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櫻橙
[摘 要] 在新時代下,我國中職教育正處于飛速發(fā)展中。為了提高中職學校教學水平,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都需要進一步完善,要更加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為此,行動導向教學法被廣泛應用到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并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有利于中職生的全面發(fā)展,使學生成為新時期社會市場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關 鍵 詞] 中職;英語教學;行動導向教學法;應用方法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11-0092-01
一、行動導向教學法概述
20世紀80年代,德國“雙元制”職業(yè)教育中誕生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即行動導向教學法,就是“在做中學”,為德國社會市場輸送了大量高素質的綜合型職業(yè)人才、技術人才。就行動導向教學法而言,是以不同類型的能力為本位,并不是一種具體化的教學方法,它已成為不同國家職業(yè)教育界關注的焦點。在它的作用下,師生角色轉變,教師扮演著協(xié)作者、組織者、引導者等角色,學生已成為整個教學的中心,把課堂還給學生,倡導他們積極、主動學習,在職業(yè)教育界掀起一股新的思潮。同時,在行動導向教學法作用下,學習已成為個體的一種行動,而學生便是行動的主體,處于主動地位,教師則需要圍繞當下的職業(yè)工作,全方位分析班級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征等,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頭腦風暴法、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都屬于典型的行動導向教學法,各自發(fā)揮著不同的作用。
二、中職英語教學中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應用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應用素養(yǎng)
課堂是中職英語教學的主要場所,師生共同在相同的教室中學習英語課程,教師在其中發(fā)揮著主導作用。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綜合考慮各種主客觀因素,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能夠在不同的教學環(huán)境中,逐漸提高英語口語、聽力等能力,把已學的英語知識靈活運用到實踐中,提高他們的英語應用能力。具體來說,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時候,一定要圍繞章節(jié)內容,并根據(jù)班級學生已有水平,適當進行延伸。如果是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可以向和自身專業(yè)密切相關的其他專業(yè)延伸,不斷擴展他們的知識面,把英語知識學“活”,為提高自身綜合技能埋下伏筆。如果是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可以向自身專業(yè)知識、技能延伸,這樣在獲取更多英語知識、技能的同時,還能促進自身所學專業(yè)的發(fā)展。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根據(jù)教學內容等,選擇適宜的行動導向教學法,比如,角色扮演法、頭腦風暴法。以案例教學法為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貼近中職生的生活實際,選取專業(yè)領域中極具代表性的案例,重現(xiàn)案例場景,為學生營造一種真實的情境,靈活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分析對應的案例,逐漸培養(yǎng)自身的英語應用素養(yǎng)。
(二)行動導向方法的具體應用
1.角色扮演教學法
在應用角色扮演教學法的時候,教師要盡量優(yōu)化利用已有的各種素材,為班級學生提供一個參與表演的舞臺,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詮釋不同的角色,進行語言交際,逐漸培養(yǎng)他們的社會與交際素養(yǎng)。在角色扮演教學法作用下,教師應更加注重班級中每位學生的積極參與、配合,使其自然融入對應情境中,不斷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主動性,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以“Food”為例,根據(jù)章節(jié)內容,教師可以優(yōu)化利用角色扮演教學法,有效展開課堂教學,即采用餐廳服務員接待顧客的游戲,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準確掌握“ordering food”的句型。具體來說,教師要以課文內容為中心,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已有水平,合理分組,五人一組,以小組為單位用英語進行表演。小組成員需要詮釋不同的角色,比如,服務員、美國人、中國人,服務員要用英語根據(jù)各國人所點的菜,招待這四位客人,而其他小組成員對表演小組中的每位成員進行評價,教師最終加以總結。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讓班級中每位學生都參與到英語課堂活動中,在真實的情境中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技能,更好地了解不同國家的飲食習慣、文化差異,為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2.頭腦風暴法
頭腦風暴法,是新時期一種最實用的以集體形式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的方法,被廣泛應用到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有利于發(fā)散學生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有效引導學生迅速進入新的論題中,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觀念,展露內心的真實情感。以“Festival”為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靈活運用頭腦風暴法,激發(fā)學生對新課題的興趣,巧設教學情境,說出和春節(jié)相關的東西,學生紛紛討論起來,搶著回答,比如,餃子dumplings,紅燈籠red lantern。在頭腦風暴法作用下,活躍了課堂氛圍,增加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為引出本堂課的新課題埋下了伏筆,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總而言之,在中職英語教學中,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應用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它轉換了師生角色,充分顯現(xiàn)了學生在整個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為他們提供了自我表現(xiàn)的大舞臺,在學習英語知識、技能的同時,更好地展現(xiàn)了學生的個性才華。以此,逐漸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職業(yè)能力,使其具備較高的英語實踐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李靜.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3(2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