個問題。好多學生都覺得不知道該寫什么,無話可說,或者有的只寥寥數(shù)筆就完了,沒得寫了,沒有細節(jié)。這就是由于學生們缺乏對生活的理解和觀察,沒有留心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加提醒,時時刻刻引導他們留意生活中的每個細節(jié),這些從低年級就要開始培養(yǎng)。
會觀察、會表達,掌握了這兩個法寶,學生就能夠自己從生活中提取寫作素材了,在寫作文的時候就不會無話可說了。
因此,上學期,我花了不少功夫來指導孩子寫日記,在此,粗淺的談談自己的做法,希望能夠拋磚引玉。
一、怎樣看待低年級孩子寫日記
低年級寫日記有很多好處:一是可以讓學生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培養(yǎng)孩子們對漢字的興趣。低年級孩子智力比較低淺,比較思維較差。漢字的結構、筆畫順序、偏旁部首等知識通過動手這個方式,可以讓孩子們獲得感性認識,提高對漢字的記憶識別能力,從而培養(yǎng)對漢字的興趣。二是可以鞏固識字、漢語拼音知識,特別是可以提高孩子們對文字的組合能力,低年級孩子寫日記就是用標注拼音的較完整的話來表述一件事,通過這種自創(chuàng)而不是朗誦課本上的語句,更易提高孩子們對文字的組合能力。三是寫日記是強化記憶的較好方式,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句話不僅僅說明文字記錄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更說明了動手有助于提高對具體事情的記憶,現(xiàn)代研究也表明:人對具體事物的記憶遺忘率的排序是看—讀—寫,也就是說“寫”的記憶周期長,經過“看”、“讀”之后的“寫”,記憶鞏固率更高,記憶周期更長。因此,指導學生寫日記,對于豐富學生的生活積累,提高學生的觀察與表達能力都有莫大好處。
低年級孩子寫日記不是寫作,而是寫話,不能超越低年級學生年齡段的智力水平,不能超越學生的文字信息量很低這個現(xiàn)實,低年級學生寫日記就是寫一、兩句話,家長和老師都不能拔苗助長,而是通過生動有趣的方式讓孩子愿意寫,喜歡寫。
二、通過各種方法,培養(yǎng)孩子寫日記的興趣
(一)充分作好準備工作
修一幢高樓,需要無數(shù)的磚瓦,寫一篇好文章,也需要胸中有豐富的詞匯。因此,從一年級下學期開始,我就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們多看書,多積累,帶著他們讀故事,勾劃優(yōu)美詞句,說說為什么這些詞好,這些詞語在什么地方可以用,然后,每周完成一篇“閱讀加油站——閱讀伴我成長”,記下這一周中自己讀課外書時勾出的好詞佳句,記下故事的名字,簡單寫寫自己從故事中得到的收獲,為寫話準備一些磚瓦。
(二)教給孩子寫日記的方法
在二年級上冊第15單元有一篇課文,《松鼠日記》,讓學生感受什么是日記,日記寫什么,“語文天地”中又講了日記的格式,要求學生學習寫日記,但那是最后一個單元了,我想:應該做一點調整,先學《松鼠日記》,先教孩子寫日記。因此,我把這部分內容提到前面來教了。我告訴學生,寫日記就像照相一樣,把一天中最有意義和最有趣的事記下來,過一段時間打開日記看一看,會覺得像欣賞自己以前的照片一樣,很有趣。聽了老師的話后,孩子們個個躍躍欲試,我又開始“火上澆油”了:“孩子們想不想當小作家?”孩子們個個說想,寫作的愿望被調動起來了。
孩子們剛學寫日記,需要老師引路。我把日記分成四種形式。
1.自由寫。
讓學生用筆記下一天中學習、生活中最有意義的事,或把每天的氣溫、風力、風向和自然界的變化記錄下來;或者記錄下自己的心情,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只需要一、兩句話說清楚想說的話。
2.貼一貼(畫一畫),寫一寫。
指導學生把自己喜愛的畫片、照片、郵票、圖案等,剪貼(畫)在自己的本子上,然后按圖畫的意思寫上一、兩句話。它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選擇能力和動手能力。
3.命題日記。
有時候,孩子們的生活中會發(fā)生很多有趣的、令人感動的事,孩子們往往有自己獨特的感受。這樣的瞬間稍縱即逝,老師要善于抓住這樣的瞬間。孩子們雖然還小,但同樣有豐富的情感,有強烈的與人分享、向別人訴說的愿望。他們這些看法都是日記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頭活水。如秋天到了,寫《秋》;元旦節(jié)到了,給爸爸、媽媽寫幾句悄悄話,寫幾句祝福的話,溝通孩子和父母的感情,拉近親子距離……
4.模仿寫。
在語文教材里,有很多有趣的課文,如一年級下期的課文《老樹的故事》,我在上課時便不斷打開孩子的思維,讓孩子說說,小鳥會對老樹說什么,老樹會看見些什么,不斷的鼓勵,讓每個孩子都有說不完的話,孩子們的激情在瞬間被點燃。我話鋒一轉,問孩子們:“除了老樹的故事,還有誰有故事?”孩子們說出了小鳥的故事、白云的故事、大海的故事……學了《水鄉(xiāng)歌》,模仿內容,夸夸自己的家鄉(xiāng);學了《媽媽的愛》,鼓勵學生模仿課文的句式、段落寫寫自己感受到的父母的愛……孩子們寫出來的詩歌真的讓我感動不已,完全詩意的境界。擁有詩意的生活,孩子們的生活還會枯燥嗎?不,隨時都有新鮮感!
