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吳棣飛
舌尖上的秋天——常見野果擷英
浙江/吳棣飛
深秋的時節(jié),落葉鋪滿了山間的小徑。信步走去,輕輕地踩著一地的溫暖,一地的自在。信手摘一個樹上的野果,隨意地品嘗,或是酸甜,或是苦澀,所有這些便是秋天的滋味……
兒時的山青翠,兒時的水清冽,記憶中老家的山間,一到秋天便有數(shù)不清的的野果。筆者采擷并記錄下一組浙江山鄉(xiāng)的野果,不知你是否認識?這些紅彤彤的野果是否喚起了你童年的記憶?
五味子類是神奇的野果,其果皮肉甜、酸,核中辣、苦,兼有咸味,五味俱全,故名五味子。李時珍謂“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產(chǎn)者色紅,北產(chǎn)者色黑。北五味子多產(chǎn)黃河流域,筆者至今未曾親見。南方長江流域山區(qū)常見的主要是南五味子(Kadsura longipedunculata)及華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南五味子葉革質(zhì),橢圓狀披針形,聚合果球形;華中五味子葉薄紙質(zhì),橢圓狀卵形,聚合果隨狀;兩者容易區(qū)別。
南五味子
華中五味子
五味子類果可生食,口味酸爽。此外五味子類為名貴中藥材,具健腦安神、滋補強身功效,在釀酒、制果汁等方面也逐漸被廣泛利用,具有較高的經(jīng)濟價值,開發(fā)前景十分廣闊。
懸鉤子屬(Rubus)堪稱野果中的大戶,絕大多數(shù)種類都可食用。其中最具代表性有蓬蘽(R.hirsutus)與掌葉覆盆子(R.chingii)等。蓬蘽小葉3~5枚,果實大而甜,且分布廣泛,口感極佳,是吃貨們的最愛。而提起覆盆子,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魯迅先生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曾提到“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边@里的覆盆子,顯然指得就是掌葉覆盆子了,它的葉通常掌狀5裂,易與蓬蘽區(qū)別。
蓬蘽
蓬蘽與掌葉覆盆子的果實酸甜美味,可以生食,口感極佳。此外還可浸酒。全株及根入藥,具消炎解毒、清熱鎮(zhèn)驚、活血及祛風(fēng)濕的功效。
又名刺梨子、山石榴、糖罐。常綠灌木。小葉3?;▎紊鷤?cè)枝頂端,白色,直徑5~9厘米;薔薇果近球形或倒卵形,長2~4厘米,有細刺?;ㄆ?月,果期9~10月。分布華中、華東、華南、西南等地。
金櫻子果實風(fēng)味獨特,有蜂蜜味和幽香,其營養(yǎng)極豐富,尤以維生素C和還原糖含量較高。去刺毛可生食,亦可泡酒。根皮提制栲膠;果實入藥,有利尿、補腎作用;葉有解毒消腫作用;根藥用,能活血散瘀、拔毒收斂、祛風(fēng)驅(qū)濕。
金櫻子
又名山里紅、山果子。落葉灌木。分枝密,通常具細刺。葉互生?;ò咨?。果熟時紅色,果實較小,球形,直徑約1厘米?;ㄆ?~6月,果期8~10月。全國各地除西北地區(qū)均可見其身影。
野山楂與市場栽培出售的山楂比,果肉較薄,口感酸澀很多,但卻帶著山野的氣息,秋日登山采擷幾顆,別有風(fēng)味。此外可釀酒,制果醬,當然加工成冰糖葫蘆也是不錯的選擇。果入藥,具健胃、消積化食的功效。嫩葉可作茶飲。
野山楂
又名八月炸、預(yù)知子等。落葉木質(zhì)纏繞灌本。掌狀復(fù)葉,小葉片5,全緣。短總狀花序腋生,花單性,雌雄同株;花暗紫色。果肉質(zhì),漿果狀,長橢圓形,或略呈腎形,長約8厘米,直徑2~3厘米,熟后紫色,柔軟?;ㄆ?~5月,果熟期8月。多分布長江流域以南。
木通果可生吃,口感酸甜,富含糖、維生素C和12種氨基酸,是上乘的野生水果。果實入藥名“預(yù)知子”,具舒肝理氣、活血止痛、利尿的功效。
木通
