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如何做好全員運動會裁判工作
“全員運動會”是指面向全體學生,組織大家共同參與的運動會,是推進校園體育改革勢在必行的一個重要項目。它能實現(xiàn)“變體育運動為健康活動、變競技運動為娛樂活動、變少數(shù)參與為全員參與”的三個轉變,使學生從“觀眾”變成“主角”,體現(xiàn)了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關注個體差異,確保每一名學生受益。
全員運動會參與人數(shù)多,項目數(shù)量多,比賽的裁判工作成為運動會順利開展的關鍵,為提高裁判效率,保證運動會順利開展,可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案例1:投擲類比賽項目,如果按傳統(tǒng)規(guī)則逐個丈量,一場比賽將耗費較長的時間。可采用記分制方式,困難就迎刃而解,如,在投擲區(qū)劃好起評線,每隔1m劃1條弧線,并標出1、2、3……的分值,隊員投到幾分區(qū)即得幾分。
案例2:接力跑比賽,囿于場地小、學生多,不能很好地組織和開展??筛臑椋涸?00m跑道外圍設置4個起終點,每個起終點有幾個班同時起跑,各自跑完一圈后交接棒,最后根據(jù)各組匯總的成績判別總名次。
案例3:在籃球投籃比賽中,為了能讓更多的學生參與,提高裁判效率,就采取了在投籃時,用總時間和節(jié)奏(這里的節(jié)奏指每次投籃的時間限制)控制比賽,在規(guī)定的節(jié)奏和時間里,每組每名學生只有投中者方可留下,進行第二次試投,總時間到時,只需要清點每組留下的學生數(shù)量,最后留下的人數(shù)多的組為勝。
剖析:這幾種方法都是在比賽組織方法上出奇招,大大地簡化了裁判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全員參與的運動會,項目多、參與人數(shù)多,裁判工作量也就大很多,可以在測試方法、組織形式上做變通,如,案例1中,不計具體成績,直接記錄得分值;案例2中設置的4個點,同時起跑,充分利用了跑道,還增強了相互追趕的競爭意識,各自跑完全程,終點不在一個點上,降低了判斷名次的難度,各組只判好本組的名次,四個組成績匯總后宣布所有參賽隊名次;案例3中的投籃比賽,學生自己給自己作裁判,這種一目了然的比賽規(guī)則,減少了不必要的丈量統(tǒng)計和令人眼花繚亂的計數(shù),節(jié)省了裁判工作量,加快了比賽的進程。通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全員運動會中要想減輕繁雜的裁判工作,只要巧妙組織,創(chuàng)新規(guī)則和標準,裁判工作才會輕松很多。
案例:在單人跳繩比賽中,先將裁判分成幾個組,每組有5名學生作裁判計數(shù),1名家長作記錄,1名教師負責掌控比賽時間和組織學生。每組裁判相互間協(xié)調配合,順利有序完成任務的時間越短,得分越高。也就是:裁判組在工作的同時也是在比賽!
剖析:裁判服務,同樣屬于運動,并且這些工作還能增強學生的擔當與服務意識。教師、學生、家長一起參與裁判工作,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使運動會變得更有意義。通過裁判工作的實踐讓學生懂得遵守比賽規(guī)則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的誠信意識。家長和學生、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裁判工作能促進相互間的交流與互動,從而獲得情感的升華!體育教師需要做的是:搭建學生和家長能參與裁判的平臺,充分發(fā)揮他們的積極性,提前做好裁判培訓工作,大膽啟用這些后備力量,讓他們協(xié)助裁判工作,這樣不僅能減輕體育教師的壓力,也可培養(yǎng)學生公平公正的思想。只有每組默契配合,才能順利完成裁判任務。獎勵制度的設立,能增強各裁判組的熱情和友情,加快比賽進度,確保比賽順利進展。
案例:學校組織了一次小型趣味活動:袋鼠跳、夾乒乓球、轉圈過橋等,吸引了很多學生參與,但是有幾名身體較胖和因身體不好無法參與的學生只是在旁興奮地觀望,教師觀察他們很久后,試著讓他們參與監(jiān)督、喊號、計數(shù)等裁判工作,結果發(fā)現(xiàn)他們非常認真積極,小裁判當?shù)糜心S袠印?/p>
剖析:全員運動會應鼓勵全員參加,身體素質較差或因為其他原因無法參與活動的學生在平時的體育運動中由于各種原因完不成體育動作的要求,而對體育失去信心,其實他們內心是渴望參與這些活動的,只是項目和身體的原因導致他們只能觀戰(zhàn)助威。如何吸引他們參與,讓他們主動、自愿地參加呢?可以先引導他們充當小裁判,或者讓他們參與運動項目的設計過程,讓他們逐步參與到運動會中來。這些學生平時活動量少,直接參與活動可能會出現(xiàn)安全隱患,應先參與裁判工作,不僅能熟悉運動規(guī)則,還能與同學們有更多的交流,增進友誼。
全員運動會首先體現(xiàn)的是學生的主動參與,通過參與裁判工作,有了積極向上的精神和樂觀的信念,再想?yún)⒓颖荣悤r,他們就很容易融入團隊,也能自覺遵守比賽規(guī)則。
—張梅梅(陜西省西安市閻良區(qū)西飛第二中學,710089)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