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西寧
(一)設計思想
1.讓學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對人類生活、生產(chǎn)的意義。
2.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討論交流,認識二氧化碳氣體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用途。學會使用實驗方法獲取信息,并用比較、歸納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整理總結。
3.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揚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和實踐的精神。
(二)基本教學模式和手段
這節(jié)課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假設──實驗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的積極參與指導、確立學生在化學教育中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三)教學內(nèi)容分析
1.學生已對氧氣性質有所掌握,實驗的基本技能得到發(fā)展,對學習二氧化碳有幫助。
2.二氧化碳的性質較容易掌握,但是學生對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與水、石灰水反應的生成物不易理解,這一節(jié)課,我們讓學生做實驗的同時運用多媒體模擬一些實驗過程,激發(fā)他們做實驗的興趣。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和用途。
2.過程和方法:學會使用實驗方法獲取信息,并用比較、歸納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整理總結。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激發(fā)學習科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二氧化碳的性質及其應用。
難點: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總結歸納二氧化碳的性質和用途。
三、教學準備
大理石、稀鹽酸、醋酸、石灰水、膠頭滴管、試管、燒杯、水槽、集氣瓶、鐵皮架、玻片、塑料瓶、鐵架臺、紙袋、蠟燭等。
四、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法、問題探究法、討論探究法、歸納法等。
五、教學過程設計
甘肅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研究成果,課題名稱:新課標下初中化學實驗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課題類別: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課題申報號:LN2015—83;課題項目編號:[26779];課題批準號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