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遠航
(齊齊哈爾第一機床廠職工醫(yī)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5)
地佐辛復合丙泊酚在宮腔鏡電切術中麻醉的應用研究
修遠航
(齊齊哈爾第一機床廠職工醫(yī)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5)
目的 觀察宮腔鏡電切術麻醉中應用地佐辛復合丙泊酚的療效。方法 選擇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行宮腔鏡電切術治療的患者86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A組和B組,各43例。A組應用地佐辛復合丙泊酚麻醉,B組應用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麻醉,觀察兩組麻醉起效時間、丙泊酚總用量及術后意識恢復時間,對比兩組患者術中呼吸抑制及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結果 兩組患者麻醉起效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患者丙泊酚總用量、術后意識恢復時間、術中呼吸抑制及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低于B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宮腔鏡電切術中應用地佐辛復合丙泊酚麻醉時,麻醉起效快,患者術后意識恢復快,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
地佐辛;丙泊酚;宮腔鏡電切術;麻醉
宮腔鏡電切術屬于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創(chuàng)傷比較小,主要用于治療子宮肌瘤等疾病,患者術后可較為快速的恢復,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術前麻醉時,多使用芬太尼和丙泊酚,盡管麻醉效果比較好,但術后較易發(fā)生麻醉不良反應,麻醉效果并不理想,研究表明,應用地佐辛復合丙泊酚麻醉時,可提升麻醉效果,減少不良反應,本院給予患者宮腔鏡電切術治療時,應用地佐辛復合丙泊酚麻醉,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行宮腔鏡電切術治療的患者86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A組和B組,各43例。其中年齡23~53歲,平均年齡(35.8±2.4)歲;體重41~63 kg,平均體重(52.4±2.8)kg;疾病類型:子宮內膜息肉44例,子宮黏膜下肌瘤42例;發(fā)病至手術時間3天~2周,平均(7.6±0.9)天。納入標準:(1)均具備手術指征,手術耐受性良好,(2)ASA分級Ⅰ~Ⅱ級;(3)對本研究知情,自愿參與。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術前
術前8 h,囑咐兩組患者禁止進食進水;術前30 min,給予患者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鈉0.1 g,肌肉注射,預防患者術中發(fā)生嘔吐。進入手術室后,開放靜脈通道,取膀胱截石位。
A組患者采用地佐辛聯(lián)合丙泊酚麻醉,術前5 min,給予患者地佐辛0.2 mg/kg,靜脈滴注,30 s內完成,術前,給予患者丙泊酚2 mg/kg,靜脈滴注,勻速進行,患者確定無睫毛反射后,進行宮腔電切術。B組患者采用芬太尼聯(lián)合丙泊酚麻醉,術前5 min,給予患者芬太尼1.5 μg/kg,30 s內完成,丙泊酚方法與A組相同。
1.2.2術中
術中,丙泊酚利用微泵持續(xù)注入,維持麻醉,速度為每小時4 mg/kg。手術期間,對患者密切觀察,如患者出現(xiàn)體動或皺眉時,給予患者丙泊酚0.5 mg/kg,靜脈滴注。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麻醉起效時間、丙泊酚總用量及術后意識恢復時間,觀察兩組患者術中呼吸抑制及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麻醉相關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麻醉起效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患者丙泊酚總用量、術后意識恢復時間均低于B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麻醉相關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麻醉相關指標比較(±s)
注:與A組比較,*P<0.05
術后意識恢復時間(min)A組0.57±0.39219.8±25.74.8±0.5 B組0.59±0.40330.9±23.1*5.9±0.5*組別麻醉起效時間(min)丙泊酚總用量(mg)
2.2術中呼吸抑制、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A組術中發(fā)生呼吸抑制1例,發(fā)生率為2.3%;術后發(fā)生惡心嘔吐1例,發(fā)生率為2.3%。B組術中發(fā)生呼吸抑制8例,發(fā)生率為18.6%,術后發(fā)生惡心嘔吐9例,發(fā)生率為20.9%。A組患者術中呼吸抑制、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低于B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近年來,臨床治療女性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時,多采用宮腔鏡電切術治療,手術創(chuàng)傷小,術后并發(fā)癥少,可促進患者較為快速的恢復健康,為廣大患者及醫(yī)師所接受和認可。但在手術過程中,由于女性宮頸處的感覺神經(jīng)比較豐富,迷走神經(jīng)在牽拉或擴張操作下,受到一定的刺激,較易引發(fā)患者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增加患者的痛苦程度,甚至導致部分患者放棄治療[1]。
目前,給予患者宮腔鏡電切術治療時,麻醉藥物多選擇為芬太尼復合丙泊酚,丙泊酚麻醉起效時間段,可迅速消除體內的藥物,患者術后可在短時間蘇醒,但其鎮(zhèn)痛效果比較差,如使用單一丙泊酚麻醉,劑量比較大,易出現(xiàn)呼吸抑制,增加手術風險,芬太尼具有鎮(zhèn)痛的效果,二者復合麻醉時,可減少丙泊酚的使用劑量,但術中呼吸抑制、惡心嘔吐等反應發(fā)生率提高,因此,總體麻醉效果并不理想[2]。地佐辛為鎮(zhèn)痛藥物,屬于阿片類,可待因、嗎啡等鎮(zhèn)痛藥物的鎮(zhèn)痛效果明顯不如地佐辛,同時,胃腸平滑肌在地佐辛作用下實現(xiàn)松弛,減少惡心嘔吐情況,而且不會明顯的抑制患者的呼吸及血液循環(huán)[3]。地佐辛復合丙泊酚麻醉時,丙泊酚的使用總劑量可有效減少,且麻醉效果比較理想[4]。在本研究中,A組患者接受地佐辛復合丙泊酚麻醉,B組患者接受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麻醉,兩組患者的麻醉起效時間基本相同,但A組患者的丙泊酚總用量、患者術后意識恢復時間、呼吸抑制以及惡心嘔吐發(fā)生率明顯低于B組(P<0.05),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
綜上所述,宮腔鏡電切術麻醉時,應用地佐辛復合丙泊酚麻醉后,麻醉起效快,麻醉后不良反應少,術后可促進患者快速恢復,提高患者術后恢復效果,促進患者痊愈,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1]李 娟,楊紅軍,鄭小虎.地佐辛或舒芬太尼復合七氟烷麻醉在宮腔鏡電切術中應用比較[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6,10(09):120-121.
[2]陳 敏,任靜華.不同麻醉方式在宮腔鏡電切術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6,54(11):113-115.
[3]黃廣翔.地佐辛與芬太尼應用于宮腔鏡電切術麻醉的效果比較[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4,27(11):1474-1475.
[4]王海麗,潘 華,屈海波.地佐辛超前鎮(zhèn)痛用于宮腔鏡電切術50例[J].中國藥業(yè),2015,24(21):243-244.
本文編輯:孫春宇
R614
B
ISSN.2095-8803.2016.11.1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