別名毛桃、藤梨,國外多稱幾維果或奇異果。獼猴桃屬(Actinidia)多為大型木質(zhì)藤本。野外常見的有中華獼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毛花獼猴桃(Actinidia eriantha)、大籽獼猴桃(Actinidia macrosperma)等。中華獼猴桃花初開時白色,后變黃色,果實密被短絨毛,熟時黃褐色;毛花獼猴桃花紫紅色,實密被白色絨毛;大籽獼猴桃花白色,果實無毛,無斑點,熟時桔黃色,有辣味,生食口感較差;三者容易區(qū)別。
獼猴桃類堪稱野果中的奇珍了,其果實肉肥汁多,清香鮮美,甜酸宜人,營養(yǎng)全面,維生素C含量極高,是名副其實的水果之王。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果汁、果醬、果酒、糖水罐頭、果干、果脯等。果實入藥,具清熱止渴,和胃降逆,生津止渴的功效。
中華獼猴桃
毛花獼猴桃
大籽獼猴桃
別名山菍、當梨根、稔子樹。常綠灌木,高可達2米。葉對生,革質(zhì)。花常單生,紫紅色,開花時絢麗多彩,燦若紅霞。漿果卵狀壺形,熟時紫黑色。花期4~5月,果期5~10月。產(chǎn)中國南部各??;多生于丘陵灌叢中及荒山草地中
成熟的果可生食,亦可釀酒。用于園林綠化、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shè)、是山坡復(fù)綠、水土保持的常綠灌木。全株供藥用,有活血通絡(luò),收斂止瀉,補虛止血的功效。
桃金娘
又名山烏珠、小葉蒲桃、魚鱗木。常綠灌木。葉對生,革質(zhì)。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花白色。漿果卵球形,直徑6~10毫米,紫黑色?;ㄆ?~8月,果期9~11月。自華南、貴州至湖北和安徽南部廣布。生丘陵灌叢中或林邊。
果可生食,味道酸甜,也可以釀酒。赤楠春季嫩葉變紅,極為美觀,是優(yōu)良的春色葉樹種。加之其枝葉繁茂,最適宜作庭院觀賞花木。
赤楠
又名地茄、地石榴、鋪地錦。匍匐狀亞灌木。葉對生?;ü?~11月?;ㄗ霞t色,1~3朵頂生。果肉質(zhì),熟時紫黑色。分布于華東南部、華南個省區(qū)的山坡丘陵地帶。
地菍果可生食,口感微甜。更為可喜的是其分布極廣,野外登山可走一路,采一路,吃飽為止。全草入藥,具活血止血、清熱解毒,補脾益腎的功效。
地菍
因花序外有2對黃白色花瓣狀大型苞片,光彩四照而得名。又名山荔枝、野荔枝、石棗等。落葉喬木,葉對生?;ㄉ谥?,花期4~5月。果球形,下垂,成熟時紅色,極像荔枝,果期10~12月。分布于我國長江流域各省區(qū)。
果食藥食兩用,可鮮食、口感甘甜,并無澀味。亦可釀酒。入藥有暖胃、通經(jīng)、活血作用。四照花春夏季白花滿樹,如玉蝶紛飛;秋季紅果累累,一派豐收景象,是極其美麗的觀花、觀果庭園綠化佳木,在我國園林中值得大力開發(fā)與應(yīng)用。
四照花
別名山茄子、水麻葉、野胡椒等。常綠灌木。葉革質(zhì),橢圓形或披針形?;ㄐ蚩偁罨驁A錐狀,花白色,長鐘形。果球形,直徑約5毫米,肉質(zhì)?;?~4月,果期10月或翌年5月。主要分布華東、華南等地。
杜經(jīng)山果實微甜可食。根莖入藥,具祛風(fēng)邪;解疫毒;消腫脹的功效。此外杜莖山耐陰,園林中最適合種植于林下半陰處。
杜莖山
又名牛奶漿、山牛奶等。落葉小喬木或灌木。其枝、葉柄、葉和隱花果均具柔毛。葉互生,榕果單生葉腋。果實紅熟時可食?;ü?~8月。主要分布于華南、西南、華東等地。
宋祁《方物贊》云:“有子孫枝,不花而實,薄言采之,味埒蜂蜜”,可見天仙果口味甘甜鮮美。果入藥,能緩下、潤腸;其莖葉入藥為牛奶柴,能補中益氣、健脾化濕、強筋壯骨。其根入藥,則治脫力勞傷等,由此看來天仙果還是一味不錯的補藥呢。
天仙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