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偉華
【摘 要】有些學生因為性格內(nèi)向等原因,因而在融入班集體中存在困難,他們就成為了難以融入班集體的弱勢學生。無法融入班集體不管是對學生的學習還是個人身心健康的成長,都是不利的,作為班主任,在管理好班級教學等任務的同時,更要幫助這些學生積極地融入班集體。同時因為班主任這一特殊身份,也更加有力的為弱勢學生增能幫助他們?nèi)谌氚嗉w。本文以三年級四班的學生王書凡為例,來講述班主任在幫助弱勢學生融入集體中的作用和角色。
【關鍵詞】班主任;弱勢學生;監(jiān)督者;守護者
一、學生簡介
王書凡是一名女孩,今年9歲。外表看起來十分文靜,很少說話,性格較為內(nèi)向,學習成績一般。他的老家原來不在學校附近,是跟隨父母搬遷過來的。我從一年級開始一直帶她所在的班。因為膽小她上課很少舉手回答問題,說話的聲音也非常小。從來沒有主動和老師交流過,一開始對他所面臨的班集體融入的問題并不了解。一個學期以后,才通過家長向老師的反映了解到這一情況。原來王書凡在學校常常受到同齡孩子們的欺負,她的座位在第一排中間的位置,兩邊的同桌都是女孩子,常常故意欺負她,并以此為樂。其中,有一個叫嬌嬌的同桌還慫恿別人來欺負她。比如說在下課的時候,他們會不讓王書凡出去玩兒,甚至堵住出去的路,不讓她說去上廁所。而王書凡因其弱勢的性格不敢跟同學們反抗,也一直沒有對老師說這些事。只是回家跟家長說,所以直到學期末的時候,我才從家長那里得到這些信息。
此外,同學們對王書凡的欺負還不止于此,他們常常故意碰掉他的課本,在操場做課間操的時候不跟她站到一起,讓她一個人站到隊伍后面,等等。
二、問題評估
首先從表面上看,王書凡面臨的班級融入和人際交往困難是由于同學對她的不友善和孤立而造成的。因為欺負她的同學們不只是一個人,而且因為孩子們的心智還不夠成熟,常常會不分青紅皂白的聯(lián)合起來,孤立一個人。如果去批評那些欺負他的同學們,只能是治標不治本。老師可以去批評一次兩次,但不能保證這種事情不會再次發(fā)生。即使他周圍的同學們懾于老師的威嚴,不敢再去欺負她,但是弱勢學生的性格本身沒有轉變,以后遇到新的環(huán)境,還是會出現(xiàn)這種問題。所以,班主任在幫助弱勢學生融入集體方面,還是要從為弱勢學生增能,改變?nèi)鮿輰W生性格入手。
其次我們將問題的原因歸結于弱勢學生個人,但是我們必須要意識到,學生本人是沒有錯誤的。學生內(nèi)向并沒有錯,受到同學的欺負和孤立也不是她的錯。對于三年級的小學生而言,性格還未完全定型,遠遠沒有實現(xiàn)獨立思考。所以學生的在校表現(xiàn)并非是他個人決定的,而是受到外界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說,學生的很多問題,也都有家庭的原因,受到家庭環(huán)境和父母教育的影響。如果父母常常批評孩子,孩子可能就會比較內(nèi)向,如果父母常常鼓勵孩子,孩子常常能收獲信心。同樣的,在班級人際交往處理同學關系方面,父母的指導也是極為重要的,如果父母對孩子缺乏關注,讓孩子忍氣吞聲的話,這樣問題只會更加的嚴重,如果父母能夠引導孩子,教育孩子如何處理這些問題的話,孩子才會收獲一定的能力慢慢的改善這一現(xiàn)象。
顯然,通過與王書凡父母的電話溝通我得知她的媽媽并沒有,積極科學的,來幫助他去解決這一問題,這也是常見的一種現(xiàn)象,因為在家庭教育中,有些家庭教育是不足的,是缺失的,又有些家庭教育是不那么恰當?shù)?。這時候班主任在改善學生的在校行為中的角色就特別重要。
三、班主任的介入
正如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人也各有不同的性格,我們不能說哪種性格是好的,哪種性格是不好的,或者去區(qū)分它們的對錯。每種性格都各有其優(yōu)點和缺點,而老師所能做的,就是幫助學生去彌補她性格中的缺點。王書凡雖然因其性格內(nèi)向而在人際交往中面臨問題,成為弱勢學生,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她的性格安靜,踏實認真,也是小孩子身上難得的優(yōu)點。我們應該全面地看待學生,看到許多關注學生的優(yōu)點,用優(yōu)勢的視角去關注他們。
介入的第一步是要理解學生,以學生的視角來考慮她當下所面臨的問題,這樣我們才能夠做到更好的共情,更好的站在她的角度來解決問題。根據(jù)青少年成長的特點,在這個階段,同伴關系對他們是特別重要的。所以,面對如此嚴重的人際交往障礙,可以想見她的內(nèi)心也在承受很大的痛苦。
首先我主動與她取得聯(lián)系,在親切的氛圍中聽她自己來講述遇到的困難。并表現(xiàn)出要幫助她改善的信心并尋求她的配合。此外,家長的配合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為在解決問題方面學生是非理性的角色,而家長和老師則是理性理性的角色,能夠配合起來,就會給學生一種統(tǒng)一的感覺,同時她會收獲更多的自信,也能夠更加堅定地付諸行動。
四、具體工作
工作的整體思路是要尊重學生、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但是又要幫助她增能,提升她自己的能力。
我搜集了相關資料了解到一些心理咨詢方面的療法,以及幫助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樹立信心,交到朋友的方法。通過多次與她課下交談,循序漸進的一步步使她認識現(xiàn)狀、客觀地看待問題,并積極的尋求方法。其中包括一些人際,其中除了基本的鼓勵之外,我還對她講一些基本的人際交往的技巧和方法。因為有班主任老師的強力支持和家長的配合,學生個人也在悄悄的發(fā)生著改變,對自己越來越有信心也慢慢變得開朗起來。
五、班主任的作用和角色
首先,班主任是發(fā)現(xiàn)問題者的角色,班主任只有,多了解每位學生多與家長溝通,才會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
其次,班主任是建立連接的協(xié)調(diào)者的角色。發(fā)現(xiàn)問題以后,班主任要和家長積極的溝通尋求家長的配合。除了幫助連接學生與家庭,還要連接班級的其他學生和弱勢學生,建立關系,尋求問題解決的突破口。
再次,班主任是解決問題者的角色。在幫助性格弱勢的學生融入班集體的過程中,班主任具有有利的條件,再運用一定的知識和技巧,就能夠幫助學生緩解問題,直至解決這一問題。
最后,班主任是一個監(jiān)督者和守護者的角色。我們最希望看到的不是問題出現(xiàn)以后,被合理的解決,而是防患于未然,做一個好的監(jiān)督者和守護者,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一個開心的環(huán)境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