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永戰(zhàn)
老師:
您好!
離高考只有幾十天時間了,三年的長跑臨近終點。本該是意氣風發(fā)、斗志昂揚的時候,我卻感覺非常麻木,怎么也提不起精神來?,F(xiàn)在,我每天坐在教室里,面前是堆積如山的復習資料,不斷重復做題、考試這樣的事情,真是疲憊極了。如此無味的生活,什么時候才能結(jié)束?我簡直難以支撐下去了。
我現(xiàn)在的感覺是,遲鈍、麻木,真想睡一個大覺,什么也不去想。有時看著黑板上的倒計時牌,我會緊張一下,可看到課桌上堆積如山的資料,我就又麻木了,打不起精神來。
我深知高考對我一生有何等重要,也知道堅持的重要性,可現(xiàn)在對我來說,振奮精神,堅持下去,實在是一件困難的事。您說,我應該怎么辦呢?
子成
子成:
你好!
你的困擾并非個別現(xiàn)象,許多考生有類似情況。種種看似“麻木”的表象,實際上是因高考引發(fā)的預期性焦慮的一種另類反應。經(jīng)過長時間的高強度復習,你進入了一個心理疲勞期。一方面,是由長時間的重復復習導致的心理厭倦性反應;另一方面,是過度緊張焦慮的一種表現(xiàn)。這樣的復習狀態(tài)如果不調(diào)整,后果是很嚴重的。所以,高考前夕,一定要找到復習的興奮點,從而從這種狀態(tài)中擺脫出來。
我給你的建議有兩條:一是找到復習的熱情;二是多設想高考成功而非失利的情境,給自己以正面的能量。
第一,找到自己的復習熱情。所謂復習熱情,就是學得帶勁,有心得,有提高。用心理學術(shù)語來說,就是“心暢”效果。心暢時不僅學習效率高,而且會帶來學習的激情。那么,心暢什么時候會出現(xiàn)呢?它往往在你感覺有明顯進步時出現(xiàn)。所以,高考日益臨近,在收獲大的科目上多下工夫,是明智的選擇。
當然,你可能會搬出“短板效應”來反駁我。不過,我并不是要你放棄學習興趣較差的科目,而是指合理安排復習時間,將各科交叉學習,使心靈保持活力,遠離倦怠和失落。同時,如果某一科目進入心理疲勞期,感覺復習遭遇瓶頸,那就找一些過去做過的經(jīng)典試題來做。在這個過程中,遇到的都是熟悉的內(nèi)容,心里不會有負擔,同時“溫故而知新”。很多知識再次學習時??赡軙聿煌捏w會和心得。這會讓你重新煥發(fā)復習的熱情。
第二,設想美好的未來。不要提前恐懼失敗。對高考失利的預測性恐懼,是不少考生感覺身心俱疲的重要因素。心理專家認為,這其實是一種將失敗放大化的不良心態(tài)。在這方面,我有切身體會。你知道,我寫過一些書,每本書的字數(shù)都是20萬左右,從最初的創(chuàng)意到最終完稿,一般要花費一年以上的時間。為什么我可以堅持下來呢?我開始寫一本書,創(chuàng)意的過程總是非常愉悅的,但接下來具體寫作,總會遇到障礙。有時是靈感枯竭,有時是孤獨無聊,甚至覺得乏味,自我懷疑。在這種時候,我會安靜地坐著,設想一下這本書完成后的狀態(tài):文字出彩,裝幀精美,擺在書店里,讀者時來翻閱,甚至要我簽名。于是我備感鼓舞,支撐自己度過最艱難的時光。
或許你會說,這不是做白日夢嗎?這絕非白日夢,而是通過正面的設想,讓潛意識和規(guī)劃意識共同起作用,逐漸將理想變成現(xiàn)實。高考只是人生的一道關(guān)口,以后的道路還很長,坎坷很多,都可以用這樣的力量去跨越。你如果能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那么一輩子都會受益。
你真誠的朋友
(責任編校/曾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