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堯李桂賢王偉鄭超偉李生發(fā)廣西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530023南寧市東葛路89-9號
加味柴芍六君顆粒治療潰瘍性結腸炎臨床觀察
梁堯李桂賢*王偉鄭超偉李生發(fā)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530023南寧市東葛路89-9號
目的:評價加味柴芍六君顆粒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方法:將60例UC患者分為兩組,治療組30例予加味柴芍六君顆粒(柴胡12 g,白芍20 g,陳皮6 g,半夏12 g,太子參10 g,茯苓20 g,炒白術20 g,甘草6 g,白花蛇舌草20 g,三七9 g,鳳尾草30 g)治療,對照組予美沙拉嗪口服,兩組療程均為治療12周。結果:兩組腸鏡療效、便血療效比較,治療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NF-kBp50及CRP水平均較治療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加味柴芍六君顆??梢越档蚒C患者NF-kBp50、血清C反應蛋白水平,減輕病變結腸的炎癥程度,改善便血等臨床癥狀,其臨床療效與美沙拉嗪腸溶片相當。
潰瘍性結腸炎;加味柴芍六君顆粒;中醫(yī)藥療法
李桂賢教授從醫(yī)從教40余年,學驗俱豐,是第五批全國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臨床中常用加味柴芍六君顆粒治療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療效明顯。為系統(tǒng)評價加味柴芍六君顆粒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筆者以美沙拉嗪為對照,從腸鏡下潰瘍愈合質量、便血癥狀、NF-kBp50、C反應蛋白水平指標變化等進行臨床觀察,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收集2012年10月~2015年4月廣西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脾胃病科門診和住院部確診的UC患者60例,按就診時間先后順序受試者以1∶1比例隨機分配至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各3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注: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程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組別n性別(例)年齡(歲)病程(月)男女治療組30 14 16 45.10±6.60 31.56±4.70對照組30 13 17 45.63±7.12 31.76±4.34
1.2診斷標準
1.2.1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癥性腸病學組制定的《炎癥性腸病診斷與治療的共識意見(2012年.廣州)》[1],綜合臨床癥狀、內鏡檢查及病理組織學作為診斷標準,并參照改良Mayo標準評估UC活動度[2]。
1.2.2中醫(yī)辨證分型標準參照2009年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制定的《潰瘍性結腸炎中醫(yī)診療共識意見》[3]中關于肝郁脾虛證候診斷標準。主證:腹瀉或便下黏液血便。次證:腹痛,噯氣,腹脹,癥狀受情志影響,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或弦細。
1.2.3納入標準①符合UC診斷標準;②根據改良Mayo評分系統(tǒng)診斷為輕~中度者;③中醫(yī)證型符合肝郁脾虛證候分類標準;④年齡18~70歲;⑤理解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4排除標準①不符合上述UC診斷標準;②伴隨有嚴重的并發(fā)癥,例如中毒性結腸擴張、結腸癌、直腸癌等;③哺乳期或孕婦;④合并嚴重心血管、呼吸系統(tǒng)疾病及肝病的患者或精神病患者。
表2 兩組腸鏡療效比較(例)
表3 兩組便血療效比較(例)
2.1治療組予加味柴芍六君顆粒劑(柴胡12 g,白芍20 g,陳皮6 g,半夏12 g,太子參10 g,茯苓20 g,炒白術20 g,甘草6 g,白花蛇舌草20 g,三七9 g,鳳尾草30 g)治療。原藥是江蘇江陰天江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的中藥配方顆粒,由我院藥劑科提供,每日1劑,開水沖泡后取汁450 ml,早晚飯前半小時各1次溫服,連續(xù)服藥共12周。
2.2對照組予美沙拉嗪腸溶片(葵花藥業(yè)集團佳木斯鹿靈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每次1 g,每日3次,口服,購自本院藥房,連續(xù)服藥共12周。
3.1觀察指標觀察患者腸鏡下潰瘍愈合質量和便血好轉狀況;檢測核因子-kBp50(NF-kBp50)、C反應蛋白(CRP)指標:分別采用ELISA法檢測治療前后NF-kBp50、C反應蛋白變化。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4周、8周及12周詳細記錄患者病情變化;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后12周復查腸鏡、監(jiān)測血清NF-kBp50、CRP水平變化。3.2療效評價標準①腸鏡下黏膜愈合質量評估療效標準參照Baron內鏡評分標準[4]:Ⅰ正常黏膜圖像記0分;Ⅱ輕度病變(血管紋理模糊,黏膜充血但無出血)記1分;Ⅲ中度病變(黏膜呈顆粒樣變化,中度接觸性出血)記2分;Ⅳ重度病變(黏膜潰瘍并自發(fā)性出血)記3分。觀察并評價治療前后記分變化,如治療后分值降低1分恢復程度為1級,分值降低2分恢復程度為2級。臨床痊愈:黏膜病變恢復正常;顯效:黏膜病變恢復程度達1級以上;好轉:黏膜病變恢復程度達2級以上;無效:腸黏膜病變無改善。②主要癥狀評價療效標準(自擬)選擇便血為主要評價指標,按便血程度無、輕、中、重分別記為0,2,4,6分評估,具體如下:完全緩解:便血消失;顯效:便血計分原為6分現降低為2分;有效:便血計分原為6分現降低為4分或原為4分降低為2分;無效:治療前后便血癥狀無改善。
