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繼梅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安徽 合肥 230011)
護理干預對顯微骨科游離植皮術的影響
黃繼梅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安徽 合肥 230011)
目的 探討護理對顯微骨科游離植皮術的影響,為臨床護理人員提供有效的護理措施,使患者減輕痛苦,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皮片的成活率。方法 我科自2015年4月~2015年9月行游離植皮術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56例,并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26例)與對照組(30例),其中對觀察組的患者實行術后住院觀察及綜合護理,由于對照組的一些特殊原因,對他們實行術后出院自行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進行皮片成活及術后并發(fā)癥的觀察,其中以皮片成活占總皮片的2/3以上算大部分成活,皮片成活占1/5以下算壞死。結(jié)果 經(jīng)過住院觀察及其綜合護理的觀察組患者植皮成活例占98%,經(jīng)過出院自行護理的對照組植皮成活例占75%,結(jié)果表明,護理干預后觀察組較對照組成活率得分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并且有較高的生活滿意度。結(jié)論 對游離植皮術的患者進行精心的健康教育、術前、術后等綜合護理后可以大大的提高皮片的成活率,同時也降低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讓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幾率也減少了。
護理;顯微骨科;游離植皮術
1.1 一般資料
入組的56例均為2015年4月~2015年9月在我院顯微骨科行游離植皮術的患者。其中男34例,女22例,年齡24~71歲。觀察組的26例患者均為我科的住院患者,對照組的30例患者由于特殊原因選擇在家或社區(qū)門診護理,入組的患者均符合顯微骨科游離植皮術的治療。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患者成活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
將56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26例,對照組30例,兩組患者均進行藥物治療,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措施,對照組給予自行護理或門診護理措施。
1.2.1 植皮時機的選擇
患者應一般情況良好,無手術禁忌癥,如有貧血、低蛋白血癥等要及時糾正,對糖尿病、肝功能不良等應予以嚴格控制。
1.2.2 體位選擇
皮瓣遠端稍高于蒂部,保證患處妥善固定制動,以及保證有移位、緊貼部位為皮片與創(chuàng)面(①胸部植皮采取仰臥狀態(tài);②背部植皮選俯臥狀態(tài);③乳房切除植皮后,應將患者上肢固定于軀干旁,以免影響胸大肌活動[2]。
1.2.3 植皮操作方法
對76-2號?;厮⑾锖蟛捎酶哳A應力強力錨桿錨索系統(tǒng)進行支護。錨桿采用直徑22 mm,長度2.4 m的HRB500強力錨桿,配套的構(gòu)件為5m m的厚W鋼護板,錨固方式為全長預應力錨固,錨桿間排距為900 mm,預緊力矩為400 N·m;錨索采用直徑22 mm,長度7 300 mm的強力錨索,頂板每兩排打設3根,預緊力為300 kN。
操作前提為局麻無菌技術,在側(cè)胸或側(cè)腹部取皮時采用反鼓取皮法。皮膚采取后,拉攏縫合應用與供皮區(qū),術后包扎操作用腹帶,達到對創(chuàng)口形成減輕張力和疼痛的作用。術后間斷折線時間為10~14天,操作期間腹帶包扎需要繼續(xù)使用,3周撤去腹帶[3]。無菌創(chuàng)面是鼓式取皮機進行取皮后的創(chuàng)面特點,操作完成立即用腎上腺素、鹽水、紗布進行3 min敷蓋后取除,接著用凡士林紗布敷蓋,進行繼續(xù)包扎,經(jīng)過24 h后,外層敷料可以除去,內(nèi)層凡士林紗布必須保留,期間對創(chuàng)面需進行烤燈照射,避免受壓的同時更要保持皮膚干燥。采取半暴露方式,使其自然愈合[4]。
1.2.4 供皮區(qū)護理
術后對肢體供皮區(qū)常以包扎進行護理,保持敷料的清潔干燥是護理人員必須嚴格注意,一般更換外層敷料時間為術后7~10天,留層油砂,頭皮供區(qū)則加壓止血,以油砂覆蓋即可,如有滲血、臭味,及時檢查,愈合前切忌更換供皮區(qū)紗布,以免出血、感染[5]。
1.2.5 受皮區(qū)護理
密切觀察皮瓣的局部血運情況。每小時測量1次皮膚溫度,肌皮瓣的溫度應略高于皮膚1~3℃。引流管的護理:為防止皮瓣下血腫形成,術中常放置引流管或引流條,術后要妥善固定,保持通暢,觀察有無滲出物。術后須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如魚、肉、蛋、豆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6]。
1.2.6 出院指導
拆線后兩周,每日可用中性肥皂清洗,沖洗后擦干,并涂凡士林或潤膚乳半年到一年,以免皮膚干裂,半年內(nèi)避免太陽照射,以免植皮區(qū)及供皮區(qū)色素沉著,若有紅、腫、熱、痛或異常分泌物產(chǎn)生,及時就診。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所收集的資料采用描述性及推論性統(tǒng)計方法,利用SPSS 17.0軟件,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干預后植皮成活情況的比較
治療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較對照組患者植皮成活率有所提高,兩組對比,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有顯著性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兩組患者植皮術后護理成活率比較
植皮術作為外科診療中手術方法具有最基本、最有用、最常用等特點。不管是巨大腫瘤切除術,還是疤痕攣縮的解除或在各種肌膚損傷時在臨床上均常使用,由于要求高為此手術的特點,術前做好充分的設計與準備為必要前提,術中嚴格進行無菌、無創(chuàng)技術操作之外,更需要護理人員的細心耐心,術后要經(jīng)常檢查與細致觀察才能使皮片成活率高,術后傷口愈合疤痕小,色澤接近,最終使手術成功并達到預期的目的。
我們在對患者進行游離植皮術的基礎上,實施了綜合的護理干預,包括如下:①在術前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及心理支持療法,讓患者重新樹立生活信心和勇氣;②在術后對患者進行耐心的護理,改變患者的應對方式,積極配合治療,使患者對術后的護理有所重視;③對患者進行營養(yǎng)療法,采用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提高皮片的成活率;④出院時對患者進行出院指導,讓患者更加認識健康的重要性,通過綜合護理,表明觀察組患者的皮片成活率高。所以,我們認為綜合護理是一種提高游離植皮成活的重要手段。
[1] 孔 繁.植皮術的進展及展望.中華外科雜志.2014,11.
[2] 劉學軍等.超范圍植皮術治療肉芽創(chuàng)面臨床體會.醫(yī)藥前言,2012,10.
[3] 湯福平.游離植皮術護理體會.水電醫(yī)學雜志.2012,04.
[4] 感周秀珍,羅 曼等,游離皮片植皮術病人的護理.護理學雜志,2014,11.
[5] 許偉石.現(xiàn)代燒傷治療學.北京.北京:(外科版)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7.
[6] 杜新慧.游離植皮手術的術前準備與術后護理.中國醫(yī)療前言,2013,19.
本文編輯:劉欣悅
The influence on microscopic orthopaedic free skin grafting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HuANG Ji-Mei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in Hefei, Anhui Hefei 230011, China)
R473.6
B
ISSN.2096-2479.2016.06.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