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安
剛下飛機(jī),出了海關(guān)就看到學(xué)院的司機(jī)舉著牌子來接我們,幫我們拿行李,把我們送到公寓,非常熱心。師傅一度把我家孩子爹叫做“夏老師”,大概看著我蓬頭垢面地哄孩子,又是個年輕女人,實在不像海歸的大學(xué)教授。車子開進(jìn)學(xué)校家屬區(qū),開過一個很大的院子,師傅說:“這就是照瀾院,可方便啦,里面什么都有,菜場,超市,食堂,飯館……咱們學(xué)校好吧?老師們都不用出校園。” “菜市場都有這么講究的名字,中國第一名校真不是吹牛啊?!蔽倚南搿?/p>
后來看何兆武的《上學(xué)記》,里面屢次提到照瀾院,忍不住覺得與有榮焉。在我短短幾年不成功的海歸生涯中,照瀾院的確是我覺得最賓至如歸的地方。所以有些人注定在職場上叱咤風(fēng)云,有些人注定在菜場流連忘返,很多事情,真是命里注定。
照瀾院外圍是雜貨店,不是那種店里只有一個收銀臺的自選超市,是上世紀(jì)80年代全中國從大城市到小鄉(xiāng)鎮(zhèn)無處不見的雜貨鋪,一溜玻璃柜臺,分成好幾個區(qū),每個區(qū)的柜臺后面都站著個售貨員。回國之前恨不得什么都打包,怕安頓下來之前沒有工夫購物,回國后發(fā)現(xiàn)該帶的還是沒帶,照瀾院的雜貨店此時對我來說就像雪中送炭的恩人一樣存在著。菜下鍋了才想起來沒醬油,洗過臉才想起沒有面霜,其他甚至于橡皮筋啊,頭繩啊,方便面啊,奶粉啊,掃帚啊,都是些用的時候才想起來需要,沒有又完全行不通的東西。
我記得八九十年代國營百貨商店店員的態(tài)度一直是計劃經(jīng)濟(jì)下大眾詬病最多的話題,可是照瀾院雜貨店的店員完全沒有這個問題。我光顧最多的是賣鍋碗瓢盆的柜臺,柜臺上是位扎著馬尾辮的大姐,戴著藍(lán)袖套,藍(lán)罩衫,這身裝扮簡直就是國營商店服務(wù)員的制服。我跟某人一起去買火鍋,兩個人剛拌了嘴,臉色郁郁的,誰都不搭理誰,只跟大姐說話。大姐看看我,看看他,說:“怎么啦?拌嘴了?兩口子不能老吵架……”語重心長地,說得我們倆都不好意思繃著了。
照瀾院的中心地帶是菜市場,頭上有頂棚,門口有簾子。冬天掛著厚厚的軍綠的棉布簾子,還是擋不住北京夾著雪和沙子的冷風(fēng)。小販們都穿得鼓鼓厚厚的,抄著手,有客人來了才把紅彤彤長著凍瘡裂了口的手伸出來招呼客人。我喜歡吃零食,常常去買核桃花生瓜子。核桃是帶殼的,有一兩個敲開了,薄皮兒大仁地擺在那里招攬顧客。我跟賣炒貨的大媽抱怨說:“您這核桃買回去還得敲,多麻煩吶。”大媽說:“小姑娘,這么著,我?guī)湍闱?,你只管拿回去吃,好不好?”那天我扎著馬尾辮,素面朝天,一聲熱乎乎的“小姑娘”聽得我心花怒放,頓時覺得自己青春洋溢,快樂了很久。
有一次買菜還沒進(jìn)門,發(fā)現(xiàn)門簾子外站著個小男孩,跟我們家孩子差不多大,穿著鼓鼓的棉襖,油漬麻花的罩衫,頭上戴著絨線帽子,臉蛋兒凍得通紅,臟兮兮的看著讓人心疼。周圍一個大人都沒有,我說你站這兒干嘛呢?他不說話只是笑,然后邁腿就走。我掀開簾子沖里面吼了一聲:“這是誰家的孩子啊,在外面亂走。”靠近門的水果攤主沖出去,把孩子拖回來,一邊拖一邊數(shù)落孩子:“亂跑,看我怎么收拾你”,一邊眉花眼笑地跟我道謝,還抓了串葡萄非要塞給我“嘗嘗”。后來每次去照瀾院,路過他們攤子,他們總要塞點水果給我,表示謝意,我覺得怪不好意思的,不過是做母親的本能,沒想到他們老記在心上。之后幾乎所有水果我都上他們家買,他們算賬的時候也總是堅持要給我抹去零頭,有時候還會熱心地建議我:“ 今天我們家橘子不好,隔壁那家的好,你去他們那兒買,我們跟他們熟,信得過。”
一次回家的時候還見過他們,拉著大板車在家門口卸貨,孩子坐在板車上,還是穿得鼓鼓的,油漬麻花的罩衫,臟兮兮的小臉,沒心沒肺地傻樂。原來他們就住在教師宿舍樓旁邊的平房里,跟我們還是鄰居。
夏天帶孩子回美國過暑假,一個半月后返校,回照瀾院買菜。軍綠色的棉布簾子換成了透明的塑料簾子,一掀簾子走進(jìn)去,水果攤主一眼就認(rèn)出了我,熱情地招呼:“夏老師您回來啦,我們還以為您不回來了呢”,然后又順手塞給我?guī)讉€草莓,非要我?guī)Щ厝ァ敖o孩子嘗嘗”。
賣鹵菜的是湖北來的小兩口,長相和作風(fēng)都是南方人才有的干凈利索,招呼客人特別殷勤。他們家的鴨頭又辣又鮮,不像著名的周黑鴨帶點甜味,很合我的口味。切菜收錢的都是妻子,戴著手套,用一個小鑷子夾錢。鴨頭一切兩半,鴨脖子切成幾段,我說放辣一點哦,她說好,記得的。順手把鴨頭鴨脖子遞到老公的案板上:“我讓他來調(diào)味,他手藝比我好?!笔罴倩貋?,柜臺后的小兩口只剩一個了。那天生意冷清,小伙子坐在那里翻看一本破了封面的書。我說:“買鴨頭?!彼痤^來沖我一笑:“你回來了,好久不見,鴨頭要切兩半對吧?還要特別辣?!蔽覇査?,他說回湖北了,孩子初三了,陪孩子準(zhǔn)備中考呢。
實際上,暑假返校,系里的同事看到我都是一愣,好像要思考半天才記得起來我是誰,照瀾院的小販跟我倒像是親人相逢。賣水產(chǎn)的姑娘四季都是一雙長筒靴一身皮圍裙,英姿颯爽,是照瀾院的女俠。我路過水產(chǎn)攤子,本來沒有打算停留,她高聲招呼我:“回來啦?你媽媽呢?以前她老上我這兒買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