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梅
【摘 要】 通過教學可以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學習更多的技能,促進其發(fā)展智力,并且同時促進他們形成優(yōu)秀的學習態(tài)度和優(yōu)良的品質(zhì),尤其是理科性的科目,更有利于廣大學生思維模式的形成,對他們今后的發(fā)展至關重要。所以不斷優(yōu)化物理等理科性科目的課堂教學策略是老師的當務之急,要力爭做到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能力和探究性能力。為此,本文將以我國江蘇的蘇教版的物理課堂教學策略為例,分析和研究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性教學策略。
【關鍵詞】 初中物理;教學;問題
【中圖分類號】 G6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089(2016)25-0-01
一、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和方法
為了更好地優(yōu)化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合作探究性教學,物理老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理念,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在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性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的時候,要采取正確的教學方法,要結合課本選取合適的合作學習的主題,而且在設計問題的時候也要具有層次性,同時也要注重設計的問題具有挑戰(zhàn)性、具有可操作性;在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時候分組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努力做到小組成員分工明確,最大限度的實現(xiàn)優(yōu)化組合,優(yōu)勢互補,可以采取“異組同質(zhì),同組異質(zhì)”原則;更具學生合作學習的實際特征和合作學習的結果選取合適的呈現(xiàn)方式,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選取呈現(xiàn)方式;在對學生合作學習進行評價方式的多樣性,以學生互評為主,可以采取教師、學生、同時和家長共同參與評價的方式;以更好地打破以前比較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潛能,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提問與合作學習中,以群體智慧來解決問題。因此通過物理小組合作學習,調(diào)動起學生的思考的積極性,讓他們?nèi)グl(fā)現(xiàn)問題,然后通過討論,自行去解決問題,讓課堂變得活躍,讓學生由原來的聽眾變?yōu)檎n堂的主人。
二、教學中注重語言表達,與學生建立良好互動關系
語言是教師將教學信息表達給學生的最主要方式,適合的言語表達將會為師生關系與情感交流帶來良好成效.初中物理教學中大部分理論知識與規(guī)律的掌握都需要通過實驗教學進行分析,物理教學需要結合多種方式.加大學生愿意參與的有趣元素.提升學生思維想象能力、抽象判斷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及實際操作能力.結合多種方式來加強初中物理對學生的吸引力,培養(yǎng)其實驗探究能力、動手操作分析能力與綜合素質(zhì).也可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之處,課堂提問及目標、安排進度任務、進行總結等方面著手.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他們才能最終有所收獲.假設結論、規(guī)劃的制定、問題設計、課堂討論過程、數(shù)據(jù)的收集、過程分析、結論交流及教師最后的評估都需增強教學趣味性,讓學生真正在物理課堂教學活動中感受到巨大的樂趣,并認識到物理學習對其生活中是有用的,能用得到的,并對其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也是有益處的.教學內(nèi)容不可過于簡單化,學生都知道,不利于其求知欲望與學習熱情的激發(fā),課堂教學便失去了其原來被組織的意義.尤其是教師在物理等較為偏理性的學科中,運用幽默且生動化的語言,將可活躍課堂氛圍,且配合適當?shù)闹w語言與眼神,由此將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良好的師生關系對教學效率的提高也有較大影響,教師需要主動地走近學生,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想法,當然在其愿意的范圍之內(nèi),主動關心學生,幫助學生,與其做朋友,了解其生活學習中的訴求,切勿高高在上,給學生壓力.因此教師應投學生所好,合理規(guī)劃課堂內(nèi)容,與此同時結合其學習能力與水平.教師需在教學中正確定位,與學生一起參與活動,也要對其進行鼓勵、糾正與評價.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思考、互相幫助、互相理解、互相分享的重要性.綜合考慮學生實際水平,深入研究實驗課程.教師要從了解學生真正問題與困難開始.創(chuàng)新活動的開展需要有明確的規(guī)劃,切忌盲目無計劃地進行.教學團隊需合理規(guī)劃教學目標,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任務,教師需利用生活中學生可能易感興趣的東西,去巧妙地利用到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去.由于在如今的初中教育體系中,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初中物理教學中需要學生不斷培養(yǎng)自身創(chuàng)新思維方式,教學中也需培養(yǎng)全面綜合性人才,教育部門對此有很高的要求.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后,設計教學方案,貫徹教學理念的實施,以此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明確教學目標與內(nèi)容,擅于激發(fā)學生好奇心
