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南京市體育運動學校 江蘇南京 200001)
少兒游泳運動員小周期的系統(tǒng)訓練①
陳偉
(南京市體育運動學校 江蘇南京 200001)
當今游泳運動水平已經進入嶄新的發(fā)展階段,世界高水平的游泳運動員的運動壽命也越來越長,如何掌握早期的系統(tǒng)訓練,全面發(fā)展身體素質、合理安排訓練負荷顯得尤為重要。作為基層業(yè)余體校的教練員,訓練的主要對象是13歲以下的少年兒童。這一年齡段的少兒有他們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較快,表現主要為容易興奮,接受能力較強,容易疲勞,但恢復也快。如何掌握和運用好這些特點指導訓練工作,對業(yè)余體校教練員來說十分重要,根據工作實踐的經驗,筆者在9~11歲的兒童組訓練中,采用7天為一個小周期的訓練方法,適應兒童的生理特點,能很好地調動他們的訓練積極性,提高訓練效果。
小周期 系統(tǒng)訓練 相互結合
1.1研究對象
南京市體育運動學校2003年出生隊員,每周7堂課,每次2小時。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查閱有關運動訓練書籍和游泳運動員早期訓練方法資料。
1.2.2調查訪問法
調查了不同水平的游泳運動員和部分教練員,并結合自己教學訓練中的實踐認識和體會對游泳運動員早期多年系統(tǒng)訓練方法進行總結。
2.1小周期訓練理論依據
在游泳訓練中,普遍采用小周期訓練的方法,這種方法比較靈活多樣,備受廣大教練員的青睞,在高水平運動員訓練中使用更加廣泛。針對不同時期和不同的對象,小周期訓練方法發(fā)揮了不同的作用。在少年游泳運動員訓練中,小周期訓練方法對游泳運動員各項素質和技術都有著積極推動作用。
在周期訓練中,通過交替訓練和恢復表現出了訓練的周期性,組成這些周期訓練中的小的環(huán)節(jié)我們稱之為小周期訓練。整個訓練過程的方向和質量直接受到小周期訓練內容和結構的影響,同時也對運動員競技狀態(tài)、規(guī)模等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在教練員制定少兒游泳運動員訓練計劃中,小周期訓練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關系著能否實現訓練的目的和效果。在小周期訓練中,主要依據的是超量恢復的原理,通過研究訓練的實踐結果能夠發(fā)現,當訓練員處于某次超量訓練負荷后恢復過程中再次進行負荷可以有效地提升訓練的效果。普拉托諾夫等認為在經過一次大負荷之后需要經過72 h方可出現超負荷。對應的3種功能系統(tǒng)保持同步恢復過程。在時間上,3種運動能力恢復存在一定的差異,主要的訓練運動恢復比較慢,而其他運動能力則相對恢復要快很多。訓練過程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就是小周期訓練,由小周期的訓練疊加形成了超量的恢復,在訓練中,如果某種性質訓練形成后可以緊接著進行另一種訓練。
2.2少兒游泳運動員的特征
少兒年齡段的兒童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年紀,所以應當抓住這個時間段,形成良好的運動周期和成才質量,否則錯過這個周期很難改善少年游泳運動員的運動狀況。少年兒童在生理發(fā)育上存在一定的特點,該文從不同性別的少年兒童生理發(fā)育特點進行探討。男孩比女孩普遍發(fā)育晚1~2年,孩子之間的生理特點可以總結如下。
11~12歲少兒:男孩在這個年齡段無論是身高體重還是肺活量、握力都有著較快的增長速度,有了較大植物中樞機動性,在發(fā)生中等強度的負荷后會出現后肌變快的情況,不太適合長時間高強調度的訓練。而女孩在這個年紀開始性發(fā)育,身體運動能力、體重、身高都迅速增長,肌纖維增粗,在心血管系統(tǒng)上發(fā)展的速度加快,提高了身體的有氧耐力和次極限強度負荷耐力。此階段加強耐力訓練能夠增大心容量和氧量呼吸系統(tǒng)。
13~14歲少兒:男孩在這個年齡段開始性發(fā)育,此階段身高增長幅度開始變大,肌肉特性逐漸趨于成人化,此階段是其最高水平的心血管系統(tǒng)訓練時期,大強度負荷能力十分接近成人,在極限負荷上基本可以承擔。女孩在這個年齡段仍然在性發(fā)育,14歲是其發(fā)展的高峰,此階段肌肉組織和皮下脂肪組織都增厚。
