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靈燕
【摘要】只要立足學生實際,讓學生成為作文批閱的主人,“源引生活之甘泉”,用自己的力量拓展寫作的“溝渠”,教師再給予學生合理有效的指導,這樣作文教學課堂就將成為學生成長的樂土。
【關鍵詞】習作;學生;指導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舊句時時改,無妨說性情。”修改是寫作的一個重要部分。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寫得好的人,大都在文章修改上下過很大工夫。但是傳統的作文評改往往是以老師為主,老師批改雖然能有效地了解學生的寫作水平和思想狀態(tài),但是卻錯失了學生自我修正的大好機會,嚴重影響了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在多年的教學中,我一直讓學生參與作文批改,對此感觸較多,下面我就學生的作文自改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一、激發(fā)興趣,調動學生自改積極性
調動學生自改作文的積極性,是培養(yǎng)學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前提,學生每次寫完作文,我們讓學生懂得自改作文的重要性。以前我對于每本作文都要精批細改,要有眉批、夾批、總批,寫評語更是絞盡腦汁,既要指出學生文章不足,又要照顧學生面子不傷害學生自尊心,寫出鼓勵性話語。而年級學生對于我的勞動總是表現出不在乎,要么匆匆看一眼了事,要么置之不理,甚至有逆反心理。時間長了,學生對作文也就失去了興趣。這樣,我覺得作文批改的效用就很難顯現出來。
近年來,抱著讓學生體會老師改作文辛苦的初衷,我決定讓學生動手去改自己和同學的作文。結果我發(fā)現學生很容易就能找出自己作文中的錯別字,而且對修改和評價作文很感興趣,修改起來和寫評語有模有樣。所以我覺得讓學生修改作文不失為作文教學中的一種好方法,既讓語文老師從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脫出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的習作興趣。
二、鼓勵學生大膽批閱,體味修改之樂
教師批改學生作文應有愛心,敢于充分肯定學生的獨到見解,學生批閱同伴的文章,通過充滿童真的評語更能顯示其獨特的個性,即使是學困生也有他可取的一面。例如一次作文評改課上,要求學生評改《變化》這次習作,學生充滿睿智的評語讓人欣喜?,F摘錄部分評語如下:
A.(標題)題目新鮮,像春天的竹筍,又嫩又脆……
題目很有意思,讓人忍不住想看下去……
告訴我,你從哪想出這么絕妙的題目……
題目加標點符號(省略號、問號、感嘆號、破折號),與眾不同……
我很喜歡你這個有趣的題目……
B.(標點)丟了許多標點,你想讓我一口氣不停地讀下去,憋死
我呀……
標點可不好吃啊,標點都跑哪去了?
希望你認真打好每個標點,一句話意思說完了應該打句號,省略號占兩格,不能打在一個格子里……
C.(內容)這一人物的心理描寫,簡直和作家寫出來的差不多呀……
你的習作有血有肉,感情色彩很濃,讀起來真是一大享受……
你的作文內容具體,我讀的十分過癮……
你平時肯定愛看書,才寫出這么多字……
這一段寫出了媽媽的無助和我的無奈,內心獨白處理得非常恰當……讀著這些評語,我看到的是學生鮮活個性的展現,不再是以往千篇一律的模糊印象,學生也正是在這樣的作文互閱中找到寫作的樂趣,從而真正變得樂寫、想寫。
三、教給學生修改方法,摸索修改之路
老師每節(jié)作文評改課上,都要根據評改內容的不同,制定相應的評改標準。對不同層次小組采用不同層次的標準。通過小組互閱、教師指導的方式評改。
A.活動形式:
(1)4人(或5人)為一小組(固定),設組長一人。(2)每小組每次批改2—4篇作文。(3)小組成員相互協作,共同完成批改初評任務。(4)在小組批閱的基礎上,老師據需要作適當補充批閱。(5)月末評選、獎勵優(yōu)秀批閱小組。
B.批閱要求:
(1)各組成員在初閱作文時,用紅筆找出錯別字。(2)小組長成員在傳閱后,討論文中問題,適當旁批。(3)討論確定作文等級,撰寫作文總評語(由組長執(zhí)筆)。(4)總評語要圍繞講評的重點來評價。(5)總評語要用語委婉,用語要公正恰當。先說優(yōu)點,后說缺點;多說優(yōu)點,少說缺點。(6)總評語在圍繞講評重點評價的基礎上,還可以就文章的特色及其他方面作評價??傇u語也提倡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評價。
這樣使同學們相互之間能取長補短,每個人都是活動的參與者、受益者。通過學生代表發(fā)言、展示成果、反思方案、不斷提升,最后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展示習作批閱結果,養(yǎng)成自改習慣
在學生相互交流批閱之后展示評改成果:以“我推薦”的方式,推薦別人的好句或者好文,并講清楚好在哪里,如果被抽到講的同學恰好遇到的是本來不怎么會寫的同學的作文,至少推薦出一個寫得通順的句子;以“我以為”或“我建議”的形式,委婉而誠懇地提出自己的意見并提出修改建議;挑選精彩評語共同欣賞。(這一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在寫作方法技巧和評改作文方面,都會自覺比照自己,尋找優(yōu)、缺點,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將習作交給作者,讓作者對修改意見和評語做出回應,修改者和作者還可以就修改之處和評語進行討論和探究,對修改過后的佳作進行欣賞、傳閱。教師再看學生作文修改情況,適當進行補充評價;對于修改不到位、不知道如何下評語的進行指導。最后將習作再發(fā)給學生,讓他們針對修改與評語進行自我修改。通過來回自改,使學生集思廣益,相互交流,不斷提高自改作文的習慣。
以上是我在作文教學中的幾點體會,我相信只要立足學生實際,讓學生成為作文批閱的主人,“源引生活之甘泉”,用自己的力量拓展寫作的“溝渠”,教師再給予學生合理有效的指導,這樣作文教學課堂就將成為學生成長的樂土。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