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青青 潘靖宇
淺析滄州方言平舌音變異的年齡差異
□韓青青潘靖宇
在語言接觸的背景下,滄州方言正在發(fā)生變異,并逐漸向普通話發(fā)音靠攏。本文選取了30個常用平舌音字,并將其編入一個段落,作為研究材料。受試者閱讀此段落時,通過錄音方式記錄其平舌音發(fā)音,并加以分析。結(jié)果顯示,滄州方言中平舌音變異情況與年齡差異呈顯著相關(guān),即年輕的滄州市民平舌音變異的情況較年長者顯著。
滄州方言因其獨特的歷史變革及地理位置,具有一定特色,但由于與普通話及其他方言的接觸,滄州方言正在發(fā)生變異。影響語言變異的因素有很多,如年齡,性別,職業(yè),教育背景等。
平舌音,即舌尖前音,指含有z、c、s的漢字,如“做”,“錯”,“所”。滄州方言中平舌音變異的現(xiàn)象存在并逐漸凸顯,即原本在滄州方言中讀作平舌音的漢字,逐漸被發(fā)成正確的翹舌音。李雙燕指出:“年齡差異是語言使用者社會特征里最為明顯的差異。因此,本文將就滄州方言平舌音變異的年齡差異進行分析。
本研究選取了30個常用平舌音字,將其編寫入一個段落作為研究材料,并隨機抽取29名滄州市市民進行朗讀,通過錄音方法收集其放松狀態(tài)下的平舌音讀音。受試者的年齡分布由11歲到60歲不等。為保證研究結(jié)果的信度,在實驗前及實驗中并未告知受試者研究目的,實驗過程中,受試者處于單獨房間,并未受周圍環(huán)境影響。
30個平舌音字的變異率如下:
涮(44.8%)、炒(87.7%)、窄(86.2%)、站(93.1%)、竹(89.7%)、摻(44.8%)、曬(75.9%)、水(82.8%)、茶(89.7%)、饞(89.7%)、踹(79.3%)、摔(72.4%)、蟲(86.2%)、摘(65.5)、瘦(65.5%)、紙(89.7%)、找(93.1%)、術(shù)(82.8%)、捉(93.1%)、束(75.9%)、山(93.1%)、充(65.5%)、宅(65.5%)、追(79.3%)、拽(75.8%)、抓(82.8%)、吵(89.7%)、莊(93.1%)、種(72.4%)、蔬(96.6%)。
研究將受試者年齡分為五個階段,統(tǒng)計并計算每個年齡階段平舌音的變異情況,結(jié)果顯示:隨著年齡的增大,受試者平舌音變異的現(xiàn)象較年輕受試者更不明顯。
所有受試者總體變異率較高,為78.86%。變異率最高的受試者為年齡14歲的一名初中生,其變異率為100%,而變異率最低的受試者為52歲的自由職業(yè)者,其變異率為23.3%。在五個年齡階層中,11-20歲的受試平舌音變異情況最明顯,30個平舌音中,平均有94.87%發(fā)生了變異,此年齡段中有一名受試者,其平舌音的讀音,未受滄州方言的影響,完全符合普通話的標準,因此,研究材料中30個平舌音變異率達到100%。21-30歲、31-40歲和41-50歲年齡段的變異率分別為86.68%、86.68%和83.3%,呈逐漸下降趨勢。而在51-60歲年齡段,平舌音的變異率降至43.3%,其中,變異率最低的為一位52歲的受試者,其變異率為23.3%。
通過SPSS分析研究數(shù)據(jù),結(jié)果顯示:受試者的年齡與滄州方言中平舌音的變異率 Pearson相關(guān)系數(shù)為-.673,呈負相關(guān)關(guān)系,即隨著年齡的增大,平舌音的變異率會相應(yīng)減小,因此年輕一輩的滄州市市民則較多呈現(xiàn)出變異現(xiàn)象。
本研究通過調(diào)查問卷,對滄州市市民就此現(xiàn)象的看法進行了調(diào)查。問卷中,近90%的市民將平舌音的變異原因歸結(jié)于普通話接觸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普通話的普及,滄州市市民有意培養(yǎng)下一輩講普通話,在很多家庭中,父母持滄州方言,而子女卻持普通話,因此在11-20歲年齡段的滄州市市民,平舌音變異率最高。
滄州方言中平舌音變異與年齡差異的實證研究結(jié)果顯示,不同年齡的受試者平舌音變異情況不同,一位14歲的受試者,變異率達到100%,而一名52歲的最低的變異率卻低至23.3%。因此,研究證明,在普通話的接觸影響下,滄州方言中平舌音的變異現(xiàn)象顯著,而隨著年齡的增大,其變異率會隨之降低,但都發(fā)生了變異。
(湘潭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