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維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5-0238-01
在獨生子女時代,家庭條件也越來越好,在“再苦不能苦孩子”思想指導下,有的家長為幼兒早期智力開發(fā):不惜錢財為孩子購買高級玩具、兒童讀物等,還拿出相當一部分時間和精力教孩子背詩、識字、數(shù)數(shù)等,導致很多幼兒園為追求生源而迎合家長進行“小學化”教學。其實,幼兒教育不是單純的智力開發(fā),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智力只是成才條件之一,品德、性格等對一個人的成才起著關鍵作用,品德決定著成才的方向,良好的性格,如勤奮、勇敢、毅力等則是成才的重要保證。健康的心理,合作的精神,動手能力,語言表達等等,都不是能用成績衡量的。如:一個人的智商很高,很聰明,但品德敗壞,把聰明都用到歪門邪道上,這只能給社會增添麻煩??梢哉f品德敗壞的人,智商越高對社會的危害就越大,所以一個人成才光靠智力是不行的,自身品德行為更為重要。有一個說法:一個人的成功=20%智商+80%情商,因此,我們應該回歸幼兒教育的本位。
1 幼兒教育的目的是為孩子終身發(fā)展奠基的
幼兒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幼兒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使其能一生持續(xù)地學習、有質量地生活。這種“隱形教育”遠遠比單純的認幾個字、會做幾道題的“顯性教育”重要得多。
1.1 學會獨立生存和生活
學會獨立生存生活是指讓孩子掌握獨立生活能力、安全常識以及各種動作要領。也就是孩子要學會獨立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如:中班孩子學習使用筷子,能愉快、安靜的進餐,知道愛惜糧食;喜愛各種食品,養(yǎng)成不挑食、不偏食;養(yǎng)成正確的盥洗習慣,逐步學會自理大便;能獨立有序的穿脫衣服并整理好;午睡時不影響他人,能安靜入睡;記住生活中的常用號碼,了解一些緊急情況下的自救方法,知道基本的交通規(guī)則;了解生活中的藥品及化學用劑的主要作用,知道不隨意服用和觸摸玩弄;喜歡集體生活,能愉快地參加幼兒園各項活動等。大班孩子知道不同食物有不同的營養(yǎng),不暴飲暴食,生活有規(guī)律;會獨立有序地的穿脫并折疊好,能自己整理床鋪,能感受身體的舒適度,會自己增減衣物;了解身體的主要器官,學會簡單的保護方法,主動保持個人衛(wèi)生及公共衛(wèi)生;知道周圍環(huán)境可能出現(xiàn)意外事故的各種因素,懂得必須遵守的規(guī)則;知道生活中一些特殊電話號碼及作用,學習對付突發(fā)事件的方法;合群、開朗、積極、主動參加幼兒園的各項活動等。
曾有這樣一個案例:2009年,吉林一女生考上北大后,全家人決定在北大附近租房4年陪讀。曾引發(fā)北大學生的熱議,教育專家稱:這既是孩子不獨立的表現(xiàn),也是父母對孩子過分依賴。中國實行計劃生育后,每個家庭對自己的孩子都很重視,對子女的所有生活都包辦代替,導致子女獨立生活能力差。
1.2 學習各種能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把幼兒園的活動分成了五大領域:健康、語言、科學、藝術、社會。健康領域目標有增強幼兒體質,培養(yǎng)健康生活的態(tài)度和行為習慣;科學領域目標有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發(fā)展認識能力;社會領域目標有增強幼兒的自尊、自信,培養(yǎng)幼兒關心、友好的態(tài)度和行為,促進幼兒個性健康發(fā)展;語言領域目標有提高幼兒語言交往的積極性、發(fā)展語言能力;藝術領域目標有豐富幼兒的情感,培養(yǎng)初步的感受美、表現(xiàn)美的情趣和能力等;五大領域基本涵蓋了人在這個社會中生存的各方面的能力,為孩子以后的生活奠定了基礎。
1.3 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标慂Q琴先生說:“習慣養(yǎng)得好,終生受其益,習慣養(yǎng)不好,終生受其累。”那習慣是什么?習慣是指長時期養(yǎng)成的不易改變的動作、生活方式、社會風尚等。如: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良好的禮貌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交往習慣;良好的勞動習慣,這些習慣的養(yǎng)成孩子一生受用。
有這樣一個案例:197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人們對于諾貝爾獎獲得者非常崇敬,有個記者問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里學到的呢?這位白發(fā)蒼蒼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平靜地回答:“是在幼兒園?!庇浾吒械椒浅s@奇,又問道:“為什么是在幼兒園呢?您認為您在幼兒園里學到了什么呢?”諾貝爾獎獲得者微笑著回答:“在幼兒園里,我學會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午飯后要休息;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我認為,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彼性趫龅娜藢@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回答報以熱烈的掌聲。
2 幼兒教育應以游戲活動為主
幼兒園的活動以游戲為主,注重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在活動中體驗,為他們在以后的小學甚至更長遠的生活打下基礎。魯迅在書中說:游戲是兒童最正當?shù)男袨?,游戲可能給孩子快樂、經驗、學識、思想和健康。游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能夠滿足幼兒的各種身心需要,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在游戲中,幼兒過去的經驗可以在游戲中再現(xiàn),當前的現(xiàn)實也可以在游戲中表現(xiàn),未來的夢想在游戲中以萌芽和預期。在游戲中,幼兒既有對自然的親密接觸,也有人與人,人與社會的交往,通過游戲兒童能夠獲得情感、認知、社會性、意志、人格等方面的發(fā)展。如:角色游戲:娃娃家,理發(fā)店,銀行,醫(yī)院等都是生活經驗的體現(xiàn)和豐富。如:民間傳統(tǒng)游戲拉大鋸、捉迷藏、騎大馬?跳皮筋、編花籃、踩高蹺?跳房子、踢毽子、滾鐵環(huán)、抓子兒、折紙、剪紙等,通過這些游戲活動讓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鍛煉。
3 幼兒教育的原則應遵循自然規(guī)律
為什么3歲入園?因為3歲孩子語言溝通能力基本到位,說得清,“去自我”意識開始形成,吃喝拉撒基本自理,感覺運動基本統(tǒng)一。為什么6歲才上學?因為6歲孩子思維發(fā)展開始由具體思維轉向形象思維,書寫漢字所需的44條精細的肌肉基本到位,書寫與閱讀實現(xiàn)自我學習……。就像到什么山頭唱什么歌,在什么季節(jié)吃什么果,是什么年齡說什么話一樣。教育必須遵循自然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幼兒教育要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切忌不要揠苗助長。
幼兒教育“小學化”表面上看是向小學靠攏,讓孩子早起步、早領先,實際是一種“近得利”的短期行為,是違背幼兒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的拔苗之舉,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