3.3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AS 19.0統(tǒng)計軟件包,合理選擇數據集,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選擇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選擇Ridit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4治療結果
3.4.1兩組腸鏡療效比較全部患者均完成臨床觀察,無病例脫落和中止。治療組總有效率為76.7%;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0.0%,經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腸鏡療效相當。見表2。3.4.2兩組便血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3.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6.7%,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4.3兩組治療前、后NF-kBp50及CRP水平比較治療后兩組NF-kBp50及CRP均較治療前低,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4。
3.4.4不良反應全部病例均未見不良事件發(fā)生。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NF-kBp50及CRP水平比較(ng/m l,±s)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NF-kBp50及CRP水平比較(ng/m l,±s)
注:與對照組治療前比較,①P>0.05;同組治療前后比較,②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③P>0.05
組別n時間NF-kBp50 CRP治療組30治療前13.41±1.28①22.96±1.84①治療后5.59±0.65②③12.17±1.99②③對照組30治療前13.82±1.37 23.23±2.21治療后6.36±0.70②12.15±1.87②
UC屬于炎癥性腸病之一,NF-kBp50被認為是反映慢性炎癥活動性的重要指標。CRP被認為是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在急性創(chuàng)傷和感染時其血液濃度急劇升高,CRP水平升高與感染的程度呈正相關,可以被看作是藥物反應有效的重要指標。由此,我們通過檢測NF-kBp50、CRP水平作為重要的輔助指標來反映UC炎癥從活動到緩解期的變化。本次研究發(fā)現,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CRP及NF-kBp50均呈高表達變化,而伴隨UC臨床癥狀的緩解,CRP及NF-kBp50指標亦呈下降變化趨勢,兩者存在正相關。
中醫(yī)沒有潰瘍性結腸炎這一病名,主要是根據其大便溏爛,便次增多,大便夾有粘液、血液等主要臨床表現把之歸屬于“泄瀉”“下利”“痢疾”“腸風”“臟毒”“大瘕泄”等病范疇。柴芍六君湯出自《醫(yī)宗金鑒》,書中以柴芍六君湯治療慢驚風,“脾虛肝旺痰盛者……柴芍六君湯主之”。該方實為四逆散和六君子湯化裁而成,取兩者合用以疏肝健脾,李桂賢教授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在原方基礎上加味組成加味柴芍六君顆粒劑用以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取得良效[5]。方中太子參、茯苓、炒白術、甘草益氣補中、健脾化濕,恢復中土作為氣機升降樞紐之能,解決潰瘍性結腸炎脾虛這一根本病機;柴胡、白芍疏肝理氣、緩急止痛,調和肝脾,主要針對潰瘍性結腸炎肝脾不和這一關鍵病機。另外,柴胡還能助脾氣升清,升發(fā)左路氣機,有助于脾之運化;陳皮、半夏燥濕化痰,降逆和中,促進右路氣機的下降,間接促進脾的升清健運;白花蛇舌草、鳳尾草清熱利濕止瀉,主要是針對濕熱這一主要致病因素;三七活血祛瘀,止血不留瘀,活血不傷血,不會加重出血,對潰瘍性結腸炎病程中血瘀、出血同時存在的復雜情況特別適合;陳皮行氣止痛,和三七活血化瘀配合寓“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后重自除”之意;甘草為使藥,主要是用來調和諸藥。加味柴芍六君顆粒全方有疏肝健脾、補中益氣、升清降濁、清熱化濕、活血止血的功效。
從本次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加味柴芍六君顆??梢越档蚒C患者血清NF-kBp50、CRP水平,減輕病變結腸的炎癥程度,改善便血臨床癥狀,促進潰瘍愈合,其臨床療效與美沙拉嗪腸溶片大致相當,而且安全、無明顯毒副作用,值得推廣應用。
[1]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癥性腸病學組.炎癥性腸病診斷與治療的共識意見(2012年.廣州)[J].胃腸病學,2012,51(12):763-781.
[2]S J Halpin,A C Ford.Prevalence of symptomsmeeting criteria for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2,107(10):1474-1482.
[3]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潰瘍性結腸炎中醫(yī)診療共識意見[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0,25(6):891-895.
[4]沈駿,冉志華,童錦祿,等.炎癥性腸病內鏡分級和評分標準的一致性研究[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08,25(5):239-244.
[5]譚其佳,曹童童.李桂賢教授運用加味柴芍六君子湯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經驗[J].廣西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16(1):9-10.
(2016-09-18收稿/編輯劉強)
R574.62
A
1003-0719(2016)05-0023-03
,女,教授,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中醫(yī)藥治療消化系統(tǒng)疾病;E-mail:liguixian 1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