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蹊 任眾
[人物形象] 詩歌人物形象包括詩人自我形象與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在抒情詩中,詩人是通過直接抒寫自己的主觀情緒來完成對自我形象塑造的,如李清照《聲聲慢》中的人物形象。在敘事詩中,詩人通過塑造人物形象,委婉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性格、志氣、情感或思想觀念,如《孔雀東南飛》中的兩個人物。
解題思路為:①知人論世,關(guān)注背景與注釋,結(jié)合情感進行分析。②抓人物的正面描寫(外貌、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等),概括形象特征。③通過側(cè)面描寫(環(huán)境、景物的襯托,其他人物的烘托)來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
答題模式通常為:本詩通過寫什么樣的人物形象,體現(xiàn)了該人物怎樣的性格,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
例1 閱讀楊萬里《最愛東山晴后雪》,簡要分析詩中詩人的形象。(2012年高考安徽卷)
只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fēng)夕照間。
只愛東山晴后雪,軟紅光里涌銀山。
分析 依據(jù)前面的解題思路提示,我們先來“知人論世”:南宋詩人楊萬里的詩《小池》可謂家喻戶曉,這位詩人我們并不陌生。面對考題,我們首先要調(diào)動自己的記憶儲備,由《小池》這首詩回憶楊萬里的詩歌風(fēng)格——《小池》是一首清新的小品,它句句是詩,句句如畫,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風(fēng)光,自然樸實,又真切感人,表現(xiàn)了詩人對大自然景物的熱愛之情。通過《小池》,我們知楊萬里是一位熱愛自然、寄情山水的詩人。
再來看看“正面描寫”。這首詩的一二句有多處對人物進行正面描寫:“只知”“忽忘”是心理描寫,寫詩人追逐尋覓勝景而忘記了寒冷;動作描寫如“小立”,寫偶爾在春風(fēng)中站立,在夕陽中放眼賞看美景。前兩句通過這些描寫,把一個因愛美景而不顧寒冷、欣然忘我的“癡人”形象展示在讀者面前。第三句也有心理描寫,“最愛”直言自己最喜愛東山天晴之后的雪景,詩人熱愛自然并陶醉于自然的形象躍然紙上。
至于“側(cè)面描寫”,本詩三四句是對夕陽斜照下的東山美景的描繪,但烘托的是詩人的心情,塑造的是人物形象。
示例 本詩描繪了一個心境悠閑、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詩人形象。詩人只顧尋覓勝景而不覺春寒,駐足春風(fēng)夕陽中凝望東山。三四兩句描繪了夕陽斜照下的東山美景,直抒胸臆。全詩通過動作與心理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東山雪景的喜愛之情。
[景物形象] “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描寫總是關(guān)聯(lián)詩人的形象。對景物形象的分析一般轉(zhuǎn)化成兩個問題,一是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二是詩中描寫了景物的什么特點。此類設(shè)問的落腳點大都回歸到情感的探究上。
對景物形象的分析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①抓住主要景物,描繪詩歌畫面。對于詩歌所描繪的畫面,我們要用語言再現(xiàn)——一方面,必須做到準(zhǔn)確,即符合詩歌本身的內(nèi)容;另一方面,要發(fā)揮合理想象,使用優(yōu)美的語言,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②關(guān)注重點詞語,找出景物特點。關(guān)于景物特點,作者通常會通過一些寫作技巧(如比喻、擬人等)使我們能夠形象地感知,同時也可能通過氣氛的渲染,傳達給我們。③通過描繪畫面及景物特點深入挖掘情感。當(dāng)我們明確了詩歌所描繪的景物以及主要景物的特點,對于詩歌所表達的情感也就呼之欲出。在作答時對情感的表述一定不能空洞,要具體闡述。
答題模式通常為:“通過描寫……(等景物),營造了……(氛圍),表達了……(感情)”。
例2 讀清詩人江湜的《山寺夜起》,回答:三四兩句中的“煙”有哪些特點?詩人是如何描寫的?(2013年高考山東卷)
月升巖石巔,下照一溪煙。
煙色如云白,流來野寺前。
開門惜夜景,矯首看霜天。
誰見無家客,山中獨不眠。
分析 要回答詩中主要景物“煙”的特點,就必須找到詩歌三四句中描寫“煙”的部分最為傳神的詞句:一是“白”抓住了它的顏色特征,這是“主要景物”的特點;另一個是“留”抓住了其動態(tài)特點,這是“關(guān)注重點詞語”;還要注意的是這里的“煙”其實是夜晚山巒在月光之下呈現(xiàn)出的情態(tài)。
示例 三四句中的“煙”有兩個特點:一是色白,一是具有動態(tài)。詩人在第三句用比喻,形容山嵐在月光下呈現(xiàn)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寫山嵐之動態(tài),形象生動。
[事物形象] 詩歌中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為具體描寫對象,在形象描寫中將事物人格化。從全詩看,即把詩人要表現(xiàn)的品格節(jié)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達出來,這種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如陸游的《卜算子·詠梅》中的梅花形象。
分析事物形象的思路通常有三步:①分析形象的外在特征(形態(tài)、色澤、環(huán)境、特點、情態(tài))。②挖掘形象的內(nèi)在品格(或好品質(zhì)或壞品質(zhì),尤其注意精神內(nèi)涵和品質(zhì))。③塑造此形象的意義,即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正面形象:以之自比,喜愛、向往、追求、贊美、欣賞;反面形象:批評、憎惡、鞭撻)。
答題模式通常為:“本詩通過對某事物怎樣的描寫,表現(xiàn)了該事物怎樣的特點,表達了詩歌主人公怎樣的品質(zhì)或感情?!?/p>
例3 儲光羲的《詠山泉》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詩人借詠山泉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懷?(2011高考年山東卷)
山中有流水,借問不知名。
映地為天色,飛空作雨聲。
轉(zhuǎn)來深澗滿,分出小池平。
恬澹無人見,年年長自清。
分析 詩人寫“山泉”,從“不知名”入手,又通過視覺和聽覺寫描繪其空靈澄澈,卻最終不被人關(guān)注?!吧饺钡奶攸c一目了然,那么“山泉”所代表的一類人的特點也就不言而喻。
示例 這首詩在表現(xiàn)山泉得天地之聲色,具滿澗平池之能的同時,又表現(xiàn)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詩人借詠山泉表現(xiàn)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