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瑞瑞
紅顏易老,韶華易逝,唯有詩詞的婉轉在芳華間得以永恒。詩的莊重,詞的婉轉,予人花開有意,花落留聲的意韻,無不美哉!
梅花,月邊疏影,夢到銷魂處。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云。歸來笑捻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痹娙颂て茙X云去尋春,卻一無所得,回來發(fā)現(xiàn)梅花已開,清香四溢。原來,春意盎然,盡在梅花枝頭?!跋茸员鎽B(tài)度。何事枝頭,點點胭脂污?!泵?,雖生于凌寒,卻獨具春天氣息;雖有傲立身姿,卻生得春之瑰麗,不可不說美!梅,是詩人陸游生平至愛之象征:“雪虐風號愈凌然,花中氣節(jié)最高堅?!边@句說的是梅,更是他自己,那高潔冷傲的風骨,正應了那句“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p>
荷花,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詠荷者,最著名的莫過于周敦頤,他那《愛蓮說》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寥寥幾句,便道出了蓮獨有之氣韻——清新、淡雅、高潔。黃庭堅寫過一首《鄂州南樓書亭》:“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清風明月無人管,并作南樓一味涼?!焙芟矚g他的后兩句,伸手有清風盈袖,仰頭有明月朗懷,涼意沁人,這樣美好的景色,觸手可得,這樣的人生,是不是很幸福呢?
梔子,孤姿妍外凈,幽馥暑中寒。
“一根曾寄小峰巒,苫葡香清水影寒。玉質自然無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在朱淑真的筆下,梔子花玉質冰心,清寒而孤獨,頗具蘇軾筆下的“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的風華。楊萬里的《梔子花》則寫出了梔子花的孤傲之氣:“樹恰人來短,花將雪樣年。孤姿妍外凈,幽香暑中寒?!毙⌒∫恢d子,芳姿翩然,冰清玉凈,幽香馥郁,不用清風徐來,卻讓人間之暑意頓消。梔子花不事張揚而滿身靈氣,便如《雨過山中村》所描寫的那樣:“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梔子花?!弊x罷此詩,無數(shù)旖旎的心事,宛然在詩外的意境之中了。
古人愛花亦惜人,每一首古詩詞里的花,都是一個生命的綻放。重溫最美,沐浴清芬。
(指導教師:李光明 評委: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