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楠雯
伴隨著經濟社會的迅猛發(fā)展,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已逐步演化為人才優(yōu)勢的對抗,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勢,給每一位為人父母者造成強大的心理攻勢,加之“一些喪失學者良心的所謂專家,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不負責任地宣揚、鼓吹智力開發(fā)的作用”(趙忠心),使家長無不注重對孩子的智力開發(fā),有的甚至到了“饑不擇食、慌不擇路”的程度。然而,現實生活中,我們卻發(fā)現,曾被認為智力出眾的孩子,成年后沒有什么作為,而智力平平的孩子卻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高分低能的現象屢見不鮮。這是為什么呢?隱藏在事實后面的一條真理是:人的成才除了要具備一定的智力因素和社會條件外,還取決于一些非智力因素。
孩子要取得成功,智力因素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積極主動、求知欲強、勤奮愛學、敢于創(chuàng)新、不怕困難、機智勇敢等非智力品質也是決定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關鍵。葉圣陶先生說“教育就是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卑呀逃蟹侵橇σ蛩嘏囵B(yǎng)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幼兒良好的非智力品質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方法手段也是多種多樣。在國際象棋教育中,教師和家長都明顯感覺到孩子們在行為習慣、交往能力、堅強意志、規(guī)則意識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一.激發(fā)興趣愛好,培養(yǎng)規(guī)則意識。
規(guī)則意識是孩子社會化的一個重要指標,年齡越小的孩子,規(guī)則意識越薄弱,需要成人的引導,借助游戲手段培養(yǎng)孩子的規(guī)則意識很重要。
國際象棋中有明確的比賽規(guī)則,對弈雙方必須遵守游戲規(guī)則,才能保證游戲的開展。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幼兒的興趣,掌握國際象棋規(guī)則,我們把棋中的車、馬、象、后、王、兵根據各自的形態(tài),設計成擬人化的圖形,如馬:我們設計了得意的馬、沉著應對的馬、低頭投降的馬、害怕的馬,在分析棋局時進行使用,孩子們被情趣盎然的形象吸引,興趣被充分調動。其實棋局中變幻無窮的走法更是掌握規(guī)則的孩子興趣的敏感點?;顒又?,我們緊緊抓住孩子的興趣點,貫穿游戲規(guī)則,讓孩子們明確只有遵守規(guī)則,游戲才能正常開展。在雙方對弈中,孩子們逐漸明白規(guī)則是開展游戲的保證,大家只有積極遵守規(guī)則,才能有更多的朋友樂意與自己玩。這種形式喚起了幼兒對規(guī)則的正確認識,激發(fā)了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二、適應合作活動,培養(yǎng)交往能力。
人在交往過程中從自然人轉化成社會人。交往,有助于幼兒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當今,幼兒園里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惟我獨尊、以我為中心的情況比較嚴重。在國際象棋活動中,每個孩子都處在一個平等、公平、合作、競爭的環(huán)境中,有利于糾正以上情況。在游戲中,很多幼兒之間會發(fā)生矛盾和沖突,如一些幼兒沒有習慣于思考好再出子,往往手摸了棋子后發(fā)現自己考慮錯了,因此出現悔棋。一開始,遇到這種情況,孩子們往往需要老師協調才能平息爭執(zhí)。但是在開展活動時間比較長以后,這些矛盾一般都能很快自行化解。孩子中間會出現以下有趣的現象:能力相當的孩子在對弈過程中,一般都表現得當仁不讓,按照規(guī)則解決,競爭意識非常強烈;而棋藝比較懸殊的孩子對弈時,一般都是能力強的孩子主動作出讓步,嘴里還念念有詞“讓你一著”,表現得寬宏大量。孩子們既不乏競爭意識,又不乏照顧弱勢的關愛意識,這些品德,不正是我們在這個競爭又和諧的社會生活中需要的嗎?
三、磨練堅強意志、養(yǎng)成高尚品質。
堅強的意志,是人們達到目的、取得勝利的重要條件。成就大事的人,對自己的工作總是充滿信心,具有不屈不撓的堅持性和毅力。當代幼兒生活在四二一式家庭結構中,成人為他們編織了溫暖的“育兒袋”、安全的“保護圈”,許多獨生子女意志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缺少挫折與失敗的磨練。
經常組織孩子進行比賽,鍛煉他們稚嫩的心靈翅膀。記得有一次孩子在班級里比賽,一般一對孩子賽完出來你從他們的表情就能清晰地明白比賽的結果。勝利者面帶微笑、喜形于色,失利者面色委屈“慘烈”甚至哭著走出賽場,然而在孩子經歷多次比賽后,一對對手出場,從他們的臉上你已經基本猜測不出比賽的結果。孩子在接受考驗的過程中,已經能平靜而坦然地面對比賽結果,真的讓人感受一種“大將風度”,贏不驕、敗不餒。在體驗成功與失敗的過程中,孩子們學會了承受挫折,經歷磨練,直面現狀,奮起拼搏,不折不撓。
四、培養(yǎng)良好習慣,提高活動效率。
幼兒好模仿、可塑性強、自控能力差,成人要根據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因勢利導、反復訓練。國際象棋為培養(yǎng)孩子以上習慣搭建了良好的平臺。在學習國際象棋的過程中,幼兒養(yǎng)成了良好的聽話習慣,當他們有了良好的聽話習慣,就能主動接受信息,提高理解、辨析、記憶能力。下棋是智力體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提出:“不下棋就不可能充分增強智能和記憶力?!焙⒆觽冊诼犂蠋熤v解棋局時,不東張西望、不閑談、不隨便插話,養(yǎng)成邊聽邊記、邊聽邊想的習慣。其次,下棋能培養(yǎng)孩子做事有條不紊、善始善終的習慣。孩子在下棋過程中學會了自己收拾整理棋盤、做事一心一意、專心致志等本領,對其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都具有隱性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保障作用和推動力。
在平時的國際象棋活動中,我們曾經遇到不少困惑,但是從幼兒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方面,我們已經充分認識到了開展棋類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孩子們的表現中,我們看到了可喜的變化。正如教育家克尼亞澤娃所說:“國際象棋是人的全面發(fā)展的萬能方法。對國際象棋的認識越深,人成功的幾率就越大?!庇變簣@教育是基礎的基礎,我們將堅定信念,更深入、更全面地挖掘國際象棋對孩子發(fā)展的有利因素,積極地開展好幼兒園的國際象棋活動,讓這種人類智慧的體操發(fā)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