在一星期中,把有氧耐力訓練、速度耐力訓練、速度訓練、陸上身體素質訓練和休息調整相互結合,使身體主管耐力和速度的快慢肌纖維交替工作,使運動員在一周內的訓練負荷既有數量又有強度,既有調整又有恢復,有利于疲勞的消除,保證訓練的質量和效率,從而達到提高成績的目的。
3.1基礎階段:星期一、三、五以有氧耐力為中心
目的是積累數量,鍛煉心肺機能。主要手段有長距離的有氧耐力練習和一般耐力練習,以自由泳和混合泳為主,以長距離練習和短距離間歇訓練相互結合。從打腿、劃手、分解到配合,全面提高各項水平,磨練意志品質,打好訓練基礎。
3.2調整階段:星期二、四、日以速度為中心
星期二陸上身體素質加水中速度練習。身體素質訓練主要以跑步、跳繩、橡皮拉力為主。星期四陸上柔韌練習加水中速度練習。柔韌練習主要以伸展、拉長練習為主。水中速度練習主要以變速游的方式進行,通過打腿、配合的變速游練習和短距離的技術快游來調整機體、心理和神經系統(tǒng)機能狀態(tài),經過前一天的大運動量練習,身體比較疲勞,此時調整有助于體力的恢復。星期日為水感練習和低有氧耐力訓練作為放松和恢復的訓練手段,有時也直接安排休息。
3.3提高階段:星期六以強度為中心
目的是提高速度耐力和耐乳酸水平。以自由泳和混合泳的打腿、劃手、配合為主,有時安排小測驗,作為一周小結。
在這3個基礎階段,應當做好調整,保證良好的過渡,保證三者可以共同形成訓練的整體。經過周日的短暫休息后,進入到下一個循環(huán),再次循環(huán)時不但要復習上周的訓練內容,同時要以全年訓練計劃和要求適當地對訓練內容進行調整,可以在不同的課程或時期靈活地調整訓練的內容和方法,從而提升少年游泳運動員的訓練興趣。采用小周期的訓練方法能夠分散練習耐力和速度,能夠正常安排肌纖維的工作和休息時間,有助于少年兒童邊訓練邊提高自身的技能。每周六的測試能夠讓其發(fā)現自己的進步從而激發(fā)其訓練的熱情。
4.1技術訓練
在每一周的每一天訓練中,前一小時為技術訓練。技術訓練是根本環(huán)節(jié),把技術訓練始終貫穿在全年的每堂訓練課中。在訓練初期,每天以一種姿勢為主進行技術訓練,4種姿勢依次循環(huán)。
4.2強度訓練
在每一堂課的訓練中,技術訓練、有氧無氧域練習、速度訓練和最大吸氧量練習也相互結合,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合理安排運動負荷,突出主要訓練內容,達到訓練目的。
4.3控制節(jié)奏
3個階段中基礎階段為提高階段做準備,調整階段是前兩個階段的過渡,它們是有機的整體。下一周的循環(huán)不能簡單地重復上周的內容,應根據全年各訓練期的計劃和要求來調整訓練內容,根據隊員年齡和能力大小,逐步提高訓練難度,每周及每堂課的具體內容和手段應盡可能靈活多樣,使隊員經常有新鮮感。
(1)小周期訓練適合少年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有利于調動訓練的積極性。
(2)小周期訓練有利于少年兒童在基礎訓練中看到自己的進步,有助于成績穩(wěn)步提高。
(3)小周期訓練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便于教練員掌握,有利于教練員觀察,改進訓練。
(4)內容和手段多變,避免訓練單調、枯燥。
經過3年的系統(tǒng)訓練證明,運用小周期訓練,筆者所在組運動員在訓練中的成績都有穩(wěn)步提高,其中該組女隊員陳可意在2014年徐州舉行的江蘇省第十八屆運動會游泳比賽兒童組11歲以下年齡組中獲得蝶泳、仰泳、蛙泳全能3枚金牌。
[1]吉爾·卡斯爾,劉國棟.青少年游泳運動員應當吃的10類食品[J].游泳,2014(5):82-83.
[2]遲愛光.當代游泳運動員訓練趨勢研討會[J].游泳季刊,2009(3):20.
[3]譚安娜.淺談兒童游泳大周期訓練負荷的合理安排[J].體育科技,1999(1):69-73.
G861.1
A
2095-2813(2016)09(a)-003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5.039
陳偉(1977,4—),男,漢,江蘇南京人,本科,游泳教練員,中級職稱,研究方向: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