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欣洋
內(nèi)容摘要:《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歌中廣泛的反映了殷周時期我國各地區(qū)各個階層人民的生活習(xí)俗和文化特征,其中對于禮儀和禮器的記載豐富,是商周時期禮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輔禮而行、施行教化的工具。本文僅僅選取《詩經(jīng)》中出現(xiàn)的青銅禮器進(jìn)行研究,試歸納總結(jié)其出現(xiàn)的類別、場合等特點。
關(guān)鍵詞:詩經(jīng) 青銅 禮器
隨著先秦時期禮樂文明的形成和發(fā)展,禮儀制度的逐漸完善,行禮之器逐漸產(chǎn)生,即禮器。禮器是商周時期統(tǒng)治者在舉行禮活動時所使用的特定性禮儀器具,是禮樂文明的物質(zhì)形象載體和文化象征。禮器按照材質(zhì)可以分為玉器、絲帛、青銅器等,本文主要歸納總結(jié)《詩經(jīng)》中出現(xiàn)的青銅禮器。青銅禮器在《詩經(jīng)》中大量出現(xiàn),尤其是在祭祀詩和燕饗詩中,《詩經(jīng)》中出現(xiàn)的青銅禮器不僅名目繁多,而且種類多樣,涉及篇目多達(dá)40余首。
査先秦禮書及其他古籍,青銅禮器大致可以分為六類:分別是炊器、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和雜器。炊器和食器在有些學(xué)者的觀點中兩者的差別并不很大,甚至有人將炊器和食器歸為一類而談。雜器,則是一些作用不明也不可考證的器皿。水器在《詩經(jīng)》中出現(xiàn)次數(shù)非常少,且多為日常生活中使用,算不上禮器。因此,筆者在文中將主要介紹《詩經(jīng)》中出現(xiàn)的食器、酒器、樂器三種禮器。
一、食器
(一)豆
豆,《說文·豆部》釋義:“豆,古食肉器也?!蓖庑晤愃朴诟吣_盤,初為陶器,后逐漸演變?yōu)榍嚆~器?!对娊?jīng)》中多次出現(xiàn)在祭祖、祭神的場合。如《小雅·楚茨》是一首周王祭祀祖先的樂歌,其中第三章“執(zhí)爨踖踖,為俎孔碩,或燔或炙。君婦莫莫,為豆孔庶……‘報以介福, 萬壽攸?。 泵枥L了祭祖時菜肴的豐盛,肉類繁多,承裝肉類的食器“豆”也很“孔庶”?!笆?,多的意思。
還有《大雅·生民》中“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時?!笔菍χ苁甲婧箴ьI(lǐng)族人祭神的記載。
青銅豆,還出現(xiàn)在《詩經(jīng)》中燕饗宴飲中,如《大雅·韓奕》中講述韓侯朝周,受周王冊命,離開鎬京后,途經(jīng)屠邑暫留,離開時有一個人叫顯父,為他設(shè)宴踐行,宴會上“籩豆有且”,肉菜是“炰鱉鮮魚”,非常豐盛。
(二)簋
簋,《說文·竹部》釋義:“簋,黍稷方器也?!笔枪糯漓胙囵嫊r盛黍稷的器皿,初為陶制,商代中期青銅簋逐漸發(fā)展起來。簋是重要的禮器,在祭祀和宴饗時以偶數(shù)組合與以奇數(shù)組合的鼎配合使用:如天子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士大夫五鼎四簋等等。《秦風(fēng)·權(quán)輿》中一位沒落的貴族回憶自己曾經(jīng)“每食四簋”的生活,還有《小雅·伐木》中出現(xiàn)的“於粲灑掃,陳饋八簋”,由“八簋”而曾有舊說《伐木》是文王所做,后考證詩歌創(chuàng)作于西周后期,證明舊說不成立。
青銅簋還可在其上篆刻銘文,以記錄重大的歷史事件。如《大雅·江漢》是詩人敘述周宣王命令召虎帶兵討伐淮夷的詩,詩的最后一章有:“虎拜稽首:‘對揚王休,作召公考。天子萬壽……矢其文德,洽此四國?!惫粝壬J(rèn)為詩中“考”字乃是“簋”字的假借,當(dāng)代學(xué)者高亨先生也贊成此觀點,本文依據(jù)此說。由此可見,簋還可以用來記錄征討之事。
(三)鼎
鼎,《說文·鼎部》釋義:“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笔枪糯靡耘胫笕夂褪①A肉類的器具,是等級、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是商周時期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物。《周頌·絲衣》中有:“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兕觥其觩?!边@是一首周王祭神的歌舞詩,鼐鼎和鼒分別指大鼎、中鼎和小鼎,盛貯肉類器皿的豐盛從側(cè)面說明了祭祀場面的盛大。
二、酒器
(一)爵
爵,《說文·鬯部》釋義:“爵,禮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所以飲器……古文爵象形?!笔枪糯环N盛酒禮器,像雀形,最先用于溫酒,后更多用為飲酒器。
在《詩經(jīng)》中,爵的出現(xiàn)主要是在宴會之上,如《邶風(fēng)·簡兮》是描繪宴會之上一位女子觀看舞師表演并對他產(chǎn)生愛慕之情的詩歌,其中“赫如渥赭,公言錫爵”,描繪的就是在宴會之上,衛(wèi)公賜酒給表演萬舞的舞師,爵是盛裝酒的容器?!洞笱拧ば腥敗肥敲枥L周統(tǒng)治者與族人宴會的詩歌,其中“或獻(xiàn)或酢,洗爵奠斝”則是描寫宴席上推杯換盞的熱鬧和諧場面。
