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主任是班級中全體任課教師教學、教育工作的協(xié)調者。全面負責班級中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等工作。一個班集體能否健康發(fā)展,學校工作是否能正常有序推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是否符合教育規(guī)律。本文試從分析新的時期學生特點入手,指出農村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做好初中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措施。
關鍵詞:新時期 農村初中 班主任工作 困惑與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5-0159-02
教育教學的終極目標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學生,包括培養(yǎng)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智力素質、文化素質、心理素質等多層次的基礎內容。班級既是學校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單位,又是學生學習和活動的基層集體。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實施者、學生健康成長的引導者,既是師生之間的紐帶,同時也是家校溝通的橋梁。如何抓好班級管理,用和諧的理念開展工作,調理好師生關系、生生關系和家校關系,進而構筑和諧班級,是每一個班主任面臨的問題和追求的目標。在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的社會環(huán)境下,面對新課改,班主任的作越來越大。新課改對班主任角色提出了新要求:要了解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學生也要了解班主任,彼此信任,相互尊重,為班級各項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1 新時期農村初中學生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的農村初中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對孩子要求偏低,大事小事包辦,不注重孩子自立、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歸結起來,總體上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和問題:
1.1 不良習慣滋生蔓延
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尤其獨生子女由于在家嬌生慣養(yǎng),在小學階段養(yǎng)成了一些不良的習慣,到了新的學校,仍然戀想昔日自由的學習生活。他們會認為,學得好不好不重要,反正家長會幫我想辦法找學校。因此,經常遲到、曠課、早退等,故意用自己特殊方式在眾多的學生中表現自己;上課不聽老師講課,抄作業(yè),對老師的教育充耳不聞,今天應付明天照舊,而且一個影響兩個,甚至更多,給班工作帶來壓力。
1.2 易受外界思想侵蝕
由于初中生的心理還處在不穩(wěn)定狀態(tài),因而容易受不健康因素的影響。
1.3 學習目標不明確
在一些學生眼中,認為考高中讀大學沒有希望,而讀技校、中專一類的學校不需要好的成績。新的“讀書無用論”重新抬頭,全面發(fā)展的學生比例很小,一個班五十六人,其中只有三分之一是各科相對平衡發(fā)展的。這種狀況從初一到初二的比例依次增加,到初三就更加嚴重,以致造成很多學生流失。這種教育現狀不得不令人擔憂。這就更加大了農村初中學校教師管理的難度,特別是給班主任工作帶來新的挑戰(zhàn)。
1.4 家長配合教育不力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fā)展,不少家長到外地打工,家中只留下老人。其中一部分人“抓了票子,忘了孩子”,總認為把子女送到學校會有人管;也有的家長認為只要給子女有吃有穿就行了,反正初中讀畢業(yè)就算了;還有的家長不了解子女在校的情況,缺少與學校的交流;有的家長當老師向他們匯報其子女在校表現時喜歡聽表揚的話,聽到表現不好的言語時就默不作聲,也沒有與老師一同探討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聽之任之。有的家長對自己的子女教育采取“高壓政策”,學生自然而然產生一種逆反心理。
2 做好新時期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思考
我國近代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一語道破了教育的本質和真諦。所以,真正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yè),是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前提。
2.1 切實轉變觀念,樂于奉獻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應該拋棄陳舊落后的教育管理觀念,要甘于奉獻、樂于付出,切實用愛心、真心和誠心去關注每一名學生,這是班主任必備的基本品質和搞好班級工作的根本保證。只有關心、愛護學生,才能架起師生之間的情感橋梁。農村初中生大多數是住宿生,在課堂上、生活上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班主任應該像父母關愛孩子一樣,在各方面去關心、愛護、照顧他們。比如:經常到學生寢室去走走,每天早晨巡視教室看看學生是否到齊,遇到天冷或天熱時,看衣服穿得是否合適,早上是否都吃過了早餐,學習用具都是否帶齊了等。這些看起來很平常的小事,正是一個班主任愛心的具體體現。
2.2 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yǎng)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班主任是學生學習的直接榜樣,班主任在學生成長之路上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是不可替代的。班主任知識豐富、能力超眾、人格高尚、品行端莊,就會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使人敬服的聲譽和威望。所以,班主任要注意自身的修養(yǎng),努力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為人處事給學生以示范,做學生的榜樣;要工作中鍛煉自己具備多種工作能力,不斷提升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教師的天職是“傳道、授業(yè)、解惑”,在知識更新加快、傳播渠道多樣化的今天,班主任必須要不斷用新知識充實武裝自己,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知識廣博的“通才”。
2.3 開展豐富多彩的班集體活動
集體活動能發(fā)揮娛樂、導向、育人的功能。中學生有強烈的表現欲,他們希望通過自身的表現來展示能力和才華,獲得認可并感受到成功的快樂。班主任要積極組織各項有意義的活動,在活動中,促進學生相互關心、尊重理解和協(xié)作;要徹底拋棄事必躬親的做法,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依靠學生,大膽地放手讓學生去組織和實踐;同時在活動中放下架子,積極參與,這會極大的拉近班主任和學生間的距離,增強班級凝聚力,促進良好班風的形成。
2.4 努力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希望,越是學困生越需要老師的幫助和鼓勵、關懷和理解。對于學困生,要搞清他們所以成為學困生的原因,做到因材施教;對他們真誠相待,耐心幫助,真正做他們無話不說的知心朋友;善于發(fā)現后進生的心理問題并及時對其加強心理疏導,幫助他們消除或減輕種種心理擔憂,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同時,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讓學困生表現其優(yōu)點和長處,設法找他們的閃光點,找到一點就大力表揚,使他們品嘗到成功的歡樂和喜悅。這樣,調皮同學進步了,整個班級也都進步了。
3 結語
新時期的班主任工作面臨著新形勢、新任務新壓力。農村初中班主任工作是一項艱巨、復雜、細致的工作,需要教師根據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其解決。這就要求班主任不斷提高自身知識水平,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設和營造一個優(yōu)化的環(huán)境。班主任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創(chuàng)新,才能跟上社會的發(fā)展;才輕輕松松地勝任農村的初中班主任工作。
參考文獻:
[1] 鄭克儉,王作廷主編.《新時期班主任工作的創(chuàng)新》[M].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曾慶春.《跟隨榜樣成長—教師職業(yè)道德經典案例評析》[M].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 丁剛林.農村初中班主任工作的體會與思考[J].《新課程(中學)》,2012(08).
作者簡介:田連杰(1973-),男,甘肅康縣人。康縣周家壩中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