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俊
(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安徽蕪湖241000)
薩米特公立學校個性化學習的經驗與啟示
☆方俊
(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安徽蕪湖241000)
網絡時代下,個性化教育成為一種教育的趨勢。而如何在兼顧集體教學的同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則一直是我國新課程改革所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國外薩米特公立中學在個性化教學的探索中所獲得的經驗對于研究基于中國教育現狀的個性化教學十分具有借鑒價值。
個性化學習;薩米特公立中學
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使學生的個性化教學成為了可能。我國學者也開始了對個性化教學的研究。從中國知網上看,在2006-2015這十年間,以“個性化教學”為關鍵詞搜索的文章數量在不斷增加(如圖1)。我國關于個性化教學的研究、在探討個性化教學的定義、分析個性化教學的缺失、探討個性化教學模式、形成了個性化教學策略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也存在著個性化研究人員中一線教師研究者居多、理論研究者較少、缺乏對個性化理論基礎的探討等問題。同時,我國學者關于個性化教學也缺乏與國外的比較研究。薩米特公立中學是美國新澤西的一所涵蓋幼兒園到高中的綜合性質的學校,最近,其通過個性化教學的方式,使學生的自主性與參與性得到很大提高。同時,學生的成績及其他方面的評價也獲得相應的提升。因此,本文試圖通過對薩米特公立中學的個性化教學的成功經驗進行研究,構建出適應我國教育現狀的個性化教學。
圖1 2006-2015個性化教學文章數
1.個性化教學的基礎:辦學理念
辦學理念,通俗的說,就是一所學校辦學的出發(fā)點。辦學理念體現的是學校的辦學之道,教學之道,求學之道,管理之道。通過薩米特公立學校官網中對其辦學理念的描述,可以提出以下四個關鍵詞,即“a minimum level of achievement for all students at all grade levels”、“in partnership with the community”、“engages all students in compelling work”、“individuals’potential”。翻譯成中文就是“所有年級的所有學生的最低成就水平,與社區(qū)協(xié)作、讓所有學生參與到令人信服的工作中、個人的潛力”。從這四個詞中,我們可以看出薩米特公立中學在辦學伊始便考慮到學生的個人差異,并為之提出了“所有年級的所有學生的最低成就水平”,并且絕不忽視每一位學生的潛力。而且相比于中國學生在“象牙塔”里的學習,薩米特公立中學的辦學理念中更注重“與社區(qū)合作”,這對于學生發(fā)展實踐與交際能力無疑是十分有幫助的。
2.個性化教學的實施:個性化學習軟件
薩米特公立學校通過“個性化學習計劃”(Personalized Learning Plan)軟件幫助每一位學生引導自己的學習。個性化學習軟件實質上是一個基于谷歌的Chromebook的前端用戶界面,學生只需輸入自己的谷歌賬戶便可登陸這個軟件。個性化學習軟件的特別之處在于它采用項目化學習的方式,學生在登陸這個軟件后,可以清楚地觀察到自己在本學期甚至是本學年的所需要掌握的內容知識和完成的項目。在系統(tǒng)中,一年的內容知識和項目在日程表中是固定不變的,所有的項目事先都會設定內容知識標準,學生己經掌握的內容知識和仍需要學習的部分會通過顯目的顏色顯示出來(已完成的顯示綠色,未完成的顯示紅色)。
每周,學生會有8個小時進行校內個性化學習的時間。學習的內容主要包括掌握基本的內容知識和完成在課堂上未完成的項目任務。與此同時,薩米特公立中學并沒有忽視教師在個性化學習中的作用,教師可以利用個性化學習時間指導學生,學生在“個性化學習計劃”系統(tǒng)內設定的目標和計劃,同時能被教師看到和追蹤,以便教師能夠真正的“因材施教”。每周教師會有10分鐘的時間與學生進行一對一面談,教師可以根據軟件追蹤所發(fā)現的問題主動向某一位學生解釋,避免學生因為性格內向而減少主動尋求教師幫助的現象。此外,通過個性化學習軟件,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與需要,對需要學習的內容知識和完成的項目進行短期和長期的安排。而且,在個性化學習時間里,學生處于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因此,學生在進行學習時,完全可以打破班級與年級的限制。既可以獨立學習,也可以小組或團隊學習。這就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鍛煉了學生溝通交流的能力,由于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和興趣點都有所差異。對于同一個知識點不同的學生理解程度不同,在小組學習或團隊學習時,便可以通過互相之間的交流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加上指導教師的監(jiān)督與指導,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可以及時向教師求助,以便學生能夠獲得及時的反饋。
3.個性化教學的創(chuàng)新:集體學習與個性化學習共存
薩米特公立中學雖然提倡個性化學習,但并不排斥集體學習。在薩米特公立中學一天的課表中,學生每天會有兩次,每次兩小時的集體學習,如圖2所示。
圖2 薩米特學校的課程表
在這段時間里,學生需要完成一個技能相關的項目,由授課教師給予指導和幫助。薩米特公立中學的集體學習打破了傳統(tǒng)的班級集體學習的范疇,學生不再是以固定的年級,固定的班級進行集體學習,而是以一種跨年級,跨班級的興趣小組進行集體學習。而且我們可以注意到,在集體學習的過程中,薩米特學校使用的是多學科結合的方式,薩米特公立學校在這方面的經驗對于我國在新課程改革方面的探索也是具有借鑒價值的。在集體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擁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點決定自己的學習方向與內容,授課教師也可以從旁指導。這樣的集體學習相比于傳統(tǒng)的班級式集體學習,更能促進學生的個人發(fā)展。在薩米特中學,集體學習與個性化學習是一種相互包容的形式共存,在集體學習中,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學生對課程關注點的差異組成不同的集體進行學習,在考慮個性化學習的同時,盡可能對學生進行組織,保證必要的課程時間安排。
1.把選擇權交給學生