(二)尊
尊,今作樽,圓腹或方腹,長頸,敞口,是商周時代一種大型盛酒器?!遏旐灐らs宮》中有:“犧尊將將,毛炰胾羹,籩豆大房?!睜拮穑菭钏婆P牛的青銅尊。朱熹《詩集傳》云:“犧尊,畫牛于尊腹也?;蛟蛔鹱髋P?,鑿其背以受酒也。”犧尊,在詩中是魯人祭祀時使用的盛酒器皿。
(三)卣
卣,圓形或橢圓形,底部有腳,盛酒器。卣在盛酒器中屬于很重要的一類,古文獻(xiàn)中或是青銅銘文上常常會出現(xiàn)“秬鬯一卣”的話?!洞笱拧h江》中便有“釐爾圭瓚,秬鬯一卣?!薄岸€鬯”是古代祭祀時常用的一種香酒,在《漢江》中由卣盛放來祭祀祖先。
(四)觥
觥是一種用犀牛角或青銅制作的伏牛形盛酒兼飲酒器,腹橢圓,圓足,獸頭形器蓋,是一種非常貴重的物品?!对娊?jīng)》中主要出現(xiàn)在上層貴族的宴會之上,或是大型的祭祀場面中。如《小雅·桑扈》是描繪周王宴會諸侯的詩歌,其中有“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周頌·絲衣》是周王祭神的歌舞詩,其中也有:“鼐鼎及鼒,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币增碜鳛檠顼嫾漓胫惺⒕频娜萜?。
三、樂器
(一)鐘
鐘,《說文·金部》釋義:“鐘,樂鐘也?!逼鹪从谏坛?,形狀扁圓中空,是打擊樂器。《詩經(jīng)》中鐘作為禮器出現(xiàn)次數(shù)有8次之多,主要出現(xiàn)在兩種場合。第一種是宴飲場合奏樂。如《小雅·彤弓》中的“鐘鼓既設(shè),一朝饗之”,講述周王舉行宴會獎賞有功諸侯時,宴會上一直響起著鐘鼓聲,還有《大雅·靈臺》中的“於論鼓鐘,於樂辟廱”講述的是 周文王在靈臺游景賞樂的情形。第二種則是在祭祖或祭神儀式上所演奏的樂器。如《周頌·執(zhí)竟》中的“鐘鼓喤喤,磐筦將將,降福穰穰。”是周人祭祀周武王的詩,描繪出祭祀場面的盛大與莊嚴(yán)。
(二)庸和鏞
庸和鏞在《詩經(jīng)》中各出現(xiàn)一次,分別為《大雅·靈臺》中的“虡業(yè)維樅,蕡鼓維鏞”和《商頌·那》中的“庸鼓有斁,萬舞有奕?!狈謩e出現(xiàn)在宴飲宴會和祭祀祖先神靈的場合。庸和鏞在一些《詩經(jīng)》譯注中被注釋為通假字,比如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程俊英撰寫的《詩經(jīng)譯注》,還有些版本將庸和鏞看做兩種青銅樂器,但由于兩者本質(zhì)上都屬于鐘類樂器,因此本文將其列在一起。
(三)鉦
鉦,《說文解字》云:“鉦,鐃也。似鈴,柄中,上下通?!毙嗡柒彛瑹o舌,大口朝上,搖動時靠上半截柄與周邊青銅體撞擊發(fā)聲。鉦在《詩經(jīng)》中僅僅出現(xiàn)了一次,即在《小雅·采芑》中。《采芑》是反映周宣王時代周族與他族戰(zhàn)爭的詩篇,描寫方叔南征荊蠻的詩篇,其中“方叔率止,鉦人伐鼓,陳師鞠旅?!泵枥L出出征前方叔檢驗軍隊時氣勢恢宏的場面,“鉦”在詩中用作檢驗軍隊時表示停止的信號樂器。
四、結(jié)語
《詩經(jīng)》中還出現(xiàn)的青銅器并不僅僅只有這些,而上文中我們提及的青銅器也并不僅僅只是出現(xiàn)在宴飲、祭祀等大型場面,更多的時候,青銅器是作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皿出現(xiàn)的,比如《周南·卷耳》中“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詠懷。”出現(xiàn)的飲酒器金罍便是青銅器,但是由于在詩歌中僅僅是作為男主人公隨身攜帶以自飲的工具,所以不能算作是禮器。還有《周南·關(guān)雎》中我們非常熟悉的“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薄蛾P(guān)雎》本是描寫一位青年熱戀采集荇菜女子的愛戀詩,詩中男主人公以希望以鐘鼓之樂取悅心儀女子,由此可見,此中的“鐘”在詩文中作為男女情感溝通的工具使用,并不能算得上是禮器。
參考文獻(xiàn)
[1]程俊英.詩經(jīng)譯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許慎.說文解字[M].中華書局,2013.
[3]李婷婷.《詩經(jīng)》樂器考論[J].古籍整理研究學(xué)刊,2005(6).
[4]呂杰. 淺談《詩經(jīng)·國風(fēng)》中的飲食器具詞語[J].蘭州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2014(8).
[5]張辛.禮與禮器-中國古代禮器研究札記之一[J].考古學(xué)研究,2003(0)
[基金項目:黑龍江大學(xué)省級大學(xué)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詩經(jīng)中的青銅禮器研究”,項目編號:201510212905。]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xué)文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