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文緒/編譯
挪威開創(chuàng)數字廣播的未來
費文緒/編譯
●全世界都關注著挪威從模擬信號廣播轉換到數字廣播。
音樂唱片、視頻、電視和電影,所有這些媒介都已經開始或已經完成了從模擬信號到數字信號的轉變。奇怪的是,盡管數字服務已經存在10多年,但全世界大部分的廣播依然采用的是模擬信號。不過,2017年,挪威將在全世界率先迎來數字廣播的重要里程碑。
隨著挪威推動其國家調頻廣播電臺從模擬信號傳輸升級為數字格式,這個世界上大型的廣播電臺將在2016年進行相關的準備工作。此次轉換將采用數字音頻廣播(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DAB)技術標準,這個誕生于歐洲的技術體系也引入了亞洲和澳大利亞。(在美國,高清廣播標準自2003年引入以來,消費者一直反應冷淡。)挪威從2017年1月開始分階段在全國各地推行DAB,三家國家廣播電臺、若干地區(qū)性商業(yè)廣播站以及很多城市的無線電發(fā)射機將在調頻波段上陷入靜默,轉而用更高頻率的數字化廣播填滿天空。
目前,挪威有22個國家數字音頻廣播頻道,與5個國家調頻廣播頻道相比,能提供更多的收聽選擇。
自從調頻廣播升級為數字廣播的想法于2011年在挪威國會得到推動后,一直就是一個協商的過程。為了觸發(fā)這種轉換,挪威政府所擁有的挪威國家廣播電臺(NRK)需要使其數字信號覆蓋全國99.5%的人口,這是國家廣播電臺以前做到的。至少50%的挪威廣播聽眾現在每天收聽數字廣播,數字廣播比過去的調頻廣播提供了更多的頻道選擇。
但是,轉換到數字廣播不是對每個人而言都很容易,尤其對于在汽車上收聽廣播的聽眾。很多小轎車,甚至是一些全新的小轎車,都沒有安裝與DAB兼容的接收機。因此,挪威所有縣和至少一半的市開辟專門地方,供人們改裝其汽車接收機,在經濟和技術上達到人人滿意,安裝數字轉換器需要100歐元(約合110美元)。
但是,即使證明技術和經濟上的障礙容易克服,一些人還是擔心會有意想不到的后果。斯韋恩·拉森(Svein Larsen)領導著挪威社區(qū)廣播協會,這個協會的電臺成員大部分是地方所有和運營的電臺。他解釋道,這些電臺所有者擔心:全數字化的平臺可能會誘使國外更大的廣播電視網進入國內市場,排擠本國的很多社區(qū)廣播電臺。所以,表面上數字廣播提供了更多的節(jié)目選擇,最終結果可能反而減少了節(jié)目的多樣性。
●挪威轉換到數字廣播進入倒計時
1995年6月
挪威開始嘗試數字音頻廣播電臺,一直持續(xù)到1999年。
2007年5月
挪威文化部長發(fā)布了一份關于數字時代廣播業(yè)的報告。
2011年2月
挪威政府提出關閉調頻廣播的時間表。
2015年4月
挪威官方確定轉換到數字廣播的日期。
2017年1月
大多數挪威廣播電臺將停止發(fā)射模擬信號。
有利的一面是,數字廣播將為國家廣播電臺省錢,并且為播出更多的節(jié)目創(chuàng)造更大的帶寬??死锼闺∣yvind Christensen:挪威文化部的副局長)說:“至少投資一個新的數字廣播服務和更新舊的調頻網絡的成本是相當的。”
挪威的DAB網絡需要950個無線電發(fā)射機將信號發(fā)送到指定的覆蓋區(qū)域,而且大部分將利用現有的天線桿。對于調頻廣播,模擬信號大約在87.5~108兆赫茲的頻段(即甚高頻頻段II)廣播。對于DAB,發(fā)射機以數字數據包發(fā)射的信號在甚高頻頻段III(174~240兆赫茲)。大型的廣播電臺已經同步在這兩個頻段上廣播。關閉調頻模擬信號將為這些電臺每年節(jié)省2億挪威克朗(約合2 300萬美元)。
但是,當外部驅動力量(比如說從芬蘭)進入挪威,會怎么樣?挪威的廣播會突然陷入靜默嗎?并不全然如此。它們依然能收聽當地社區(qū)電臺,這些社區(qū)電臺將會保留它們的調頻廣播牌照,并將繼續(xù)用模擬信號廣播。但是,國家廣播電臺以及奧斯陸、卑爾根、特隆赫姆和斯塔萬格這些城市的大約20多家商業(yè)電臺,將要求轉換到數字廣播。
歐洲的其他廣播電臺將密切關注挪威,看看挪威是如何推行數字廣播的。德國之聲電臺的研發(fā)部前主管、數字廣播的長期倡導者彼得·森格(Peter Senger)說,丹麥和瑞士已相當接近擺脫調頻廣播,其他國家(值得注意的是英國和美國)轉換到數字廣播的進展則像冰河運動般緩慢。
2009年,時任英國首相戈登·布朗(Gordon Brown)的政府發(fā)布了一份報告《數字英國》,要求到2015年底英國的廣播電臺完全轉換到數字廣播。至今,事情進展并不順利,英國利茲大學傳播技術講師史蒂芬·拉克斯(Stephen Lax)說:“英國已經形成一個清醒的決定,不宣布任何像‘轉換到數字廣播’這樣的事情,因為我們從收聽數據上來說還沒有發(fā)展到那一步,”。芬蘭坦佩雷大學的馬爾科·阿拉·福西(Marko Ala Fossi)說:“芬蘭的數字廣播已經失敗兩次了,兩次嘗試都曾被大家認為是數字廣播的未來。”
看起來似乎在21世紀的歐洲,過時的調頻廣播就像一個老兵一樣,可能將永遠不會死去,只是淡出歷史舞臺。
[資料來源:IEEE Spectrum][責任編輯: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