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視頻聚合平臺盜鏈行為法律定性時應當遵循“服務器標準”還是“實質性替代標準”的相關問題成為知識產權法律界熱議與爭論的焦點。期間有些人質疑:法學界為什么會經常出現(xiàn)這樣莫衷一是的局面?專家們各執(zhí)一詞,是否體現(xiàn)了相關法律制度在解決現(xiàn)實問題上的無能?而事實上,這并不代表法制的無能,而是法律特點的一種具體體現(xiàn)。
法律天然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先有問題再定法律,這是必然。而法律的制定與修改一定經過討論與爭論的過程才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普遍適用性。知識產權是一個相對新興的法律子學科,而要調整應對的卻是科技飛速發(fā)展、模式變幻莫測的環(huán)境下日漸形成的復雜生產關系與競爭秩序。因此,知識產權相關法律的制定與適用更需要廣泛的討論、爭論與更大范圍的實踐才能更為科學與完善。
縱觀人類發(fā)展史,正是爭論推動了科學與社會的進步。諸如地心說與日心說之爭、光的微粒說與波動說之爭、大陸漂移與板塊學之爭及法學界哈特與富勒大論戰(zhàn)等并不鮮見。每一次論戰(zhàn),都可以促進各自學說與理論的完善,都大大提升了人類對自然與社會的認知與理解。
爭論也體現(xiàn)了法學的活力。越是前沿性的研究越容易引起爭論。而爭論本身更能促進法律的修訂與完善。爭論還有利于揭示矛盾,理清思路。在爭論中,不同的理論從不同的側面對客觀行為與事實的本質和規(guī)律進行探索,彼此間的辯駁有助于啟發(fā)思考,相互補充,必要的爭論有利于法律人保持清醒的頭腦,克服偏頗之見,有利于更全面、深刻地認識事物和發(fā)現(xiàn)真理。
爭論是理性和學術自由的體現(xiàn)。要想讓法律盡快解決問題,法律人要有參與爭論的勇氣、嚴謹?shù)膽B(tài)度,也要有善納爭論的胸懷。真理越辯越明,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法學,尊重法律的特點與發(fā)展規(guī)律,給它以充分論證、實踐的時間與機會,這才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xiàn)。
從這個意義上說,任何有關立法、修法與司法的爭論都并不為奇??茖W存疑,科學爭論,也是法學作為一門科學的魅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