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相華 吳海紅
摘 要:目的 探討如何提高一次性插胃管的成功率,減輕患者的痛苦。方法 選擇某醫(yī)院普外科胃腸組31例插胃管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12例和觀察組19例,采取傳統(tǒng)的潤滑胃管前端和潤滑胃管全程的方法插管。結(jié)果 全程潤滑胃管法于傳統(tǒng)插胃管法比較p<0.05,有顯著差異,全程潤滑胃管法效果優(yōu)于傳統(tǒng)的插管法。結(jié)論 改變胃管的潤滑長度可大大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減輕患者痛苦。
關(guān)鍵詞:插胃管;潤滑長度
插胃管是臨床上常見的護理技術(shù)操作,可用作洗胃、胃腸減壓、鼻飼等。普外科術(shù)后需胃腸減壓的患者較多,因此術(shù)前插胃管的操作很多,多數(shù)患者會存在心理擔憂,加上插胃管過程中的刺激,這樣容易造成插管困難,為了探討一次性插胃管的成功率,改變了胃管的潤滑長度,提高了插管的成功率,現(xiàn)總結(jié)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05年10月至12月期間普外科胃腸組31例需插胃管的住院病人,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對照組12例,男7例,女5例,平均年齡33歲,胃癌5例,直腸癌4例,腸梗阻3例,觀察組19例,男11例,女8例,平均年齡35歲,胰腺炎3例,胃癌5例,腸梗阻7例,直腸癌4例。
1.2 方法 對照組:按傳統(tǒng)[1]的插胃管的方法,首先向患者及家屬解釋以取得配合,協(xié)助患者取合適體位,頜下墊治療巾,用石蠟油潤滑胃管前斷,然后量好長度徐徐插入。觀察組:同樣是先做好解釋工作,取適當?shù)捏w位,然后測量好胃管長度并做好標記,用石蠟油將插入部分全程潤滑再緩緩插入胃管。
1.3觀察 插管過程中注意插管阻力的大小,觀察患者惡心、惡心程度,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阻力是操作者操作過程中的自我感覺,一次插管成功是指操作過程中胃管自鼻腔插入后未再拔除,而操作過程中患者因惡心、嘔吐將胃管吐出、拔出或插入不暢拔出重插者均屬二次插管。
2.結(jié)果
對照與觀察組兩組方法效果比較 見表1
經(jīng)x2檢驗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方法一次性插管成功效果比較有顯著性差異,觀察組方法一次插管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方法。
3.討論
胃腸減壓室普外科胃腸道組最常見的治療方法之一,而胃腸減壓的基礎(chǔ)操作是插胃管,如果順利地將胃管插到胃內(nèi),而又能使患者的痛苦減少到最小程度是我們研究的目的,由于從鼻腔到胃這段官腔有鼻后孔向后下方的彎曲,加上食管又有三個生理狹窄,插管時胃管必然與不同部位的黏膜接觸產(chǎn)生摩擦,而這部分黏膜又比較嬌嫩,稍有不甚就會引起損傷,增加患者痛苦,而用石蠟油全程潤滑后可明顯減少插管時胃管與食管黏膜的摩擦力,同時插管阻力也明顯減少,從而使胃管易于插入,提高了一次插管成功率,達到減輕患者痛苦的目的。
由表1可見,對照組方法較觀察組方法一次插管成功率低,并且操作者感到插管阻力大,患者嘔吐程度嚴重,兩種方法雖然均較易引起惡心嘔吐的不適感覺,這是由于胃管對咽喉部的刺激作用,只要我們迅速順利地將胃管插入胃內(nèi)讓患者深呼吸,惡心等不適感很快消失并可避免嘔吐的發(fā)生,再者經(jīng)二次插管均采用潤滑胃管全程而獲得成功。
[參考文獻]
[1]姜安麗,石琴主編。新編護理學基礎(chǔ),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單位:江西省萍鄉(xiāng)市衛(wèi)生學校,江西 萍鄉(xiāng) 3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