如:學習了《水鄉(xiāng)歌》,孩子們仿照寫的句子:
家鄉(xiāng)什么多?小吃多。南瓜餅,三大炮,人們吃了樂呵呵。
家鄉(xiāng)什么多?青山多。峨嵋山,青城山,座座青山都美麗。
家鄉(xiāng)什么多?水果多。桔子多,蘋果多,五顏六色真好看。
家鄉(xiāng)什么多?辣椒多。紅辣椒,青辣椒,辣得人們臉上紅通通。
家鄉(xiāng)什么多?水果多。桔子黃,蘋果紅,水果裝滿筐,人們樂得笑哈哈!
有一回,有道難題難住了我,
我向媽媽求助,
媽媽微笑地看著我,
說:“再試一試,相信你,能成功!”
啊!,媽媽的愛是鼓勵的話語。
有一回,
我沒動腦筋,
媽媽鼓勵我,
我努力的想,
終于想出來了,
啊,媽媽的愛是一聲聲鼓勵的話語,
有一次,
我寫作業(yè)太慢,
媽媽批評我,
我不好意思,
啊,媽媽的愛是批評的話語。
……
日記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要學生學會不受約束的以任何形式學會寫一句話,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興趣點,主動與他交談,根據(jù)學生不同的情況搞好分類輔導。
(三)及時評講表揚是激發(fā)興趣的法寶
能起到激勵孩子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使孩子不斷上進的源源動力,老師才能在一次次心靈交融的契機中,適時點撥,而此時的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喜歡一種事情,就會自發(fā)地愿意接觸和嘗試。我經常對家長說:“表揚是最好的法寶!”這是調動孩子興趣最有力的武器。
每次讀孩子們的日記,是我最開心的時刻。文字的東西就是充滿魔力。孩子們稚嫩的語言、無邪的童心打動著我的心靈,靈魂似乎受到一次次洗禮。這樣好的東西,怎能不讓大家去分享呢?分享日記,快樂孩子。于是,我每次都會把好的日記拿出來念給孩子們聽,得到表揚的孩子總是把燦爛的笑臉拋灑,心靈被陽光普照。于是越來越多的孩子為了得到表揚,用自己稚嫩的文字記錄下心中美好的感情。于是,我的表揚越來越頻繁。還記得那天,我拿著全班同學的本子,故意神秘地告訴孩子們:“天哪,真沒想到,今天的日記全班都受表揚?!焙⒆拥氖澜缇褪沁@么簡單,教室里一陣歡呼,我從孩子們眼中讀出的是自豪。孩子們喜歡每天的分享時段。每天課間都會有孩子拉著我的手,噘著小嘴問:“老師,什么時候念日記?”難怪有人說,孩子到這個世界就是來接受表揚的。有時為了表揚孩子,我故意在全班說:“這是你寫的日記嗎?太能干了!三年級的同學都比不過你?!逼鋵崳沂莿e有用心。孩子一個勁點頭,全班羨慕的神情猶如在給他上發(fā)條,夠他樂一陣,狂寫一陣了。我的目的也達到了,我又如法炮制表揚其他孩子,“天哪,我們班的孩子太有才了,這樣下去,到高年級,絕對會出幾個小作家。”教室里到處都是笑臉,充分把孩子們的熱情鼓脹起來,如鼓滿風的帆船一觸即發(fā)。
心靈的滿足就像給孩子上足了發(fā)條,讓孩子有上進的動力。好的文章一念,孩子有了模仿的范本,小孩子爭強好勝的性格,總會被激起追趕的欲望。本來低年級的孩子只要求寫一、兩句話就行了。可孩子們的話寫的越來越長,文字也越來越美,早已超越他們的年齡段水平了。
也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寫出好的日記。對于那些日記能力較差的孩子,我盡可能地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只要孩子能寫出充滿想象力的句子,或者能寫一句完整的句子,即使不通順,我也會變著戲法把不通順的句子故意念通順,把陽光也灑進他們的心靈??粗⒆觽兠雷套痰臉幼?,明天、后天,他的日記會差嗎?孩子能不樂意寫嗎?這星星火種終究會燃成熊熊大火。
難怪一個孩子的日記這樣寫道:“我喜歡寫日記,每天寫日記,就像跟一個好朋友在一起?!弊x到這樣的文字,我感動,感動孩子內心的這份純真。孩子有了這份喜歡,就會一天天成長進步。
(四)每月出一集精彩日記欣賞,為孩子提供展示、學習的平臺
每次批改日記后,我總會把寫得好的日記收集起來,每個月匯總一次,排版、打印好,復印后發(fā)給每個學生一份,讓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孩子們都想自己的日記被收入班級文集,每次的日記都很用心。比如,寒假中,布置了孩子們寫日記,開學后專門用了一節(jié)課和一個中午的時間安排交流,選出自己最滿意的一篇日記先在四人小組中交流,再由四人小組推選出最棒的一篇在班上交流,我還告訴學生:如果你認為自己的日記很好,卻沒被推選,你也可以主動爭取在班上交流。13個四人小組,推選了13篇優(yōu)秀日記,加上6個自薦的同學,最后精選了14篇出了一期“寒假精彩日記欣賞。”發(fā)到了每個孩子的手中,讓他們回去后每篇日記都認真讀一讀,想一想我以后的日記應該怎樣寫。這種來自于身邊同學筆下的日記,大家讀起來非常有勁兒。
一篇篇日記就是一張張生活的彩照,拍下了真實的生活,留下了美好的回憶,積累著純真的情感,領悟著做人的道理。我想,在教育的過程中,讓孩子持續(xù)不斷地看到自己的進步,每天給他加一點油,喝一點彩,讓孩子的學習狀態(tài)進入良性循環(huán),把要他寫變成他要寫,他樂寫,孩子們樂于動筆寫日記,寫話水平就會不斷提高,到了中高年級,作文也就不發(fā)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