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阿姨謝姆·阿布力孜
一、把探究式學習模式引進課堂
探究式學習是學生通過主動學習來發(fā)現(xiàn)問題,并結(jié)合自己學到的知識對問題進行主動分析和判斷,進而解決問題的進程。同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對知識進行總結(jié)和提煉,從而達到積累知識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師要徹底改變傳統(tǒng)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時間,而不是“填鴨式”地一味講解課本知識,使學生只是會學但不會應用。教師也不能再以學生能否正確回答問題或能否考取高分為標準去衡量學生了,而應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主動尋找問題、自主解決問題,在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去學到知識。這樣,通過探究式學習,學生不但學到了知識,而且還能自如地加以應用,從而為學生將來更好地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漢語教師要更新教育信念
“教師的教育信念是指教師自己選擇、認可并確信的教育觀念或教育理念?!彼^的教學信念就是教師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如教學觀、師生觀、教育觀在語文教學中的實際體現(xiàn),教師信念形成的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教師對自己本身的認知過程,對于促進自身專業(yè)發(fā)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這種教育信念,可能是教師從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中一點點積攢下來的經(jīng)驗,也可能是從書籍報紙上總結(jié)出來的前人的經(jīng)驗之談,更有可能是自己深思熟慮、苦苦思索得出來的理念……信念就像是一臺指路明燈,有方向、有目標的摸索總比沒有經(jīng)驗、沒有方向,摸著石頭過河好。教師有了這種教育理念后,就能夠?qū)o意識、無目的的模糊教學方法轉(zhuǎn)化為知識化、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教學方法,最后逐漸走向?qū)I(yè)成熟。教育信念就好比做一件事情的大綱,大綱確定下來了以后,其他工作就能井井有條地進行。這就是為什么說教育信念是專業(yè)發(fā)展前提的原因,它不僅影響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行為,對于教師自身知識和素養(yǎng)的提高也有重大的幫助??偠灾澜缬^指導方法論,只有樹立正確的、積極向上的教育理念,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實現(xiàn)自我價值和職業(yè)價值的雙重成功。
三、利用多媒體激活漢語課堂
恰當使用多媒體,要讓多媒體為學生的課堂思維服務。初中漢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多媒體的使用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但是需要教師注意的是,教師使用多媒體的時候不要為了使用而使用,而要讓多媒體真正發(fā)出其引導學生思維的作用,讓學生能夠在多媒體的引導下思維、情感等多個方面都能被積極調(diào)動起來,能夠真正在多媒體課件的情境渲染下成為認識和實踐的主體,在創(chuàng)新思維中進入主動求職的狀態(tài)。教師要把握好多媒體課件使用的度,要將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放在首位。
四、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愉快教學的首要條件。教師只有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相反,如果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并不融洽,那么學生也就不愿意再學這名教師所教的課程了。因此,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的課堂學習十分重要。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對于優(yōu)等生,教師要進行肯定與表揚,使學生對學習始終保持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當向優(yōu)等生提問時,可以適當提一些創(chuàng)造性較強的問題,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而對于語文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多對他們進行引導和鼓勵,即使學生一時理解不了知識也不要批評訓斥他們;當向基礎差的學生提問時,教師要多提一些符合他們知識水平的問題。當他們回答正確后,教師要對他們進行表揚,以樹立他們學習的信心。在課下教師也要多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多幫助學生解決一些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五、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興趣
閱讀是漢語課程的一項基本功,在初學漢語教學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通過閱讀不但能鞏固學生的漢語知識,豐富學生的詞匯量,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能為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奠定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主動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教師要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結(jié)合民族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心理特點,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如教師和學生輪流講故事、播放童話故事錄音、運用多媒體播放相關視頻等,讓學生通過聽、看、講來感受閱讀的魅力。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把自己家的課外讀物、報刊等帶到學校,讓學生交換閱讀,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可以通過講故事、讀書比賽等形式來調(diào)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六、實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提升教學效率
民族中學初中漢語中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就是實現(xiàn)全體學生的共同參與。因此,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應當注重小組成員的合理搭配,處理好組內(nèi)優(yōu)等生與學困生的學習關系。當然,教師應當對學困生給予鼓勵,增強其信心,使其以放松的心態(tài)去融入學習小組,讓他們踴躍發(fā)言,摒棄畏懼心理。例如,在教授《冰淇淋的眼淚》一文時,我就進行了分組學習,使學生集思廣益,說出自己對眼淚的做法的認識,讓他們懂得了眼淚一詞在文中就是師愛的意思,應當怎樣改課題,有的同學說課題應該改成《師生情》,有的同學說《濃濃的師愛》比較合適,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加深刻了,也有課更多的“聽”“說”和討論的平臺,為學習漢語營造了更多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