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雯
2010年以來,每隔半年,我都會趁到杭州寫作之便,專程到上海去探望豐子愷先生的女公子豐一吟阿姨。
豐阿姨是一位慈藹的老人家,見到她的人,跟她說著話,聽到她的聲音,看到她那如孩童般可愛的笑容,心中總會有一股暖流淌過。這股暖流來自于豐阿姨遺傳了豐子愷先生那溫柔敦厚和忠厚傳家的文字魅力與繪畫風(fēng)格。所以見到豐阿姨,宛如見到豐子愷先生那溫煦和讓人如沐春風(fēng)的文字和漫畫,心中自然生起崇敬之情。
去年春天,在豐阿姨的客廳里,喝著她從家鄉(xiāng)浙江桐鄉(xiāng)帶來的菊花茶。在氤氳的水氣和菊花的清香中,我提起在子愷先生的漫畫里,有一幅“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我很喜歡。
豐阿姨聽我這么說,開心地笑起來,她老人家說了一個很豐子愷式的童話故事給我聽。
這故事,讓豐阿姨回憶起童年。她的嘴角揚起幸福的笑容,好似回到他們在桐鄉(xiāng)的故居“緣緣堂”。
抗日戰(zhàn)爭前的五年,豐子愷住在“緣緣堂”,那是他創(chuàng)作力最豐盛,作品也最多的年代?!熬壘壧谩笔秦S子愷自己設(shè)計建筑的房子。
“緣緣堂”坐落于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門前彎彎的拱橋下,有一條輕輕淺淺的水潺潺流過。
江南人家的院子里,喜歡種上一株櫻桃,并植上幾株芭蕉。在豐子愷的漫畫里,常見的一幅景象,就是院子里的櫻花開了,芭蕉也長得高出院墻,又長又大的幾片芭蕉葉,垂到白色粉墻外。打墻外經(jīng)過,就能見到墻里頭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還是小孩子的豐阿姨,很羨慕別人家院子里的櫻花開過之后,不久就會結(jié)出紅紅亮亮的櫻桃。因為他們家的櫻桃,一年一年過去,都沒見結(jié)出果實來。讓她非常失望,難免跟父親抱怨。
作為父親的豐子愷先生,除了是一位知名的散文大家和漫畫大師,更是一位兒童文學(xué)的創(chuàng)作者。他的生活也是很童話的。他認(rèn)為,孩子的言行是自然又天真無邪的,經(jīng)常給他許多啟發(fā)。他說孩子:“是創(chuàng)造者,能賦給生命于一切的事物。他們是‘藝術(shù)的國土的主人。唉,我要從他學(xué)習(xí)!”
豐子愷先生崇尚兒童,愛兒童,他說兒童的天真純凈能撇去世間事物的因果關(guān)系的網(wǎng),看見事物本身的真相。他說“成人大都已失本性,只有兒童天真爛漫,人格完整,才是真正的‘人。于是我變成了兒童崇拜者。在隨筆中漫畫中,處處贊揚兒童”。
兒童的赤子之心,是他文學(xué)和藝術(shù)創(chuàng)作重要的靈感來源。豐一吟在《豐子愷兒童畫集》的序中也說過:“人們一提起豐子愷,首先想到他是漫畫家,而且不少人對他的兒童漫畫情有獨鐘。這不是偶然的。父親熱愛兒童,陶醉于兒童的率真?!?/p>
豐子愷常?!霸O(shè)身處地”地體驗孩子們的生活。當(dāng)他聽到女兒埋怨院子里的櫻桃總不結(jié)果。他于是體會了孩子對櫻桃樹不結(jié)果子的失望,以及盼望著櫻桃樹能結(jié)果子的心情和希望。
于是他揮了一下童話故事中能點石成金的的魔法棒。
那是櫻桃成熟的春日午后,小小的豐一吟放學(xué)回到家,走進(jìn)院子,竟然驚喜地見到櫻桃樹結(jié)了滿樹的果子,紅艷艷,亮閃閃,怎么可能呢?早上出門去上學(xué)時,櫻桃樹的枝丫上,只有綠葉,沒有半顆櫻桃果子,怎么這半天工夫,就結(jié)了滿樹櫻桃?
豐一吟以為自己看花了眼,趕緊趨前去查看,用手去摸一摸,真的是櫻桃耶!但是再仔細(xì)定睛看去,這些櫻桃都不是樹上長的,而是掛上去的。原來是爸爸的杰作,去市場買回來櫻桃,一串串掛到樹上去,滿足了孩子的希望。
豐子愷就是這樣一位溫暖又溫柔深情的人。他是最了解孩子的人,自己也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
我喜歡這幅“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的單幅漫畫,畫里傳遞了春天過渡到夏天的信息,春暖花開又一年,櫻花開過結(jié)紅果,春去夏又到,芭蕉樹張著大片葉子,也結(jié)出串串芭蕉果,綠滿一院子。所以豐子愷先生這幅畫,也透著時光荏苒,日月如梭,流光容易把人拋。除了提醒人們光陰似箭之外,也隱含著要人們珍惜流年,因為時光是一去不復(fù)返的。
豐子愷是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薰陶和受西方思想洗禮的五四時代的作家和畫家,他創(chuàng)作的漫畫是文人畫,他喜歡引用古詩古詞中的句子,結(jié)合他所觀察到的人們的日常生活,畫出其意境。這幅“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的原文出自《全宋詞》中的《一剪梅·舟過吳江》,作者為蔣捷,全文為: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fēng)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diào),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讀了這闕詞,對豐子愷先生擷取“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的詞句來作畫,就能有更深一層的了解了。
發(fā)稿/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