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則得
【適用話題】爭與不爭 慢生活 正確評估自己 戒急用忍
我大二的時候找了一份在雜志發(fā)行部的實習工作,主要負責雜志征訂。其實就是銷售雜志,給已經(jīng)到期或者快到期的客戶打電話,讓他們續(xù)訂。爭搶讀者名單成了辦公室的主要矛盾,作為新人,我能搶到的讀者名單少,可是業(yè)績標準卻和別人一樣。于是我參與到無止境的讀者名單爭奪“大戰(zhàn)”,并且在這種“戰(zhàn)斗”中筋疲力盡。
后來跟我媽聊這事,我媽說:“當你的能力不足以支撐你的目標的時候,你要慢下來,甚至停下來學習?!痹谀菍W期選課的時候,我選修了營銷學。跟營銷老師學習之后,根據(jù)營銷老師的建議,我開始在網(wǎng)上發(fā)我們雜志外籍顧問的文章,通過這個方法收集了大量的郵箱。我每周更新一篇電子郵件發(fā)到這些郵箱。在外籍顧問的文章下面,寫上外籍顧問文章在雜志的更新頻率及雜志其他欄目,開始了不要讀者名單也能輕松完成業(yè)績標準的實習工作。
前一陣跟前輩們聚會,討論的主題是“為什么現(xiàn)在培訓班這么火,而出版業(yè)在衰落”,一位做培訓的前輩說,一本書50塊錢夠貴的了吧!賣一萬冊才多少錢?一場培訓,把整本書的大綱講一講而已,定價至少1000元吧!有2000人參加就賺得不少了?,F(xiàn)在的人都踏實不下來讀書,看書得一頁頁地看,培訓班聽一天多省事。現(xiàn)在大家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很少有慢下來思考的機會,別人爭什么,搶什么,我們也跟著隨大流。很少有機會想,我是不是把基礎的做好了,是不是應該做基礎的。
跟我爸一起看電影《蛋炒飯》的時候,王大衛(wèi)的父親教王大衛(wèi)做菜時說:“要慢,別人越快的時候,你越要慢?!蔽野痔貏e喜歡這句話,聊天的時候幾次提起。他說我做什么事都著急,都手快,他很擔心我把握不住自己。其實做事三個關鍵,“穩(wěn)、準、狠”,穩(wěn)排第一,準排第二,快固然重要,但是那得是你想明白了,把該下手的地方看明白以后才能快。把事情琢磨到了火候,知道“裉節(jié)”在那兒,才能事半功倍。別著急,尤其是年輕的時候,做什么都別著急,先把自己想明白了,把自己要什么想明白了,想明白了再動。很多事情按部就班地做,不爭,也有屬于你的世界。而當你著急得生怕比別人慢了一步的時候,反而可能走錯了方向。
(王文華摘自新世界出版社《人生是一次獨自朝圣的旅途》一書)
【素材分析】我們前進的路上,仿佛處處都是“努力”“夢想”的路標,為了能比別人更快地到達終點線,我們仿佛很少能夠真正停下來思考,別人做什么、爭什么、搶什么,我們都忍不住要隨大流。其實,當我們沉下心來細細思考,想明白了再行動,反而會找到屬于自己的路。
【適用名言】
1.對自己的不滿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之一。——俄國作家 契訶夫
2.“不恥最后”。即使慢,馳而不息,縱會落后,縱會失敗,但一定可以達到他所向的目標。
——文學家、思想家 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