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何謂高效課堂?高效課堂,就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是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是學生對所學內容主動實現(xiàn)意義建構的課堂。那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構建高效課堂?在這里,我想談談我探索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一些做法與體會,與同行交流。
一、要樹立新型的“教師觀”和“學生觀”
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樹立新型教師觀和學生觀,重新調整好角色定位,是建立新型良好師生關系、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前提和基礎。根據語文新課程的要求,教師所充當的角色是學生學習的發(fā)動者、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者,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而不是知識體系的傳聲筒。學生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人,發(fā)展的人,有尊嚴的人,而不是知識體系的接收器。教師的職責是“促進”是“培養(yǎng)”是“引路”,教師與學生之間要建立互動性、互惠性的交往關系,通過師生動態(tài)的信息交流,情感溝通,使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促進以學習能力為重心的學生整個個性的和諧、健康發(fā)展。樹立新型教師觀和學生觀,要求教師由過去的課堂“主宰者”轉變?yōu)閷W生的“服務者”,有時又是與學生共同研討的“參與者”。要求教師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與學習環(huán)境和條件,讓學生自主、自立、自由,充分發(fā)現(xiàn)自己,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體驗到自己作為獨立人的一種尊嚴感和幸福感。只有這樣,我們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才能順了進行。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要在拓展學生的視野和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上下些功夫。如果語文教師總是能讓學生覺著自己的語文老師有才學、有思想,總是對語文課堂充滿著一種憧憬,一種探究的欲望,那么我們的學生怎么能不在乎語文呢?我們的高中語文課又怎么會死氣沉沉呢?聰明的教師,要指導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和有計劃閱讀的習慣,要指導學生養(yǎng)成在課前學習語文的習慣,要指導學生養(yǎng)成在課前預習鉆研的習慣,同時,在語文課堂上養(yǎng)成一種探究問題的意識、善于質疑的習慣,在生活中養(yǎng)成一種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善于積累的習慣,讓學生能聽,會說,愛讀,愿寫。現(xiàn)代教育觀認為,素質教育其實是對學生實施主動性的教育。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種把知識內化的特殊認識過程。教師如果培養(yǎng)起學生的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讓課堂上和生活中處處洋溢著語文味,這樣的語文還有誰不喜歡呢?
三、營建良好的課堂氛圍
課堂改革重點強調課堂氛圍,師生的互動也直接關系到課堂的效果。教育是教師和學生這兩個情感實體交往的過程、只有雙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體諒、才能產生共鳴、實現(xiàn)心與心的溝通,才能很好實現(xiàn)教學目標。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想實施高效的課堂教學,就必須重視調動學習主體的積極性,創(chuàng)設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活動的自由度,大膽放手,讓學生嘗試,使每一個學生成為學習的參與者、探索者、發(fā)現(xiàn)者。教師營造的課堂氛圍要讓學生產生“安全感”并學會開放自己,敢于質疑問難,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能主動思考探究問題,積極參與合作討論,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從而提高課堂效率。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就要解放思想、開拓思路、鼓勵創(chuàng)新、尊重分歧,尤其注意營造一種熱烈踴躍的課堂氣氛,這才符合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要求,在教學實踐中一定會受教師和學生的青睞??梢哉f,這樣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氛圍是師生創(chuàng)造性得以充分發(fā)揮的催化劑,是促進教師與學生的性情與靈魂提升的沃土。
四、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一旦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學生就會對語文產生一種熱愛之情,就會不由自主地去學習、去鉆研、去體驗、去創(chuàng)造,而這些活動又必然會反過來促進語文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這種相互促進將會形成一種教學相長的良性循環(huán)。興趣越大,學習的效率就越高。從教師的角度看,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很多,如運用教材中學生感興趣的語言因素,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提出能激起學生智慧火花的問題,適時地點撥誘導,插入適當電教媒體等手段,改變學習的形式等等都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從而使課堂變得高效。五、積極運用多媒體教學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其本身具有諸多的優(yōu)勢,比如,能夠充分地組合各種聲、色、光、動畫,給整個語文課堂教學創(chuàng)造一種新的情境,讓學生自己覺得身入其境,從而充分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更好地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效實現(xiàn)教學目標。應用多媒體技術,還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創(chuàng)造意識,激活思維,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多媒體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產生了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使學生成為高效學習者。同時,資源查閱不受時間限制,給教師提供了良好備課條件而制作電子教案,如果教師利用幻燈片、課件等,就能夠讓文本抽象內容具體化,靜止內容動態(tài)化,枯燥內容形象生動化。從而讓學生印象深刻、興趣濃厚、欲望強烈,這樣就把學生學習興趣激活了。例如,我們在教學《孔乙己》一課時,教師如果不適當運用多媒體,不注重切入點的研究,難免會課堂沉寂,效果不好。上課時,我引導學生以探究孔乙己的“手”為導入點,運用電腦制作動態(tài)課件,或用幻燈片來展示詮釋孔乙己的不同形象、不同情況,形象、逼真、具體,文本主旨便清晰了。再比如,教學《蘇州園林》這篇說明文時,我要求學生結合文本內容,上網查找蘇州園林的圖片。課堂上,我們遨游在蘇州園林的美景圖中,不知不覺感受到了蘇州園林美如西子的氣息,真不愧為蘇州園林的一次旅行。
總之,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既要從重視教師的素養(yǎng)上優(yōu)化教學過程,又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我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不斷拓展語文課程建設的新境界,新領域,豐富學生學習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積極探索高效實用的方法,努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來自老師與同學的肯定、鼓勵、欣賞和贊美,努力構建每一節(jié)初中語文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