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顧明遠先生提出“以人為本,對于學生來說,就是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因此,只有尊重學生的選擇權,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主動性,學生的潛能才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從薩米特公立中學的個性化學習模式中更有深切體會。在薩米特公立中學,在個性化學習時間內,學生能夠對自己學習的內容與時間進行自由支配。我國的基礎教育中所忽視的便是這種選擇權,在我國基礎教育的課堂中,更多的是教師的“一言堂”,教師對于自己的角色定位也基本是“教育者”,學生便成為“被教育者”。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是被動的去接受,逐漸的學生對學習產生厭惡感。而薩米特公立中學的例子給我國的教育提供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即將涉及到學生自己部分的選擇權交還給學生。
譬如:學習內容和學習進度的安排。學??梢阅7滤_米特公立學校的個性化學習軟件的方式。在學習內容上,學??梢赃m當地減少必修課,增加選修課。同時,對同樣性質的課程根據學生需要掌握的程度不同,進行分級,最基礎的等級設為必修課,其他等級設為選修課。例如:同樣是數學課,學校可以將其分為基礎數學、高等數學、快速學習數學等?;A數學是必修課,所有學生都應該掌握,高等數學則設為選修課,提供給對數學感興趣或需要學習的學生。簡而言之,將學生所需的基礎能力設為必修課,如基礎寫作,基礎算數等,而將需要專業(yè)學習的課程設為選修課,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與能力自行選擇。在學習進度上,教師將每一門課程的階段目標和最終目標提供給學生,同時提供給學生相應的學習資料,但每一個階段內,學習的進度如何安排則由學生自行設定,教師只提供必要的幫助并監(jiān)督學生的完成情況。由此,學生便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及能力選擇自己想要學習的課程,并在完成這些課程之后,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學習自己不擅長的基礎課程,從而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2.多元的評價方式
薩米特公立中學學生能夠并樂意參與進去進行個性化學習的一個重要原因便在于多元的評價方式。在我國,自古以來,考試文化就存在并影響著我國的學生。封建社會的科舉制是古代選拔人才的主要途徑,當下的我國基礎教育基本上也以考試“論英雄”。這種過于狹隘的教育價值觀導致教師與學生為了能夠在考試中獲得最大的利益而僅僅去學習考試所考查的學習內容??荚嚧缶V成了教師和學生以至家長的“燈塔”,而這自然導致學生成為了考試的工具,無法去學習自己真正有興趣的知識,抑制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同時,教師也在家長的“督促”下通過題海戰(zhàn)術來“幫助”學生學習。
因此,我國的評價方式應該變單一為多元,使評價的功能不再只局限于甄別與選拔,而是促進學生與教師能力發(fā)展的一種方式。同時,評價者在面對被評價者時應保持一種平等的地位,以一種給出意見的方式進行評價,而不是批評或指責,這樣被評價者更容易接受。同時,在評價時也應給出適當鼓勵,事實證明積極的評價總比消極的批評有效。學??梢愿鶕W生的情況,提供不同的評價體系,如:對于有升學需求的學生與有工作需求的學生,就需要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而不再是“一刀切”要求所有的學生必須踏上升學的“獨木橋”。簡而言之,基礎教育的評價不應只關注學生的升學需求,同時也需要考慮學生其他方面的需求,并為之提供可行的評價體系。
3.兼職教師的使用
薩米特學校個性化學習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支撐便在于其任用的兼職教師。薩米特公立中學的辦學理念中就提到過這一項,即“in partnership with the community”,作為一所擁有630名學生的小學,學校的全職教師僅有24名,其他全職人員還包括1名設備管理員和1名校長,而兼職員工卻有很多,包括兼職教師、語言與演講專家、心理學家、咨詢師、閱讀干預治療師,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而這對于我國的基礎教育而言,未嘗不是一種可以嘗試的方法。首先,學生在進行個性化學習時,產生的問題很多是具有多面性和專業(yè)性的,學校內部的全職教師并不能進行有效的解答,而充分利用社會中的專家人才來為學校的教育教學服務則完全可以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同時,學校的全職教師也能夠根據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在教育教學中真正的做到和學生“共同成長”,也能夠使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更加充滿生機與活力。其次,兼職員工的使用,能夠打破“學校是教育的唯一場所”這一偏見,也能夠使學校對于社會、家庭更加開放,從而做到教育不僅僅局限在學校范圍內,并充分地發(fā)揮學校、家庭和社會在學生教育與學習方面的作用。
[1]王中華.個性化教學的理想與現實[M].北京:中國財富出版社,2015.
[2]顧明遠.把學習的選擇權還給學生[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01):5-7.
[3]阿莉西婭·霍布斯,方兆玉.品格教育創(chuàng)造用心的學校[J].上海教育,2013,(11):11.
[4]劉學智,范立雙.日本中小學教育中的個性化學習:經驗、問題與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6,(02):13-17.
[5]徐星.薩米特公立學校的“個性化學習計劃”[J].上海教育,2016,(14):10-11.
[6]王中華,熊梅.論把學習選擇權還給學生[J].課程教學研究,2013,(04):10-14.
[7]Barbara Bray.Bring personalized learning to your students[EB/ OL].http://app.mysummitps.org/.
[8]Ranklnsider.com.SUMMIT PUBLIC SCHOOLS[EB/OL]. http://www.summit.k12.nj.us/.
[編輯:鄭方林]
G434
A
1671-7503(2016)19-0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