在新課標的教學體制要求下,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需不斷明確教學目標與內(nèi)容,結合學生所需進行教學相關內(nèi)容.課中善于引導學生,誘發(fā)其好奇心理,使其產(chǎn)生主動探究問題的積極性.初中階段,教師需不斷增強學生物理學科情感與學科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物理學科魅力.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動力,在物理課堂教學活動中也要全面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的優(yōu)點,進行積極鼓勵與評價,給與其學習與表達觀點所帶來的巨大成就感,對于教師,多利用教學資源學習與對其進行培訓讓其逐步了解初中物理對于學生綜合素質(zhì)與能力的發(fā)展的重要性.學生在生活中利用所學,加深理解.在此過程中自覺養(yǎng)成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營造課堂與實驗活躍向上的氣氛,激發(fā)愉悅情緒,多給予他們自信才能使其保持高度的興趣.挫敗的情緒會降低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此外,還應合理安排實踐活動的難易程度.傳統(tǒng)教學中對物理課堂討論式教學較為不重視,學生與家長也需多了解開放形式.深度結合學生的實際興趣與需要,達到初中物理教學的新的增長點.讓物理教學成為有趣味的研究,滲透進生活價值,使其成為學習與生活的完美融合.此外,在通常傳統(tǒng)的物理課堂教學中,學生根據(jù)教師提出的問題用老師的理解方式來學習,因此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思維下缺少獨立思考與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也缺少發(fā)現(xiàn)問題、剖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反,有效探究方式是使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具有相當大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積極地進行思考,產(chǎn)生探究物理生活化現(xiàn)象的欲望,以此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學習大氣壓強的內(nèi)容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課堂的小實驗來加以分析:取一盆水,一根透明的吸管,用手指堵住吸管一端,將吸管立起來的時候,吸管里的水不往下流,在松開手之后液體往下流.這樣學生就會產(chǎn)生疑問:為何松開手指水就會流下來呢?吸引學生好奇心后開展教學內(nèi)容的講解.總而言之,廣大一線的初中物理教師都應立足課程教學,努力尋求最優(yōu)方式,不斷追求課堂高效率.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應追求教學過程優(yōu)化,由此提高教學效率與成果.教學方式需不斷進行革新,積極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四、問題設計要有層次性
由于學生個體存在差異性,學生的知識基礎不同,理解能力的不同,思維方法也不同。問題的設置就必須由淺入深,由已知向未知進行遷移,符合學生的思維流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問題分解為若干小問題,層層推進,逼近最后的結果。這一系列的問題要具有合理的遞進性和邏輯性,由易到難,使學生能自己獨立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
五、問題設計要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問題的針對性是指教學中的問題要針對學生的學習心理特征來設計,問題應選在知識的重點、難點、疑點的關鍵之處。當然,課堂的提問并非越多越好,由于課堂教學受到教學課時和教學內(nèi)容的限制,也就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問題設計的效益性。一堂課僅短短的45分鐘,倘若凡事都問個為什么,既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又影響了整個教學安排。所以,在設計問題時,一定要從教學需要入手,針對教與學中的關鍵問題,設計出能起到事半功倍作用的問題,努力克服課堂教學中的亂問、濫問,以達到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目的。問題教學法是課堂教學的一種方法和手段,更是一種教學觀念,它是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和諧統(tǒng)一的有效途徑。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本,以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主線,精心設計問題,并不斷優(yōu)化問題,才能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從而為終身學習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崔秀梅.初中物理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張大昌.新課程理念與初中物理課程改革[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