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恒智
摘 要: 加強對學生書法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指導學生問歸祖國傳統(tǒng)的書法文化,讓學生的書法審美追求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是現(xiàn)階段中學語文書法審美教育的重要任務。語文和書法,自然設巧、天然作合,將書法審美納入語文教學切實可行,意義深遠。
關鍵詞:中學語文教學 書法 審美 培養(yǎng)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6-0110-01
書法作為我國古代的主要書寫形式,始終貫穿于中國古代教育之中,而它的存在對于今天的語文教學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目前的情況不容樂觀。有人戲稱:“大學生的字不如高中生,高中生的字不如初中生,初中生的字不如小學生?!奔訌妼W生書法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指導學生問歸祖國傳統(tǒng)的書法文化,讓學生的書法審美追求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是現(xiàn)階段中學語文書法審美教育的重要任務。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書法審美情趣呢?
一、在語文教學中加強書法美學的滲透教育,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書法審美情趣
首先,在教學中利用課文插圖里的書法作品進行書法欣賞活動,以精當?shù)狞c評喚起學生對書法審美的熱情,提高學生書法審美能力。例如講到《蘭亭序》時,可以結(jié)合課本彩圖唐馮承素摹王羲之的《蘭亭序》對這一“天下第一行書”作出精當?shù)脑u論,指導學生鑒賞這一書法神品。《蘭亭序》一點一字,互相牽制,互為生發(fā),彼此渲染。整篇作品雅致勻衡;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中和”之美,即“天人合一,貴和尚中”。應讓學生知道,中國書法的最高境界應是書寫者的作品與人生追求,精神面貌和諧統(tǒng)一。理解了這一點,才能更好地鑒賞這一“天下第一行書”。
其次,在教學中用精品賞析的方式滲透書法審美常識,提高學生審美情趣。例如課本中附有毛澤東《沁園春·長沙》手跡影印件。這一作品可作為賞析的重點材料之一。該書以行楷書就,又夾以少量草體。整篇書作用筆自由,筆勢連貫,結(jié)體多變,章法嚴謹,特具書法的靈秀之美。主席的其他書作,草書居多,且用筆汪洋恣肆,墨色線條靈氣飛動,章法結(jié)構(gòu)變化無窮,大氣磅礴,因而更具陽剛之美。比較來看,本書更是別具風格,饒有情味。《沁園春。長沙》,幾十個字躍入眼中,筆勢飛動,迅疾便捷,但字字獨立。一代偉人用他激揚的文字,書法了他“舍我其誰”的豪情壯志??吹竭@樣的書法,讀著這般的文字,學生有如何能不為之振奮,為之鼓舞,油然而生的激情蕩滌著心靈,此刻喚醒的不僅僅是表面的情感,內(nèi)心的激流也正在涌動!這種情感體驗的生成也很好的提高學生的書法審美能力。
二、適當引導學生學會鑒賞不同書法家的作品,來提高學生的書法審美能力
同一個漢字,不同的書家有其不同的書法而不同的書法又見其不同的人格品勝。“龍”字,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同一個漢字,王羲之、蘇軾、毛澤東寫得有何不同?學生就會注意到:王羲之的“龍”字,平和清新又飄逸遒勁;蘇軾的“龍”字,體度莊安,氣勢欹傾而神氣橫溢;毛澤東的“龍”字,大小有異、疏密相間,筆勢虛實相接,動靜相合,龍蛇飛舞,俏俊飄逸,大氣磅礴。在認識到這些之后,教師可進一步引領學生深入開來:王羲之生活在朝代更迭不斷的晉代,文人大多仿效老莊避世無為,飄逸灑脫,所以他的字平和而又“簫散簡遠”;蘇東坡生活于北宋,不僅是優(yōu)秀的書法家而且是開創(chuàng)豪放一詞的文學大家,所以他的字既有書法家的氣度,又有文學家的氣魄;而毛澤東更是帶領中國人民站起來的一代偉人,有著“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雄才大略,所以他的字大氣磅薄、酣暢淋漓。這樣的教學不僅能讓學生在直觀生動中識記所學漢字,同時也能讓學生了解這些鐫刻歷史的人物,感受這些偉大人物的博大情懷,并為以后學習他們的文學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礎,而學生也會因此由視覺享受達到情感體驗進而升華為精神愉悅。
所以漢字教學中配以書法審美不僅彰顯了漢字的魅力,使?jié)h字散發(fā)出生命的光芒,而且,能使學生更牢固地掌握漢字的基本書寫形式,更深地領會漢字的意義,并在生成意義的過程中不斷地發(fā)揮想象和聯(lián)想,進入到一種享受漢字的情感體驗,從而提升自身的書法審美能力。
三、加強書法實踐指導,提高學生的書法審美情趣
書寫水平的提高,需要有書法實踐來支撐。通過書法實踐,讓學生熟悉書寫工具,書寫材料,找到書寫的感覺。書法實踐活動是書法審美教育的基礎,也是直接提高學生書寫水平的有效手段。從事書法實踐活動,讓學生練好字,能更好地提高學生書法審美的意識,從而提高其書法審美情趣。練習書法應分六個階段:欣賞、讀帖、描摹、比照、背帖、創(chuàng)作。有人說,練字如做人,確實不錯。一個輕浮急燥的人如果能夠?qū)W書法三年,乃至更長時間,那么他一定能變得穩(wěn)重大方,而且陶冶了自己的情操,提升了自己的文化品位。但愿教育工作者能夠重視寫字教學;但愿炎黃子孫能夠繼承華夏文明、中華國粹;但愿國人能夠秉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代代相傳,發(fā)揚光大。
四、有意識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書法藝術(shù)氛圍,開展書法藝術(shù)活動,提高學生書法審美情趣
環(huán)境的影響也有潛移默化的效用。創(chuàng)設良好的書法藝術(shù)環(huán)境,對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生書法審美情趣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例如學校環(huán)境的布置(校內(nèi)宣傳欄、教室標語口號等)應盡量體現(xiàn)書法藝術(shù)情趣,選用規(guī)范字體的毛筆字書寫。教學樓的走廊、樓梯口掛上幾幅名家字畫或?qū)W生的書法作品。學生家里也可要求滲入一點書法藝術(shù)氣息,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受到良好的書法藝術(shù)氛圍的影響,其審美情趣亦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另外,還可組織學生鑒賞名勝匾額、楹聯(lián),或組織學生觀摩各單位、社區(qū)的春聯(lián)、標語,開展書法競賽活動。豐富多彩的書法活動,對于提高學生書法審美情趣有著重要作用。學生的“眼力”長了,寫的字長進就快,審美情趣隨之得到提高。
總之,提高學生的書法審美情趣,讓學生感受藝術(shù)之美,提升審美境界,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養(yǎng),是中學語文學科的重要課程目標。只有認識到書法審美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指導方法得當,才能更好地立足教學,指導學生提高審美情趣,提升書寫水平。這是語文教師必須做的,也是能做到的。
參考文獻
[1]〈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年版
[2]朱光潛〈美的歷程〉,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3]陳振濠〈書法美學〉,陜西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