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錫琴
摘要:在高三教學中如果能夠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地理復習,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地理成績。當前高三學生在地理學習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學生雖然上課認真聽講,解題效率是比較低的。所以在地理教學中,運用學習問題診斷分析法,是一種有效的地理教學手段。
關(guān)鍵詞:學習 問題診斷分析 高三地理 復習課
引言
學習問題診斷分析法是指教師依靠自己的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通過和學生密切配合,運用科學的方法找出學生在高三地理復習中存在的問題,在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分析后,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教師通過利用這種診斷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種教學方式的優(yōu)勢,解除學生在地理復習中的困難。[1]
一、學習問題診斷分析及其教學特點
1.針對性與及時性
學習問題診斷分析的重點是診斷和分析。地理教師根據(jù)師生之間的問答,對學生的作業(yè)以及測驗的情況,對學生學習存在的問題制定有針對性的對策,在制定過程中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及時性。正是因為診斷教學法的針對性與及時性,使得學生的復習效率極大地提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遇到的問題有個全面的把握,學生也可以把自己遇到的問題及時的向教師反映。[2]
2.主體性與實效性
學生在診斷復習教學法中是主體,學生對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評判與反思。教師在診斷教學中起著一個主導作用,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在學習中的問題,然后指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同時這種教學方法還具有一定的實效性,因為這樣能夠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效率,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
3.靈活性與動態(tài)性
學習問題診斷分析法是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與動態(tài)性的。這種教學方法,會根據(jù)學生復習狀況的變化改變方法。如果在一開始可以是教師幫助學生診斷,在學生對自身學習反思能力不斷提高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或者群體之間進行診斷分析,以此來解決地理中的問題。這種靈活性動態(tài)性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地理復習效率。
二、基于學生學習問題診斷分析的高三地理復習課教學
1.學習問題診斷的準備
教師在進行學習問題診斷分析過程中,要想使地理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是需要對學習問題做好診斷準備的。教師在對學生的學習問題進行診斷之前,需要對學生具有的知識技能范疇,確定相應的重點、難點和疑點。能夠?qū)W生在地理學習遇到的問題有個全面的把握。其次,教師還要總結(jié)學生練習和測驗中的典型錯誤例題,在對錯誤的例題進行科學的篩選后,進行分類。另外,教師還要制定一個尚未診斷的類別的問題,最后教師把一些有代表性的習題,組成一個完善的學案,做一個例題綜合,以方便在診斷過程中使用。[3]
2.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診斷問題分析教學中
教師給學生構(gòu)建一個愉快學習氛圍,然后帶領(lǐng)學生在這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下,開展學習問題診斷分析教學。以《人類面臨的環(huán)境問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為例。教師可以根據(jù)復習的內(nèi)容和環(huán)境問題,可以把學生分成兩個小組,一個小組負責復習環(huán)境污染的內(nèi)容,第二個小組負責復習生態(tài)破壞的內(nèi)容。然后學生根據(jù)教師安排的任務去執(zhí)行,完成各自的工作。每個小組在完成任務之后,兩個小組再集合到一起進行交流、總結(jié)。學生的這種親自實踐比單純的在課上聽老師講課,更能起到好的復習效果。學生在實踐中能夠?qū)Νh(huán)境污染和生態(tài)破壞這兩部分內(nèi)容進行直觀的回憶,可以更好地提高復習質(zhì)量。這樣,學生會很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教師也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復習中存在的問題。
3.學習問題診斷分析的方法
在學生的學習問題診斷方法中,主要包括三種方法:問、練、測試、輔助。這幾種方法各自有自己的特點,同時又是相輔相成的。問是指的課堂提問。教師通過課堂提問,可以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有個大體的了解,在發(fā)現(xiàn)問題之后,讓學生明確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教師用這種提問的方式雖然只是涉及到幾個人,但是面對的是全班同學,其他的同學可以根據(jù)回答問題的同學的情況,診斷自己是否存在同樣的問題。教師通過這種提問的方式,可以提高診斷效率,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練,也就是書面練習。教師利用這個方式可以彌補在課堂提問上的不足,這樣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診斷中,這樣學生也能夠有足夠的時間完成診斷。教師通過利用這種書面的練習方式,可以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有個更加全面的了解。但是學生在進行診斷過程是不能夠翻閱教材的,如果學生依然翻閱教材、查閱資料,或者相互討論,很容易影響診斷效果。測試,這種方式的課堂提問是一種書面作業(yè)的形式,能真實的反映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因此,對學生來說,診斷效果是比較好的。教師在進行診斷的過程中,需要出題、批改、分析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花費的時間是比較長的,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有一個科學規(guī)劃。教師通過這種測驗,可以讓學生做一些經(jīng)典的例題,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輔導,教師除了要給學生進行診斷教學外,還應該給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服務。這種輔導,不是以班級為單位,而是對個人進行輔導。在班上即使程度差不多的學生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因為每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是不一樣的。因此教師需要進行個別輔導,通過這種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彌補學生在學習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解決他們在學習中的問題。
4.診斷的過程
診斷過程,是診斷復習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教師可以對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而且還能夠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復習,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在診斷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制定出一個診斷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進行問題的診斷,合作探究問題,統(tǒng)計問題,評析矯正,鞏固補償訓練。在學生考試結(jié)束后,教師可以把答案發(fā)給學生,讓學生根據(jù)答案,對自己進行診斷問題分析。學生通過認真的審核題目,翻閱教材等方式,把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自己解決,當發(fā)現(xiàn)有一些比較難解決的問題時,可以和其他同學一起合作探究,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
結(jié)語
學習問題診斷分析教學法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地理教師通過利用這個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問題診斷分析教學法,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學生在這種教學方法的指導下,可以對學生在學習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有個全面的了解把握,很容易提高學生的地理成績。
參考文獻
[1]韓慶李晴.淺析高中地理說課存在的主要問題[J].地理教學,2013年20期.
[2]林自足.地理說課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J].中學時代,2014年18期.
[3]劉蘭.新課程背景下地理教師教學知識發(fā)展調(diào)查研究[A],中國地理學會.2007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