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昌峰
摘要:砼結構“跳倉法”施工技術,不僅可以取消永久變形縫,加快進度,節(jié)約成本,便于施工,而且實現(xiàn)了砼有害裂縫控制,減少了后期滲漏隱患。本文結合廈門某項目實踐,淺談“跳倉法”在工程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跳滄法;施工技術
一、工程概況
本項目位于上海市閔行區(qū)莘莊鎮(zhèn),占地面積為22529.2平方米,地理位置:東至已建西子國際中心,南至秀文路;西至秀漣路;北至秀波路,建筑面積9.7萬m2,由A、B、C、D四幢單體、附屬門衛(wèi)房(E、F樓)及地下車庫組成。其中A、B幢地上17層,高度為79.8m,建筑面積分別為25135.9m2、25113.1m2;C、D幢地上4層,高度為18.55m,建筑面積分別為8293.6m2、11264.1m2;地下車庫2層,建筑面積27873.3m2,其中人防區(qū)6375m2。本工程地下室底板采用筏板基礎,留設沉降后澆帶,所有溫度后澆帶全部用跳倉法施工取消。
二、跳倉法施工的原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50496-2009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guī)范 第5.1.4 超長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應選用下列方法控制結構不出現(xiàn)有害裂縫:1 .留置變形縫;2 .后澆帶施工;3 .跳倉法施工: 跳倉的最大分塊尺寸不宜大于40m,跳倉間隔施工時間不宜小于7d,跳倉接縫處應按施工縫的要求設置和處理。
跳倉法施工的原理是基于“混凝土的開裂是一個涉及設計、施工、材料、環(huán)境及管理等的綜合性問題,必須采取‘抗與‘放相結合的綜合措施來預防”。“跳倉施工方法”雖然叫“跳倉法”但同時注意的是‘抗與‘放兩個方面。
“放”的原理是基于目前在工民建混凝土結構中,膠凝材料(水泥)水化放熱速率較快,l~3d達到峰值,以后迅速下降,經(jīng)過7~14d接近環(huán)境溫度的特點,通過對現(xiàn)場施工進度、流水、場地的合理安排,先將超長結構劃分為若干倉,相鄰倉混凝土需要間隔7天后才能澆筑相連,通過跳倉間隔釋放混凝土前期大部分溫度變形與干燥收縮變形引起的約束應力?!胺拧钡拇胧┻€包括初凝后多次細致的壓光抹平,消除混凝土塑性階段由大數(shù)量級的塑性收縮而產生的原始缺陷;澆筑后及時保溫、保濕養(yǎng)護,讓混凝土緩慢降溫、緩慢干燥,從而利用混凝土的松弛性能,減小疊加應力。
“抗”的基本原則是在不增加膠凝材料用量的基礎上,盡量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強度,主要從控制混凝土原材料性能、優(yōu)化混凝土配合比入手,包括控制骨料粒徑、級配與含泥量,盡量減小膠凝材料用量與用水量,控制混凝土入模溫度與入模塌落度,以及混凝土“好好打”保證混凝土的均質密實等方面。“抗”的措施還包括加強構造配筋,尤其是板角處的放射筋與大梁中的腰筋。結構整體封倉后,以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強度抵抗后期的收縮應力,整個過程“先放后抗”,最后“以抗為主”。超長結構使用跳倉法施工即能取消后澆帶又能起到控制有害裂縫的作用。
三、地下室跳倉施工總體部署
1.在原設計后澆帶與施工縫位置設計跳倉施工縫,跳倉施工縫把基礎底板分為11區(qū)段,各區(qū)段混凝土方量如下表所示,分倉圖如附圖一所示。
2.適當安排每倉混凝土的澆筑順序與時間,保證每相鄰倉間隔7~10天澆筑混凝土,底板混凝土澆筑時間及順序見附圖二。
3.地下室負二層、負一層樓板與外墻亦采用跳倉法施工,樓板的平面跳倉劃分按樓板后澆帶劃分進行,各倉內樓板的施工速度按13~16天一層向上推進,同時確保每相鄰倉間隔7~10天澆筑混凝土。
4.沉降后澆帶必須保留至辦公樓主體封頂后再行封閉。
四、施工縫做法
跳倉施工縫采取鋼絲網(wǎng),施工縫表面粗糙,不需要鑿毛,清洗后即可進行第2次砼澆筑,接縫處兩次澆筑混凝土粘接緊密。施工縫兩邊混凝土要振搗密實,每次澆筑完畢后施工縫處寬500mm的混凝土表面要用人工兩遍收光。
跳倉施工縫構造作法見下圖:
五、跳倉法施工原材料控制
混凝土材料控制與配合比設計的原則是在保證抗壓強度滿足要求的條件下,盡量提高抗拉強度,同時從減小水泥用量與用水量兩個方面減小混凝土的溫度收縮與干燥收縮。
1.混凝土原材料控制
1.1水泥的品種與用量是影響混凝土力學性能與混凝土溫度變形、自收縮變形、干燥收縮變形大小的重要因素。在選擇水泥時應從水泥的標號、水泥熟料的礦物組成、水化熱大小、水泥的細度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水泥品種選用上海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的P.O42.5普通硅酸鹽水泥。
1.2選擇粗骨料時應從粗骨料的品種、力學性能、級配、顆粒形狀大小、含雜質量、含泥量、吸水率等方面考慮。理想粗骨料為5~40mm連續(xù)級配花崗巖碎石粗骨料,粗骨料的含泥小于0.5%,泥塊含量小于0.2%
1.3選擇細骨料時應主要從細骨料的平均粒徑、細度模數(shù)、顆粒級配與砂率等角度考慮。理想砂為石英含量高、顆粒形狀渾圓、潔凈、具有平滑篩分線、細度模數(shù)在2.8~3.0之間、平均粒徑為3.8mm、含泥量(或石粉量)小于1.5%、泥塊含量小于0.5%的中粗砂。
1.4粉煤灰摻到混凝土中后,能降低水化熱,減少干縮,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但早期強度較低。宜選用性能良好、各項指標符合國家標準的二級粉煤灰,CaO含量不超過10%
2.配合比設計與混凝土性能控制
根據(jù)現(xiàn)場施工條件、當?shù)卦牧闲阅?、施工時外界環(huán)境條件,確定施工所需的混凝土工作性能,主要是混凝土的塌落度與擴展度?;炷敛牧峡刂婆c配合比設計的原則是在保證抗壓強度滿足要求的條件下,盡量提高抗拉、抗拆強度,同時從減小水泥用量與用水量兩個方面減小混凝土的溫度收縮與干燥收縮,當工期允許時可建議使用60天強度?;炷猎牧吓c配合比要經(jīng)試配合格,滿足所需的強度、施工性能后方可最終確定。
五、結束語
眾所周知,永久變形縫的使用壽命約5~10年,維修成本高,維修質量往往達不到不滲不漏的基本要求。后澆帶需在主體結構砼澆筑45~60天后方可補澆砼閉合結構,因此極易污染,極難清理,常常發(fā)生滲漏。采用“跳倉法”施工技術,地下室不必按規(guī)范每間隔30m設置一道永久變形縫,也取消了若干條后澆帶,使結構早日閉合,消除了滲漏隱患。
參考文獻:
[1]王鐵夢.工程結構裂縫控制-“抗與放”的設計原則及其在“跳倉法”施工中的應用[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7.
[2]林沛華,許少杰,葛毓東.某工程地下室底板大體積混凝土跳倉法施工技術[J].施工技術,2009,38(4).