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孫華軍(1986.12-),男,漢,江蘇徐州,思政助教,文學碩士,嘉興學院南湖學院,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筆者將“三走”活動與團學活動相結合,探索思政教育新陣地,以此探析在各高校風起云涌開展“三走”活動的背景下,以機建系團總支舉辦“首屆大學生健身健美大賽”為例,探尋“三走”活動常態(tài)化機制,搭建有效平臺,踐行“三走”活動精神,轉化思政教育新陣地,讓“三走”活動成為大學生強身健體、成人成才、增值個人的重要平臺。
關鍵詞:健身大賽;三走;思政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02-0214-01
共青團中央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關于轉發(fā)《中華全國學生聯(lián)合會關于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會研究生會建設的指導意見》(中青辦聯(lián)發(fā)[2014]3號)的通知中,要求高校開展“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的主題群眾性健身活動,積極倡導和組織課外體育鍛煉,幫助同學形成健康體魄、培育團隊意識和拼搏精神。各高校迅速蔓延開來,一時間體育鍛煉成為學生三走活動的撕破口,在開展三走活動同時,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yǎng)大學生理想信念,在這塊新天地打造精品活動,實現“三走”活動常態(tài)化,值得我們深思和研究。本文以機建系團總支舉辦“首屆大學生健身健美大賽”為例,旨在將健身健美大賽與“三走”活動相結合,豐富“三走”活動的內容,搭建思政教育新平臺。
一、以健身健美大賽為契機助力“三走”活動
當前學生參加團學活動總離不開簽到亦或是與學分捆綁,以此為抓手實現活動參與量大、參與度高的假象,如何將“走下網絡、走出寢室、走向操場”變成學生的自覺行為[1]?貫徹落實“三走”活動文件精神,建立有效機制,實現“三走”活動常態(tài)化,轉化思政教育新陣地?機建系團總支以獨具慧眼的方式挖掘周圍愛好健身的學生并充分結合反法西斯勝利七十周年特殊的日子,邀請學校退伍士兵加入健身健美大賽,將“三走”活動落實到實處,創(chuàng)新開展大學生團學活動,增強活動吸引力,在活動中潛移默化進行思想行為規(guī)范教育。
2015年11月1日,機建系團總支主辦首屆大學生健身健美大賽在二教報告廳舉行,活動在活力四射的健美操拉開序幕,并在浙江省六十公斤級健美比賽季軍楊開升先生進行規(guī)定動作展示后,大學生們正式登場,活動分健美和力量舉兩組比賽,活動意義非凡,場面熱烈。壓軸的軍人展示在這個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的特殊日子里更具別樣意義,在受到觀眾回掌聲與回禮后,軍人們紛紛表示,在臺上穿上這身久違的軍裝感慨萬千,退伍不褪色!
此次健身健美大賽的成功舉辦,響應了團中央、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全國學聯(lián)開展的大學生“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的三走活動;貫徹落實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的精神;為我校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普及科學的體育運動常識、心理健康知識,傳遞健康學習、工作、生活理念的新平臺,進一步推動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營造了和諧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
二、用健身健美大賽強化“三走”活動中的思政教育
(一)“三走”活動常態(tài)化體現出來。機建系團總支成功舉辦大學生健身健美大賽,從機建系客觀現實條件出發(fā),大大提高了機建系男生的活動興趣,潛移默化中改變了機建系學風。健身健美大賽旨在堅持、不懈努力,大學生們堅持鍛煉身體,強健體魄,在活動中踐行三走,在堅持中保持常態(tài),因此,通過此次活動,為機建系團總支“三走”成為常態(tài)化提供了保障和根據地。
(二)“三走”活動影響力得到證明。通過健身健美大賽的力量,感染在場的所有學生,在活動中學生通過多媒體表達出對于“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的堅定意志。通過健身健美大賽選出的冠亞軍展示,無形中帶動了學院學子們強身健體的欲望,讓賴床成為泡影,并通過軍人風采展示,影響千萬學子對于國家的熱愛,潛移默化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借健身健美大賽輻射“三走”活動的影響范圍
在健身健美大賽的影響下衍生出一系列“三走”活動:健身宣講會,邀請戶外運動達人、健身教練傳授健身經驗,組織開展簡單的防身術教學,舉辦“圖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涂鴉大賽,傾力打造的“排球嘉年華,秀出師生情”首屆師生排球友誼賽,開展我的童年十分贊活動,通過學生自發(fā)組織,宣傳自己童年活動,號召當代大學生回歸童年,趣事連連,舉辦“運動小三項”互動活動,通過斗雞、拔河、跳長繩回憶青年時光,暢想活力三走游戲精品,主辦“早安嘉院,陽光晨練”秉承了“三走”系列活動的精神內涵,形成了機建系團學活動的又一品牌文化,不僅讓同學們陶冶情操,古法健身,更讓他們感受到了中華武術與傳統(tǒng)體育的魅力。
與此同時,機建系團總支的新媒體成為學生“三走”活動分享傳播新陣地。微博、微信、QQ空間、Facebook、人人等,每天成為學生展示自己一天“三走”的平臺,以個人為軸心帶動周圍同學加入健身活動,影響力越來越大。“三走”活動在新常態(tài)思潮引領下已經慢慢升華到校園文化的各個角落,不再是簡單的體育活動開展,已然成為學校思政教育新陣地。學生參與活動的自覺性越來越高,已經慢慢擺脫強制性的色彩,通過“三走”活動,擴大影響力,轉化思政教育新陣地,使“三走”活動常態(tài)化運作,鼎力打造學生長期化運動習慣,從而改變學風,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達到成人成才。
通過直接的健身健美活動融入“三走”活動中,進一步深化落實機建系團總支實踐育人工作,讓機建系學子在運動中體會成人成才的快樂,培養(yǎng)終身鍛煉終身學習的習慣,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修養(yǎng)的新青年,努力營造思政教育的輕松氛圍,打造陽光鍛煉新品牌,充斥整個學生求學生涯。
(作者單位:嘉興學院南湖學院)
項目名稱:N41472001-14南湖學院重點課題
參考文獻:
[1]王媛媛.用公益的力量為“三走”助跑——以南通大學杏林學院“三走援童,暖冬行動”為例.社會視點,2014年第24期(總第47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