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草 威
?
無聊的對話造就無聊的人生
文_草威
去年,經朋友介紹,我認識了一位“90后”創(chuàng)業(yè)者。第一次見面,他一上來就問我:“你愿不愿意花9.9元買一份保險?”我當時心想:這是什么情況?難道他是保險推銷員?但我嘴上說的是:“什么樣的保險?”他說:“我聽說你加班很頻繁,如果你買了這份加班險,買保險的當月你每次加班到晚上10點以后,隔天就會收到一份早餐。你覺得怎么樣?”
說實話,他的第二個問題我很有興趣。我不假思索地告訴他:“我愿意買啊,因為我天天加班到晚上10點以后?!彼f:“這就是我想嘗試的一種小額保險的新玩法。”我問他:“如果買這份保險的人都像我一樣加班頻繁,你豈不是虧大了?”他說:“不怕啊,你常加班說明公司需要你,我花了一點兒錢就使你們這些城市核心人群成了我的‘種子用戶’?!?/p>
我并不想探討他的保險生意,只是想說,他的開場白讓我印象深刻。我總在想,兩個人聊天兒為什么不能坦誠一點兒,單刀直入,問一些彼此真正感興趣的問題,偏要兜兜轉轉,好像需要什么了不得的技巧才能讓對方說出有價值的話。
我從前做記者,會去采訪一些企業(yè)的高管,但采訪結束后我常常非常沮喪因為擔心對方感到尷尬或被冒犯,所以采訪時我只是重復一遍早已和對方商量好的提綱,有態(tài)度、有思考、有感情的問題一個都沒問出口。這樣做的結果是,自己工作做得不爽,讀者也不買賬。而對于被采訪對象所在的企業(yè)來講,我的這次采訪也沒有實現(xiàn)宣傳價值。
這讓我想到一個嚴肅的問題:我們該如何展開一段對話?如果細心觀察一下,你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中的絕大部分人在與人交談時,總是會先說一些顯而易見的廢話,比如“今天霧霾太嚴重了”“路上都堵死了”“昨天的比賽真好看”……這些無意義的對話往往會持續(xù)很長時間,如果有充裕的時間繼續(xù)聊下去,那么交談興許會慢慢深入,但如果時間不夠,大概我們的會面在說廢話的階段就結束了。
這種情況在聚會上尤其明顯,年輕的上班族永遠在問“你在哪里上班”“公司效益怎么樣”,中老年人總是在聊房子、聊孩子,只有還在上學、沒有太多社交經驗的孩子會問一些彼此感興趣的事情。我們?yōu)槭裁床荒苤苯诱務撘恍┥羁痰脑掝}?我想這是社交中的自我保護意識在發(fā)揮作用
我們希望與他人保持一致,所以不愿意首先拋出觀點。談話時,人們關心的是你怎么樣了,而不會追問你為什么要這樣,所以我們通過交流得到的常常是一些很表面的東西。
我們的生活被我們的談話內容限制了,這讓我們的精力浪費在膚淺而顯而易見的事情上。
幾年前,我參加了幾個朋友辦的讀書會,才找到一個說話開門見山的社交場合。大家都帶著觀點而來,即使此前并不認識,但很快就能聊得很盡興。
我非??释ㄟ^交談來了解別人,我也一直認為什么樣的對話就會造就什么樣的人生,因此為了避免無聊的交談,也為了避免過無聊的人生,我會有意識地優(yōu)化我的問題。面對一個我想要了解的人,從前我會問:“你最近看了什么電影?去了什么新地方?讀了什么書?”但這些并不是我真正好奇的地方。所以現(xiàn)在我換了一種問法,我會問:“最近哪部電影讓你覺得震撼?哪座城市讓你意猶未盡?哪本書讓你深受啟發(fā)?”
當然,對于戀愛中的人來說,談話是需要迂回的,因為戀人在一起的時間會很久,需要慢慢來。只是,我們畢竟不能跟所有人談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