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日耶提·巴克爾
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不僅學習如何與人友好相處,也在學習如何看待自己、對待他人,不斷發(fā)展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筆者認為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交際能力,以下幾點值得嘗試:
一、給幼兒提供鍛煉的機會
首先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平等、和諧的心理環(huán)境,給幼兒提供鍛煉的機會,使幼兒越來越愿意說,而且愿意說給大家聽。其次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群體關系。幼兒的語言發(fā)展很大程度上受周圍環(huán)境與心理因素的影響,要發(fā)展幼兒的語言,促進幼兒的交往,于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yōu)橛變簞?chuàng)設了寬松的氛圍,成為每個孩子的朋友,與孩子們共同學習、共同游戲,摸一摸孩子的頭,拉一拉孩子的小手,對孩子們豎起大拇指,架起孩子們交流情感的橋梁。慢慢地,孩子們愿意和我們交談了,愿意把家里有趣的事講給我聽,我又不失時機地為幼兒營造一種暢所欲言的語言環(huán)境,使每一位孩子都能自由交談。如:用點心前、用餐前、午睡前、穿脫衣服中與同伴輕輕地交談。久而久之,孩子們之間的距離拉近了,變得無話不說了。
二、激發(fā)幼兒語言交往的積極性
擴展孩子的視野,讓孩子們走出幼兒園、家庭這些小圈子,去擁抱大自然,豐富知識經驗與情感體驗。從而激發(fā)幼兒語言表達的欲望,使他們想說就說,且知道該說什么,怎么說。如:上學期,我園組織大班幼兒去看民間藝人表演的民族節(jié)目,從去看節(jié)目的路上,孩子們嘰嘰喳喳像小鳥一樣,一路上的自然風景,孩子們邊看邊說:老師那個轉的就像我們科學書本上的風力發(fā)電呀!老師,那個車是公交車、老師路邊上開的花是給我們看的,不可以摘下來,對嗎?老師,那些工人師傅在建高樓嗎?旁邊不能玩耍,很不安全,是嗎?……聽著孩子們的話語和笑聲,心里很有感慨。當我們帶著孩子們看完了民間藝人的節(jié)目,有的孩子搶著往前跑,我讓他們排好隊,并且告訴他們今天你們是主角,教師當配角我們必須與同伴友好相處,鼓勵孩子能真正做到謙讓,不要擁擠。在交往過程中使用禮貌用語“請、對不起、謝謝”等,并告訴孩子只有懂得禮貌的人,別人才愿意和他在一起玩,在整個活動中,幼兒之間不斷進行交流,不僅提高了他們的社會性交往與合作的能力。同時,語言的表達、應變、協(xié)調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發(fā)展,也大大地調動了幼兒學習和使用語言的積極性??赐旯?jié)目孩子們很是高興,和同伴們用語言進行的交流,有時還真是語出驚人,讓我們聽了感觸很深,這些語言雖然在平時的活動中也互相交流過,但是,好像沒有在這個時候表達得那么得恰到好處。如:我班的凱賽爾小朋友,平時話語不多,當我們看到民間舞蹈是,他邊拍手邊說,那個跳舞的姑娘太美麗動人了。當孩子們聽到優(yōu)美的歌唱時,我班的賽買提小朋友說什么了?他說:哇呀,你太象明星了,唱得太迷人了,再給我們唱一首就好了。聽了她的話,我想,孩子的語言是多么的豐富啊!原來孩子們平時的語言積累經過今天的活動轉向了一個輸出的過程。其實,各種活動是孩子們獲取語言經驗的來源。通過這次戶外實踐活動,讓他們體驗交往的快樂,并逐漸提高他們運用語言進行交往的能力。
三、在講故事中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
幼兒園的語言教育重點是培養(yǎng)出孩子表達的欲望和情感。教師可通過講故事等語言活動,引導幼兒多說,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發(fā)生在孩子身上和身邊的事,都可以用來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發(fā)展。比如,教師可把“我是誰”、“今年幾歲了”、“家住在什么地方”、“家中都有誰”、“最愛的人是誰”等設計為語言活動。這些都是孩子參與或親身經歷的事,他們有話可說,也愿意說。這樣的語言教育,能夠培養(yǎng)孩子言之有物、用事實說話的良好習慣,可以避免孩子將來寫作文不知寫什么、沒什么可寫的現(xiàn)象。故事是幼兒最愿意聽的,聽故事和游戲一樣,是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必不可少的內容。傳統(tǒng)的、民間的動物故事和人物故事等,都可以作為語言活動的內容。教師和幼兒圍坐在一起講故事,讓幼兒去聽、去討論、去講述。幼兒需要哪方面的教育,就選擇哪方面的故事。根據(jù)幼兒內心的教育需要去選擇故事,既愉悅了幼兒,又教育了幼兒,一舉數(shù)得。此外,教師要讓幼兒大膽地發(fā)揮想象力去續(xù)編故事。要培養(yǎng)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故事續(xù)編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例如,大灰狼睡醒了,它很餓。這時候,山羊媽媽帶孩子們去找水喝,正好遇上了大灰狼。教師問:“下邊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呢?”讓幼兒去充分想象。有的幼兒會說:“它們都被大灰狼吃掉了?!庇械挠變簳f:“山羊媽媽會和大灰狼打架,保護孩子。”還有的幼兒會想到:“小山羊很聰明,它們會藏起來,或者躲在媽媽身后,共同打敗大灰狼?!鄙踔劣械挠變簳氲剑骸斑@時候來了一只很大的狗,把大灰狼打跑了,山羊們得救了?!焙⒆觽兂浞职l(fā)揮想象力,各有各的思維,各有各的表達,教師稍加引導,一個新的故事就產生了。通過故事續(xù)編,孩子的想象力、發(fā)散性思維以及生活智慧等都在歡樂的氛圍中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和培育。當然,要調動幼兒充分的想象力,還需要一定的引導藝術。比如,在引導幼兒續(xù)編故事的時候,教師要有豐富的情緒情感和逼真的模擬動作,讓幼兒有身臨其境之感,因為只有進入故事的情境當中,才能激發(fā)幼兒的表達欲望和情感,而這也要求教師必須不斷提升這方面的專業(yè)素養(yǎng)。
總之,學前期是兒童語言的飛速發(fā)展時期,在學前期培養(yǎng)兒童正確的語言習慣,往往影響著孩子的一生。不論是老師還是家長我們都要用科學的方法對孩子的語言發(fā)展進行正確的引導,通過多種方式激發(fā)兒童說話興趣,給孩子提供很多的機會發(fā)展語言,這樣語言語言教育對孩子來說才是一件輕松有意義的事情。我相信通過我不斷的實踐探索,一定會找到促進兒童語言教育的最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