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維
【摘 要】任何統(tǒng)計研究都離不開指標,統(tǒng)計指標的分類是理解并運用統(tǒng)計指標的基礎。它應該能夠包含所有的統(tǒng)計指標,規(guī)定不同的統(tǒng)計指標的應用場合、應用范圍及計算方法,是統(tǒng)計分析的基本理論依據。本文試就統(tǒng)計指標的分類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統(tǒng)計指標;指標分類;定類尺度
一、統(tǒng)計指標的各種分類方法
統(tǒng)計工作是從經濟現象的數量方面來認識經濟活動,那么就要借助統(tǒng)計指標,用統(tǒng)計指標概括和分析現象總體的數量特征和數量關系。它是統(tǒng)計學的基本方法之一,具有描述、評價、檢測、預警等功能,在各種問題的統(tǒng)計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統(tǒng)計指標的分類是根據指標的特性進行歸類,是為了深入理解指標的特性以及利于對不同的指標作不同的處理。
二、問題的提出
現行的各種分類現象,說明沒有對統(tǒng)計指標的分類進行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的論述。不同的劃分角度代表不同的定類尺度。在對同一對象的研究中,不同的定類尺度可以獨立地采用,形成平行的分類;也可聯合地采用,形成復合的、有隸屬關系的分類。
簡而言之,后一種劃分是在前一種的基礎上進行的,兩個定類尺度的疊加形成各種類別間既存在著并列關系,也存在著從屬關系的復合劃分。上述對統(tǒng)計指標的分類就是獨立地采用了兩種定類尺度而進行的平行劃分。若將這兩種定類尺度聯合采用,即在統(tǒng)計指標分為數量指標與質量指標的基礎上進一步將數量指標分為:總量指標、相對指標與平均指標;質量指標亦如此。
三、常見的兩種統(tǒng)計指標分類
1.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
統(tǒng)計指標按其說明的總體現象的內容不同,可以分為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兩類。凡是反映社會經濟現象范圍的廣度、規(guī)模大小和數量多少的指標叫數量指標,它表示事物外延量大小。因此也稱為外延指標。數量指標是用絕對數表示的,并具有實物的或貨幣的計量單位。統(tǒng)計實踐中這類指標通常是以總量指標的形式出現。由于數量指標反映的是現象總體的絕對量,因此其指標數值大小隨總體范圍的大小而增減變動??梢哉f數量指標對應的是總量指標。
2.總量指標、相對指標和平均指標
總量指標又稱統(tǒng)計絕對數,它是反映社會經濟現象發(fā)展的總規(guī)模、總水平的綜合指標。
(1)按反映總體內容的不同,總量指標可分為總體單位總量和總體標志總量??傮w單位總量是指總體內所有單位數的總和,總體標志總量是指總體中各單位某一標志值的總和。二者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研究目的不同而變化。
(2)按反映的時間狀況不同,總量指標可以分為時期指標和時點指標,也分別稱為流量和存量。時期指標是反映社會經濟現象在一段時間內發(fā)生的總量。時點指標是反映社會經濟現象在某一時刻的數量狀態(tài)。時期指標的數值大小與時間的長短有直接關系,不同時間的同一時期指標數值可以直接相加,加起來反映現象在更長時問內的總量;時點指標的數值大小與時點間的間隔長短沒有直接關系,不同時點上的指標數值不具有可加性,相加沒有實際意義。
相對指標又稱統(tǒng)計相對數。相對指標就是應用對比的方法,來反映社會經濟現象中某些相關事物間數量聯系程度的綜合指標,其表現形式為相對數。相對指標可以反映現象之間的相互聯系程度,說明總體現象的質量,經濟效益和經濟實力情況,利用相對指標可使原來不能直接對比的數量關系變?yōu)榭杀?,有利于對所研究的事物進行比較分析。
①結構相對指標:結構相對指標是在對總體分組的基礎上,以總體總量作為比較標準,求出各組總量占總體總量的比重,來反映總體內部組成情況的綜合指標。計算結構相對指標能夠反映總體內部結構和現象的類型特征。
②比例相對指標:比例相對指標是總體中不同部分數量對比的相對指標,用以分析總體范圍內各個局部、各個分組之間的比例關系和協(xié)調平衡狀況。
③比較相對指標:比較相對指標是不同單位的同類現象數量對比而確定的相對指標,用以說明某一同類現象在同一時間內各單位發(fā)展的不平衡程度,以表明同類實物在不同條件下的數量對比關系。
④平均指標的種類有:算術平均數、調和平均數、幾何平均數、眾數和中位數。前三種平均數是根據總體所有標志值計算的所以稱為數值平均數,后兩種平均數是根據標志值所處的位置確定的,因此稱為位置平均數。
四、總結
以上為統(tǒng)計指標最常見的兩種分類,那么這兩種是否可以聯合采用進行分類呢?首先我們了解到,數量指標也稱外延指標,它是用絕對數表示的,通常是以總量指標的形式出現??偭恐笜擞址Q為統(tǒng)計絕對數,所以數量指標,外延指標,絕對指標,總量指標都是對應的。同理,質量指標也稱為內涵指標,它是用相對數或平均數表示的,統(tǒng)計工作中,通常是以相對指標或平均指標的形式出現。相對指標和平均指標又可稱為統(tǒng)計相對數和統(tǒng)計平均數,所以質量指標,內涵指標,相對指標和平均指標是相對應的。
可以得出結論,統(tǒng)計指標以多種定類尺度聯合采用進行分類是可以的,但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1)前一個定類尺度與后一個定類尺度是對應關系。(2)后一個定類尺度要比前一個定類尺度的類別多,且各個類別都包含于前一個定類尺度。
參考文獻:
[1]蘇為華.統(tǒng)計指標理論與方法研究[M].北京:中國物價出版社, 1998:1-17.
[2]朱鈺 楊殿學.統(tǒng)計學[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12:55-83.
[3]王振龍 趙昌昌.統(tǒng)計學[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2001:26-29.
[4]李潔明 祁新娥.統(tǒng)計學原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2003:67-119.
[5]常樂.統(tǒng)計指標分類質疑[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