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雨
在提出吃飯要光盤之前,大家對于大量剩飯的問題早就有很多不滿。但人微言輕,嘰嘰喳喳的,大家說得再多,沒有一紙公文的幾個字管用。不浪費,應該是很高尚的,但在某些場合不容易做到。毋庸諱言,在很多公款吃飯的場合,我們都剩過大量的餐食。長久以來,我們就是習慣多多益善的待客之道,菜被吃光了主人臉上很不好看,一定要多要剩。
我們山東人更是如此,生怕東西少了檔次低了招待不周??吹讲妥郎蠜]有動過的大蝦、大魚和精美主食,總會有人提議大家打打包。但這沒有用,和浪費相比,那是杯水車薪,不值得一提。
事實上,剩食的問題不僅是個浪費問題暴殄天物,還是個環(huán)保問題占用資源。因為據說一塊叉燒埋入地下10年都不會分解。所以很難評價倒掉一碗飯和扔掉一堆塑料袋哪件事更加不環(huán)保。
在民間,減少剩食其實一直都是一些人的生活方式和態(tài)度。許多人家都按量做飯不再剩飯。這么做的多是有點年紀的人,或許他們沒有那么強的環(huán)保意識,他們更多的是節(jié)約和健康意識。因為剩菜中可能衍生的亞硝酸鹽是人類健康的大敵,隔夜菜中亞硝酸鹽的含量成倍增長,對健康是有害的。
因此在家吃飯也需要頓頓光盤,尤其是不剩菜,每頓吃新鮮的菜是很健康的生活習慣。
幾年前我去親戚家吃餃子。他們先問我吃幾個,說他家從來不剩飯。當時心里感覺他們過日子也太仔細了。現在,覺得他們很時尚很健康很環(huán)保。而且我自己在家吃飯也是基本不會剩飯剩菜,都是按需生產。包餃子會數個,做菜做飯也是心里有數,不多做不多吃,為健康,現在加上為節(jié)約為環(huán)保。
也許,可以掩住耳朵閉上眼睛假裝不知道剩飯剩菜造成的損失,也不去理會處理這些剩菜剩飯所占用的社會資源和環(huán)境資源,但我們必須知道和無法躲避的是:大家都在一個共同的空間里生存。你怎樣,生活空間的質量就怎樣,誰也無法逃脫空間出了問題所帶來的影響。如同霧霾,專家認為危害大過“非典”并且無處可逃。
說到公款吃喝,各人的看法不同。
做飯店酒店的,對于遏制公款吃喝是最敏感的。誰都知道,最讓飯店酒店賺錢的是公款吃喝。一餐飯會貴到多少,一瓶酒價錢幾何,都不是商業(yè)秘密?,F在呢,好多酒店尤其是大酒店開始想新的經營方式,以吸引大家去吃飯。在大商圈的一個個時尚餐廳,周末有時會一座難求。來吃飯的都是親朋好友或家人聚餐,有時還是團購,一頓飯一兩百,沒有什么高檔菜品卻很有特色。
對于個人來說,遏制公款吃喝,不習慣的人總會有。但少吃不吃公款大餐和少喝不喝公款大酒,對于每個人的健康都是有益的。那些堆積了過多營養(yǎng)和美味的每一餐,都是超營養(yǎng)超熱量超分量的。錢不是自己花,身體卻是自己的。
如果說以前自己沒有辦法從必須的吃喝應酬對身體的慢性傷害中解脫出來,現在有機會和理由了。好好回家吃飯,養(yǎng)養(yǎng)身體,過過普通人的日子,給自己加點煙火氣,多知道些菜價的漲落和食品的安危。
說到底,一個人不管職位有多高,錢有多少,總歸自己家的小日子才是真日子。早點從云里霧里的肉山酒海中走回家庭,每天坐在自己家的餐桌上好好吃點粗茶淡飯,是很幸福的事,尤其是對這種幸福已經久違的人。
其實,誰對于食物的態(tài)度都不能忽略不計。
每一種食物從種子到果實,都經過了神奇的生長過程,每一種食物都應該受到尊重,每一種食物中的勞動更是應該受到尊重的。我們怎么吃飯有時不僅僅是由富庶還是貧困決定的,還有人文的理由在其中。很多人在餐前祈禱,感謝萬能的主帶給自己食物以飽腹。這不僅僅是宗教的虔誠,還有對于食物的態(tài)度。
尊重食物,節(jié)儉有度地取用食物,也就很自然地知道應該怎么吃飯了。
隨著物質豐富和世界變小,美食對于我們的誘惑越來越多。接受與尋找誘惑的人沒有什么不對,但饕餮般的攝取就會遭到身體的抵抗。
這些年吃出來的疾病不斷發(fā)生在我們和家人的身上,有些可以逆轉,有些不能逆轉,會終身伴隨。不該說這是一種報應,但對待食物的態(tài)度,一定是有因果的。因此怎么吃飯的第一要義是:適量。不多做,不多吃,不剩飯,不吃剩飯。然后是:適時。每日三餐按時,吃應季食物,少吃反季食物。再然后是:素樸。簡單飲食,不獵奇,不吃禁吃物品。還有:均衡。盡可能多吃幾種食物,雜食,粗食;盡可能在家吃飯。
吃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F在的吃飯不僅僅是飽腹。吃飯有社交功能,人們通過飯局相識相知,成為朋友或者伙伴。吃飯有工作功能。大到世界上的事小到家庭矛盾,吃頓工作餐談談說說協調協調,就能解決問題。吃飯有信息傳播功能。一頓飯中既有八卦傳播開心一笑,也有人事動遷敏感消息。吃飯能增進情感促成愛情,能攀龍附鳳,能開懷暢飲。這些年大家都認識到吃飯的諸多附加功能,知道吃飽了很簡單,吃好了不簡單。
今天對于公款吃喝的控制,對于吃飯要光盤的提倡,其實是想把吃飯由復雜回歸簡單,不讓吃飯有那么多附加的意思。需要改進的首先是浪費著吃、攀比著浪費吃、奢侈著浪費吃、暴殄天物般浪費著吃,當然還有浪費著喝——喝啤酒一樣地喝掉一滿杯進口名莊葡萄酒,或者二兩三兩白酒一口悶。當下的說法,說這些是“舌尖上的浪費”,其實并不準確。那種浪費的、攀比的、奢侈的、暴殄天物的吃喝,哪還會有舌尖的感受呢?舌尖的感受是品味食物、品味美酒、品味佳肴的美好。吃的最高境界,盡在每一點的品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