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雙 甘雪麗
【摘 要】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探析《跑男》這類體育游戲競技類綜藝節(jié)目成功的因素,反思體育教學頗受冷落的原因,由此對學校體育教學的發(fā)展提供理論借鑒。研究結果表明:設計劇情活躍課堂,讓每位學生以興趣“奔跑”;設置關卡推進教學,讓每位學生以思維“領跑”;設計個性角色豐富課堂,讓每位學生的個性“賽跑”。
【關鍵詞】跑男;體育教學
一、《跑男》簡介
《奔跑吧兄弟》是以娛樂、陽光、健身為主題的大型戶外競技類真人秀節(jié)目,節(jié)目每期都有7位固定的嘉賓。每期都會采用家喻戶曉的具有中國傳統(tǒng)色彩的文化故事為主題背景分組完成任務,最主要的是這些任務比較有趣,帶給觀眾許多快樂,同時,在完成這些以競技、體能和智力為主的任務的過程中,向觀眾傳遞了一種“運動奔跑、跑出快樂”的正能量精神?!杜苣小纷?014年10月節(jié)目開播以來,獲得觀眾的一致好評,連續(xù)幾周穩(wěn)坐周五的綜藝節(jié)目收視率排行榜榜首地位。
二、《跑男》的成功對體育教學的啟示
以奔跑為主題的《跑男》,深受觀眾喜愛,奪得收視率榜首的榮耀。其成功的因素可以給體育教學提供良好的借鑒。
(一)設置劇情活躍課堂——讓興趣“奔跑”
《奔跑吧兄弟》每一期劇情式的情節(jié)設置,是節(jié)目最大亮點之一。根據(jù)任務設置主題背景和劇情,情節(jié)的設計,不僅可以串聯(lián)起各個游戲環(huán)節(jié),更增強節(jié)目的吸引力。在《跑男》首播的第一季白蛇傳說中,節(jié)目組一開始將跑男團分為了兩隊,尋找遺失的寶物,本來在前兩局勝負已成定局,但最后加入了第三方,挑戰(zhàn)難度加大,能力者的加入,劇情出乎觀眾所想,引起了觀眾的好奇心,使觀眾想繼續(xù)觀看到結果。
在很多學校,體育課被安排在上午或下午的最后兩節(jié)。這時,正是學生的精力比較渙散的時候。不過有許多體育老師在上課時采用搞笑幽默的語言,或者提前準備好與課堂教學內(nèi)容有關的小游戲,以此來提高學生上課的興趣。但是,這樣的方式只能暫時性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效果并不能很好的持續(xù)到一整堂課結束。因此我們可以把《跑男》節(jié)目設計劇情情節(jié)的技巧移值到學校體育教學中來。在學校體育課堂上,教師可以試著提前設計一個主題,也就是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結合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設計教學情境,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推進,調動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讓其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使課堂永葆吸引力。
(二)設置關卡推進教學——讓思維“領跑”
《奔跑吧兄弟》的最精彩的看點,最豐富的內(nèi)容,就是其中既刺激又搞笑的一關比一關難的競技游戲。每一期的節(jié)目,編劇組會根據(jù)主題設計許多關卡,跑男兄弟們必須接受每一關的挑戰(zhàn),直到闖關成功,才可獲得下一關線索或提示。“跑男”的闖關模式,也可以移植到體育教學中,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也提高了每位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目標,設計關卡,結合教學內(nèi)容,層層遞進完成教學目標。每闖關一次,成功的學生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勵或者下一關的提示。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課堂就不再無聊平淡了,而是擁有有趣又刺激的闖關游戲,而且在闖關過程中,學生不斷思考不斷地去解決問題,讓思維“領跑”課堂。
(三)設計個性角色豐富課堂——讓個性“賽跑”
《奔跑吧兄弟》自開播以來,獲得觀眾的一致好評,這離不開“跑男”兄弟團成員率真鮮明的個性,深受觀眾喜歡的原因?!岸罕脐犻L”鄧超,且善于組織;“百變星君”王祖藍,帥氣搞笑,也是撿漏王,每次被他撿到了勝利時,他就會說:“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xiàn)了呢”等等。《跑男》節(jié)目的成功播出,離不開導演組根據(jù)這些成員的性格特點,來定位各個不同獨特的個性化角色,讓每位成員都能在節(jié)目中綻放自己獨特的性格魅力。這一理念同樣適合體育教學,以學生為中心點,鼓勵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發(fā)展為本”,這也是課程改革的出發(fā)點。因此在體育教學課堂上,更應該為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健身意識做基礎,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他們在上課時綻放個人獨特的個性魅力。通過老師對學生性格的了解進行界定,也可以借鑒“跑男團”里面的組員特長互補的方法來搭配組隊,還可以借鑒“跑男組”互相取一些可愛陽光的角色定位的“外號”,營造一個自由、寬松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樂于展現(xiàn)自己的個性。
三、結束語
借鑒《跑男》成功制作的方法,移植到體育教學課堂中。可以設計劇情活躍課堂,提高學生持久的興趣和注意力;設置難度層層遞進的關卡、進行教學,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進行角色定位,鼓勵學生發(fā)展個性魅力,讓學生的個性賽跑。還應該結合當?shù)亟虒W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突出當?shù)貙W校體育的教學特色。
參考文獻:
[1]鄭先常,邵斌.建國以來我國學校體育教學改革審視[J].體育文化導刊,2014,12:114-117.[2]余嵐.大學生個性化體質健康促進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3.
[3]楊麗華.論學校體育教學內(nèi)容的結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0,04:535-537.
[4]葛冰.體育教學模式的整體優(yōu)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
[5]蘆叢叢.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策略[D].魯東大學,2015.
[6]婁堅強,樊炳有,孫立.地方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施方案——如何反映地域體育文化特色[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10:104-1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